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结束,顾长晏重回集体。
另一边成绩出来,读卷官挑出前十卷按优异叠放好呈至圣上案前,顾长晏的赫然在列。
殿试上的学子们的答卷是直接呈现在批阅人面前的,张柏昌隐约对顾长晏的字迹有印象,眼前顾风起的和那人的很不像, 但这说明不了什么,字迹可以改。
虽然重臣们很震惊相似这件事,但是他们知道本职任务还是要做好的,退一万步讲这个顾风起已经在陛下那里挂了名,贸然将会元的优异答卷弃之不理是不长眼吗。
反正这些全权由圣上定夺。
所以全权定夺的圣上看了一圈,没有调动排在第一位的顾风起的答卷,在卷首写下“钦定一甲第一名”的字样。
他已经对在集英殿中的爱卿们说了顾风起不是顾长晏,人家有名有姓,虽然茕茕孑立,但出身成长一样不缺,长得很像顾长晏罢了。
信不信由他们,反正他们也查不出来什么东西,皇帝很放心自己造假身份的通天权势。
现下他又令人去和太和殿的文武百官通气,免得等会儿传胪大典的时候进行不下去。
之后圣上召见定下的金榜前十,当然没有说明他们的排名,礼部的人前来带他们十人去往太和殿后面的一处宫殿。
在这里天子先提前见一见这些人,算是一个小小的面试,没有大张旗鼓。
顾长晏瞧见这前十里还有孙进,就是不知三年前他怎么没考中进士。
去的路上,孙进突然偏头与他的目光对视上,神色复杂,随后僵硬地笑了一下,顾长晏不知道他确没确定自己是不是顾长晏,但无所谓,他回笑过去。
到达殿中,顾长晏又跪地拜见,这是他今天第二次见皇帝,这次盯着地砖的时候顾长晏出神的想:唉,和缘生说好的一会儿见,他食言了。
宫殿中皇帝与顾长晏很不熟的样子,淡淡地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就放过了他,毕竟刚刚以询问顾风起的身份为由问的差不多了。
这九人里顾长晏只认识孙进,其他的见都没见过。
但是大家都很幸运。
没有发生因为长相什么的皇帝不喜所以踢出前十的事情。
最后圣上唤:“顾风起。”
顾风起出列,“在。”
圣上直言:“你和奸臣顾诩的儿子顾长晏有几分像,不必介怀于心,他人说起莫听便罢。”
所有人:“……”
……信息量好大。
孙进:“……——”说顾风起是用三年时间变得更加成熟的顾长晏他都信。
顾长晏做感动样子,“谢陛下关怀。”
至此排名尘埃落定。
--
太和殿位于紫禁城的中轴线上,正对午门、端门、承天门三道大门,是皇宫里最庄严高大、仪式最强的殿宇,几乎所有皇家大礼都在这里举办。
从太和殿前一直到午门外,一路铺红,皇家仪仗、宫廷乐队早已位列两侧。
殿中负责传唱的三位传胪官已经就位。
此刻所有进士已经换上进士服,头戴进士帽,待立太和殿,内心紧张的不行。
接着文武百官、宗室勋贵着官服进殿,至他们进来顾长晏感觉到有好多道或明或暗的视线打在他身上,比方才要多得多。
但是顾长晏整个人很平静,不论是因为那些视线还是因为即将公布排名,如果放在三年前他说不定会紧张到手心悄悄出汗,但现在他想快点结束,见到温长宁。
从前为了理想,但三年间他和温长宁一直为了生存而努力,然后发现……原来在生存面前什么都是浮云。
……悟了。
吉时到,顾长晏今天第三次见着并拜见了皇帝。
礼部尚书请示御座上的圣上。
一声令下,鞭鸣,乐声起。
传胪大典正式开始。
新晋进士、文武百官又行过五拜三叩头之礼。
顾长晏起身,须臾之间礼部尚书又在宣旨,说的是哪一年赐进士三甲分别是多少多少。
之后,到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礼部尚书开始宣读三鼎甲的名字。
太和殿的前庭足够大,因此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听见的。
起码顾长晏没听到。
十年寒窗苦读书,事到临头顾长晏发现自己并没有那么期盼着什么。但是临了临了,他的心倒是泛起了波澜,进宫前他说过要争取让温长宁看到他打马游街的。
只听玉阶最上面的那位传胪官高呼:“第一甲第一名顾风起——”,声音洪亮异常,声调又拖着非常,耳背的人估计都听得到。
三位传胪官依次往下递喊,台阶末的传胪官面对文武百官高呼:
“第一甲第一名顾风起——”
还不错,有幸用缘生给他起的字得此“闻名天下”。这是顾长晏听到名字时的第一反应。
接着他才真正反应过来自己得中状元了,藏着袖中的手忍不住握了握,指甲划过掌心向大脑传来丝丝疼的信号——这是真实的。
松了口气的情绪和因第一名控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几乎持平,幸好他没有向缘生“打脸”。
众目睽睽之下顾长晏面色平静地出列,站在正中间的红毯之上,神色自若。
然后……落在顾长晏身上的视线更加火热、明目张胆了。
还清楚记得顾长晏长什么样子的臣子看清顾风起后在心里不禁倒吸一口气,像,太像了,说是双胞胎真的一点都不为过。
同样是连呼三遍的榜眼、探花的名字在顾风起的样貌“惊眼”中都显得不那么引人注意了。
一甲三人向上到殿阶下,等待传胪完毕。
顾长晏领所有新科进士向圣上行三跪九叩之大礼。
今天竟磕头了,难怪温长宁只想看他打马游街、春风无量,不来看他磕磕磕,顾长晏有些明悟了。
然后众新科进士被允平身,被赏赐。
赐一甲三人巡游。
所有人又磕谢。
礼毕,乐止。
天子退,百官散,而状元、榜眼、探花的风光荣耀远未结束。
礼部尚书领人将金榜贴于皇城左门外,告天下,也激励大祈百姓向学的心。
太和殿中轴线上的三扇大门依次洞开,顾长晏向南眺望,大祈最是繁华尽收眼底。
天下读书人的梦寐以求,他在最不可能的灰烬中实现了。
在承天门外由官方搭建的彩棚里顾长晏换衣、簪花。
绯红状元朝服独一份,就连那簪花枝叶都是镀金的,有别于榜眼探花。
想来是不能卖钱的,顾长晏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