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就连撼动这些规则,都远非常人之力可及。
他所能做的,唯有拼尽全力,哪怕赌上自身性命,赌上身后全家老小性命也在所不惜的往上爬!
一直往上爬,一直往上爬,直至爬到他认为足够高的地位。
到那时候,不仅仅是他一个人,连同他身后整个家族,都将真正享受到规则制定出来的美妙之处。
人们又何必去问他,在这段无比漫长的攀爬过程中……
他是否想过,一旦他失足跌落下去,那般粉身碎骨,坠入万丈深渊的代价,他是否能够承受得起?
到那时候他再去后悔,还来不来得及,有没有用。
对此,他只能说,从他下定决心踏上这条不归路伊始,他便做好了时运不济,随时可能出现各种意外的心理准备。
至于后悔……倘若世间真有十全十美之事,十全十美之物。
凭什么就能落在他这等人头上?
恰恰与之相反,在他眼里,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话说的不仅没有任何问题。
反倒还应该作为亘古不变的至理名言,继续往后延续下去,唯有如此,方能凸显出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生而平凡之人,不一定永远平凡,但生而怯懦,却又甘于平凡之人。
他不平凡,还能有谁平凡?
重点回归至对话本身,年轻捕头他之所以要如此热情邀请剑客加入衙门。
其实并非是他真心实意替对方考虑,认为剑客拥有这般好武艺在身,不去衙门里为朝廷效力,搏个锦绣前程实在太过可惜。
实则他说这话,是为了试探对方。
天底下没有多少人真傻,早在年轻捕头提出这桩赏钱换人的交易之前。
就注定了落花有意,流水多情。
年轻剑客内心深处有他的算计,面前之人又何尝没有。
江湖剑客,历来孤僻。
更何况眼前这位邋里邋遢的剑客,看样子还很在乎那些黄白之物。
凑巧,年轻捕头正出自富贾之家。
所谓穷文富武,若是家中没有些许闲财支持他武道修行,他难不成天生下来就有如今震石气血?
还不是依靠各种名贵药材,珍稀武技一点点堆积起来的。
就连他最初捕役职位的空缺,也是他家里花了不少钱,才托关系从衙门里某位捕头手上买来的。
各自心怀算计的二人,就此达成共识。
以后年轻捕头碰到某些棘手的贼寇,大可直接甩给身旁剑客,由其代劳抓人。
他只需静静在旁等候,负责带人抬走已经丧失反抗能力的贼寇即可,依照衙门悬赏令上标注赏钱。
到时候他再给予剑客,比那赏钱还要多得多的报酬。
可谓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为表诚意,捕快当即又从怀里拿出了五两银子,赠予面前剑客。
用他的话来说,这叫诚意见面礼。
年轻剑客并未多言,仅是默默点头收下,毕竟自此刻起,他的身份已然发生转变。
从原来那位路见不平,拔剑相助,但行侠义,莫问钱财的“蛟虎剑客”,变成了如今这个受生活所迫……
其实倒也没什么,在过去几年赶路途中,为了赚取路费盘缠。
年轻剑客其实也接过很多地方官衙发布的悬赏令,若非如此,他现在又岂能有这般丰富跟踪经验。
甚至于反客为主,躲在背后跟踪了年轻捕快他们这么多天都没被发现。
接下来的日子里事情发展极为顺利,依赖年轻剑客帮助,那位捕快接连抓获数位凶残至极的贼寇。
光是凭借这几个实力达到震石境界的武者贼寇。
便足以使得年轻捕快再度拔擢升迁。
按照常理,捕役行当归属衙门小吏,无品无级,甚至连“官”字都称不上。
又何谈官场层面的拔擢升迁呢?
任他如何努力,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成为潼川府衙总捕头,负责监察潼川府内所有无品无级的捕快缉拿贼寇。
而他自己照样属于一名无品无级,几乎与“权势”这东西毫不沾边的衙门小吏。
不过没关系,这位年轻捕头凭借自身年轻气盛的血性,接连不断在功劳簿上书下的拼命努力。
外加时任潼川知府新官上任,正是急需新鲜血液出现,为他起到带头作用的时候。
从而一改他那倒霉前任留下的腐败,糜烂官场风气,不管他最后能否真正做到,至少得先端正态度。
向当今官家表明,他本人极其渴望革政去弊,政通人和的决心。
如此方才不负官家信任,天子青睐。
故而当他意外得知,府衙里有一位看似不起眼,实际缉拿贼寇颇为尽心尽力,屡屡抓获凶残案犯的年轻捕头后。
这位新官上任的知府大人大手一拍,认定这就是他目前急需要的新鲜血液。
为此,他不惜暗地里派出自己心腹四处走访调查,着重考察那个年轻捕头平日里为人操守,言行举止。
事实证明,那位年轻气盛的捕头,除了年轻气盛这一个不算毛病的毛病之外。
其他地方还真没什么大问题可言。
以他家中富裕程度,即便不去大肆捞取油水,谋求私利,那也早就有了他好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钱。
内心满意之余,新任潼川知府还特地跟朝廷通了个信。
毕竟破格拔擢衙内捕快一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算小,关键得看上面人什么态度,如果可以的话。
他希望尽自己最大能力,再多争取到几个破格拔擢的衙役名额。
借此激励衙门里那些无所事事,整日就想着混个月俸的闲人们,激励他们重新振作起来,兴奋起来。
只要他们肯努力,肯拼命,上面不会有任何人胆敢再克扣属于他们的功劳。
甚至还会反过来在背后支持他们,尽自己所能,争取为他们讨来每年固定的几个“拔擢升官”名额。
由吏及官,别看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称呼变化。
放在平日里那些市井小民眼中,一个不知道具体管什么的九品芝麻官员,其威严甚至还不如一个无品无级的衙门差役。
那句县官不如现管的俚语,的确在某些时候,某些情况下存在道理。
可要放在内行人眼里,官和吏根本就是两种天壤之别的存在,前者算什么?算正儿八经的朝廷命官。
拿的是朝廷俸禄,吃的是天子所赐,未来封侯拜相皆有可能。
而吏呢?朝廷里根本连记录这些衙门小吏职位,姓名的花名册都不曾有,更不用提什么天子俸禄了。
他们每月领的月钱,叫是叫月俸。
可那“月俸”全部由当地官衙自主负担,属于地方官衙在民间自己花钱请过来帮忙的人。
他们本质上还属于“民”,平民。
只是在“民”的外面套上一层看起来很像“官”的官皮罢了。
空有“官”的表,毫无“官”的里。
衙役小吏哪怕做事做的再好,他始终都只能是个吏,是个无品无级的吏!
别人随时随地都能随便找个理由,把他这身花钱买来的“官皮”给当场扒掉,让他顷刻间现出原形。
正因如此,衙门里那些负责缉拿贼寇的捕役快手,自知这辈子无望出人头地。
他们才会回过头来缩着脖子做事,只想图个安稳,认为安安稳稳做吏才是最为明智,机灵的做法。
像刚进这个行当的年轻捕役那样年轻气盛,争强好斗,纯属蠢人蠢事。
然而现在形势变了,变得与以往他们见到的,听到的完全不同,变得让他们这群衙役也有机会出人头地了!
刚进衙门没多久的那个毛头小子,前半个月风风光光晋职,当上捕头的得意模样。
最近一直以来都是衙门里所有新旧捕役,茶余饭后必不可少的谈资笑料,大家早在心里憋着口气。
只等到时候,看那狗屁不懂的毛头小子栽个大跟头,能闹出多大笑话来。
殊不知……笑话的确是有了,应该被取笑的人却并非那个年轻气盛的毛头小子,而是他们这群行将就木的“老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