另一边考试开始。
题目不在纸上,由次辅阁老直接宣布考题。
听完考题,顾长晏微不可察地松口气,之前和温长宁讨论时他们还有些担心皇帝不走寻常路,问关于礼乐之类的。
如果是那样就不好答了,毕竟这位皇帝不是正经得来的皇位。
幸好只是问的关于帝王之政,也就是就治国给皇帝提提建议。
这边顾长晏在构思。
那边,楚桓才没有那个闲心一动不动坐在那里当个“吉祥物”,信号一响,考生一就坐考试,他就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几个大臣见状赶紧跟上,反正监考的下属官员那么多,有没有他们无所谓。
到了一处,几人同时出声“陛下。”细听声音里带着急切。
皇帝慢条斯理地坐下,端过大太监递给来的茶盏,垂眼刮了一下茶沫,喝了一口后明知故问:“怎么了,爱卿?”
户部尚书道:“那个顾风起,陛下不觉得瞧着眼熟吗?”
皇帝想了一下,说:“好像是有点眼熟,但朕记不得在哪里见过了。”
不是见过,是和那人太像了。这是想起来当初的顾长晏,并觉得眼下的事情是巧合的大臣心里的想法,他们曾经和顾长晏见面不多,印象不深。
还有那么一两个大臣没反应过来顾风起的熟悉感从何而来,不知道陛下和那几个人在打什么哑迷。
直到首辅张阁老直言道:“陛下应是在当初的顾长晏身上感觉到的熟悉。”
怕自家陛下忘了顾长晏是谁,他又补充了一句:“顾长晏是前任首辅顾诩之子。”
“?!”这是终于反应过来的大臣。
皇帝微眯眼,笑了一下,“朕想起来了,他们确实是有些像的。”
张阁老道:“回陛下,是八分像。”
皇帝挑了一下眉,意味不明道:“那就……有意思了。”
“既如此,等会儿结束让他来见朕。”皇帝一锤定音,“你们退下吧。”
那边考试一结束,诸位大臣去批阅答卷,顾长晏被宣见,其余的回偏殿。
诸位同场考生不明所以,以往殿试没这一项啊,会元还可以单独面见圣上吗?
孙进倒是知道原因,可是这事不方便同旁人说,难道要说这位顾风起长得太像一位奸臣之子吗。
他也终于后知后觉意识到:一个月前刚出贡院他以为自己瞧见了顾长晏不是错觉。
-
一处宫殿内,上首坐着皇帝,下首跪着顾长晏。
其他人被皇帝挥退了,只剩他们二人。
皇帝:“顾风起?”
顾长晏:“是。”
皇帝看他一本正经的样子,忍不住笑了一下,他不再演了,直白道:“朕上次见你还是在三年前的宫宴上,你…变化倒是不小。”
说实话皇帝已经快忘记顾长晏三年前是什么样子的了,毕竟当时再怎么说他也只是一个官员的儿子,未入官场,当初的秦王并未将其放进眼里。
但是现在的顾风起,皇帝印象深刻。
现如今氛围不错,顾长晏垂眼,恭敬中又带着真挚笑意道:“人总是会变的,陛下比之当年也更英明神武,圣哲贤明,其巍巍圣光令臣不敢直视。”
考试考到这里,他们已经可以自称“臣”了
“哈哈哈……”皇帝觉得太有意思了,他记得当初的顾诩就很爱拍父皇的马屁,当时觉得这人太假,现在换成自己听,倒觉得这人太真了。
他指了指顾长晏,道:“朕以前怎么没发现你这么有趣。”
这话是真的,他是真的没有想到顾长晏会给他带了这么大的惊喜,他敢说自此翻遍史书、总揽古今再找不出比他更加英明神武的皇帝。
神迹出,辽国灭。都和顾长晏有关系。
该说正事了。他问:“说说吧,那位到底是何方神圣?”
他问的是谁助顾长晏灭的辽国,说实话皇帝已经不觉得那个人是活人了,因为人力有尽,神鬼莫测。
究竟要怎样的伟力才可以做出这么大的事。
封建的帝王觉得那是神仙。
顾长晏心里汇总了一下,然后脸不红心不跳地撒下一个弥天大谎:“臣有幸得仙人相助,但是仙人的一切,臣记不得看不得听不得,只知道有这么一位仙人,仙人说臣有佛缘,可以借臣插手世间之事,以此助天子成就一番帝业,开万世之太平。然后…仙人功成身退,重返仙班,只留臣这么一个凡人在人间。”
皇帝没说信没信,只是静默良久,但是借此顾长晏知道他信了。
幸好这是崇尚鬼神的古代,不是讲究科学的现代,顾长晏无比庆幸这一点。
但是因为这人是帝王,顾长晏知道如果以后皇帝遇刺遇害,他一定会被连累,不出事还好,一出事他百分百会被陪葬,包死的,这是“古代”祈朝不好的一点。
头顶又传来皇帝的问话:“百里说你当初为一人求药,是谁?”
其实皇帝有信息差,因为百里漠将自己“霸凌”的事情春秋笔法了一下。
但也没差了,皇帝不觉得这位是神仙了,毕竟神仙又不会生病。
顾长晏早有说辞,此刻顺势说出为之后温长宁出现做的铺垫:“他是一位喜欢云游四海的大夫,臣当初在刑场给他取字为缘生……陛下曾经派薛衡薛大人去牢狱里问臣关于他的事情……医者不自医,刚到漠州没有药……见臣在漠州安顿下来后,他又走了。”
和当初的信息对上了,皇帝信了七八分,剩下两分是身为皇帝惯有的疑心。
皇帝想起什么,心想医术高超的大夫都喜欢云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