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城内倒是也有几座寺庙,规模都称不上大,更是在张普祥等人入侵后,这些寺庙更是被洗劫一空。
谁都知道寺庙香火多,有钱人还会给神仙塑金像,值钱的东西最多,当然是寺庙最容易遭劫难。
朱予焕先是让人监督当地百姓修建水锯、水磨等,在原本的寺庙基础上修建了碧霞元君庙,这才将朱友桐先前画的神仙画拿了出来,请城中为数不多的工匠按照画像塑像。
据说这是朱友桐按照张太皇太后的模样画出来的,不过在朱予焕先前的胡乱指导下,基本上已经和张太皇太后没关系了,但是颇具佛象,即慈眉善目。
碧霞元君即泰山娘娘,有“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之职,正好树立在此,用于震慑张普祥这样的歪门邪道最为合适。
而神像容貌则参照朱友桐的画像,也算是朱予焕给自家奶奶的马屁。
虽然张太皇太后笃信佛教,但是这回的事情恰好和佛教相关,张太皇太后大概也不会纠结于此,再说了,张太皇太后也不是讨厌拍马屁的人。
毕竟不管是佛教还是道教,无非是传播皇室仁慈的渠道,信不信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化的作用。
这寺庙本就是临时起意,先前朱予焕跟着刘渊然和邵以正学了点掐算的本领,大概定了个时间,便让工匠们开工。
大概是她的半吊子勉强有些水平,这修庙的事情倒是十分顺利。
另一边,朱予焕也没有落下审问的事情,先是给京城的张太皇太后和朱祁镇分别送了题本,无非是汇报情况,顺便提了一嘴自己在磁州修泰山娘娘庙,以此镇压邪灵、永保太平。
除此之外,便是暗中询问了张太皇太后关于杨士奇父子的事情。不告诉朱祁镇的原因和瞒着王强是一个道理,王强是御史,骂人是他的本职工作,要是让他知道杨稷的事情,那整个朝廷怕不是要乱成一锅粥。同理,这件事也不能和朱祁镇直说,否则杨士奇这一把老骨头恐怕是要被朱祁镇搞散架了。
谁叫朱祁镇本来就对三个老头子不感冒,杨稷这种送上门的傻子,朱祁镇不借题发挥一通才怪。
张太皇太后的回信虽然还没到,不过朱予焕猜测大概也是按下不表,她也在信中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直接将人押回去管控起来,等到将来派得上用场的时候再放出来。
虽然杨士奇年事已高,但万一将来皇帝和阁臣起了冲突,手中还是要有些把柄的。
于朱予焕而言,这也是一个不错的理由,至少能够将人保下来,这样才能等到清算杨稷的一日。
诏狱也是有自己的潜规则的,特殊人员进去反而能起到保护的作用。如杨溥,坐牢多年,身体一点事都没有,甚至熬走了朱高炽和朱瞻基。
“殿下,文章已经校对完毕。”
朱予焕接过怀恩校对后的文章,又检验了一遍,这才重新抄录,边写边道:“这次重新给百姓登记户籍,里面恐怕不仅有跟着张普祥稀里糊涂造反的人,还有其他地方来的流民,知道朝廷愿意从轻处理,便也浑水摸鱼跟着来了。”
怀恩应了一声,道:“殿下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朱予焕不由莞尔一笑,道:“这些人是怕被人抓住,发现他们是逃民,因此掉了脑袋。”
怀恩站在她的书桌边,看着朱予焕的题本,道:“所以殿下才特意写这封题本呈交陛下和张老娘娘。”
朱予焕头也不抬地说道:“这也是为了国库着想,若是百姓全都成了逃民,以后谁来交税粮?奶奶知道这个道理,必然会同意。内阁处理这些是一把好手,我写的法子也不够完善全面,到时候还要看内阁。”
怀恩有些犹豫,还是道:“其实彰德府未必没有上报北直隶一带的逃民乱象,但陛下和内阁都没有什么反应,可见这些奏报是在某个关节被人拦下了。”
朱予焕也明白这一点,她搁下手中的笔,盯着面前的题本沉默良久,终于道:“这些暂时轮不到我们去管,这样得罪人的事情,若非身居高位,无人敢做。”
在其位谋其政,要是后台不够硬,随便乱来只会惹得一身骚……也就只有太皇太后和皇帝有足够的资本做这些。
怀恩看着朱予焕的侧脸,不免有些感慨,道:“殿下比从前想得更多。”
朱予焕转头看向他,调侃地说道:“不是想得多了,是胆子越来越小……如今我再也不能犯一点错了。”
怀恩闻言心中一颤,道:“殿下……”
朱予焕蘸了墨水,继续抄录奏本,道:“这件事即便现在敷衍糊弄,也不代表真的永远过去了,况且‘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未来总有机会的。”她说着说着忽然灵感一闪,从几乎已经消失的古早记忆里找出一句话,煞有介事地说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她这样一句正经夹杂一句调侃,怀恩不由轻轻一笑,道:“殿下说的是。”
张普祥还要回京再审,朱予焕自然是不可能在磁州等到娘娘庙修建完毕再回京,只是叮嘱自己提拔的掾吏,一定要按时拨粮,千万不能因为官吏处置不当而引出其他祸端。
这次朝廷拨粮充足,这泰山娘娘庙的事情又事关太皇太后和长公主,谁都没有理由也不敢懈怠。
算来从京城出发,到摆平彰德府叛乱的事情,总共也只花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接下来的将近两个月,大都是在忙于登记户籍、修建庙宇城防等事宜。
王强虽然不知道杨稷的事情,但审过张普祥之后,他除却统领吏员恢复磁州等地的吏治,便是在和朱予焕一起给流民登记造户,朱予焕的题本也给他看过,毫不逊色于那些被外任到各地治理民生的官员,甚至更胜一筹。
即便王强知道顺德长公主的才华,却还是不得不感慨她对民生的关注。
也难怪先帝还在的时候,顺德长公主便时常前往皇庄,又在京中成立所谓的书画雅集,邀请文人墨客到太平茶坊,看来是借此机会了解民生。
宗室若是都能以顺德长公主为榜样,大明自然兴旺。
朝廷委派的官员一道,朱予焕等人连同军队自然要正式动身离开。
临行前一日的傍晚,夕阳西下,朱予焕站在修缮完毕的磁州城墙上,不免有些心生感慨,道:“虽然时间不长,但真要离开磁州,我心中竟然还有些不舍。”
刘永诚等人都站在她的身边,闻言,刘永诚笑着开口道:“何止殿下舍不得磁州,磁州的百姓恐怕也舍不得殿下。”
朱予焕只是微微一笑,她俯瞰着水力农具和已经成型的泰山娘娘庙,许久之后才道:“磁州一事并非个例,天下还不知道有多少‘磁州’,更不知道需要多少座泰山娘娘庙,才能真的国富民安。”
王强闻言毫不含糊,直言道:“有太皇太后辅佐、殿下倾力,如何不永保太平。”
朱予焕不由哑然失笑,道:“正是这个道理。”
次日军队一早拔营,朱予焕照旧是一身青甲,她刚刚出了官衙,就见外面围着不少人,显然都是磁州的百姓,正殷切地面向官衙内,却又碍于君威在上,不敢抬头,只能偷悄悄地瞄朱予焕一眼。
朱予焕微微挑眉,又见吏员们在人群中期待地看着自己,心下有些无奈,却也明白他们来这么一出是出自好意。
朱予焕清清嗓子,朗声道:“京军领陛下旨意平叛,护卫百姓安宁,奉命而来,事了而去,国家安宁、百姓富足足矣,无需送行!”她见百姓们默默让开了一条路,这才翻身上马,率先驾马离去,恰如当初进磁州一般,徐恭等人见状急忙跟上。
磁州的百姓们有不少是被吏员撺掇来,本以为还会有什么客套场面,没想到顺德长公主三言两语便将事情揭了过去,再看她的背影,说不出的潇洒,当真有贤明气度。
一行人才入保定府,京城的封赏便已经到了,虽然只是宝钞布匹之类的赏赐,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几人回京之后还另有赏赐。
果不其然,刚到京畿,还未入京,王瑾已经在带着圣旨等候,先是将之前朱予焕应允的赏赐一一兑现,又擢升御史王强为陕西按察使,便是给朱予焕赐田五十亩、刘永诚赐城东宅邸一座。
入了京城,皇帝又准三人各自回府休整一日,次日入宫赴宴,连朱予焕也不例外。
王瑾如今虽然不比曾经在朱瞻基身边那般受重用,但还是在御前行走,又有张太皇太后在,让他来宣旨,也能看得出朝廷的重视态度,可谓是让京城中的百姓们看了个热闹。
待到王瑾宣旨完毕,朱予焕这才笑着问道:“王伴伴若是得闲,先去我府上喝口茶、歇歇脚。”
王瑾连忙摆摆手,道:“奴婢还得回宫中复命,岂敢耽搁殿下的时间。”
朱予焕听他说担心耽搁自己的时间,不免有些好奇,不过眼前还在城外,朱予焕也不好多问,只能目送王瑾离开,她这才对刘永诚和王强道:“师傅,简斋,劳累多日,如今京军回营,你们也早些回去休息,明日再一同赴宴。”
如今虽然马上便要入秋,可一路风尘仆仆,朱予焕又几乎一直穿着盔甲,不用旁人说,朱予焕也能闻到自己身上的味道,自然是打算先在公主府洗漱一番,更换常服,明日入宫赴宴后再回清宁宫见家人。
两人纷纷行礼称是,待到朱予焕离开,王强这才道:“刘将军,殿下难道不应当先回宫复命吗?”
刘永诚笑道:“恐怕是公主府内还有赏赐,所以才留殿下在宫外。”
王强不由一愣,惊愕问道:“还有赏赐?”
算来这都已经是第二次封赏,没想到太皇太后和陛下对长公主竟然还有封赏……
刘永诚微微颔首,似是宽慰道:“殿下不是寻常殿下,王巡按使以后便知道了。”
王强不由心道:他已经见识不少了,难不成还有更不寻常的?
朱予焕回了公主府,韩桂兰正在门口候着,显然是受胡善祥的叮嘱,特意出宫照顾朱予焕。
朱予焕还没有和自家桂兰打招呼,便见王振也在,旁边还跟着两个小内官,不由笑道:“可是陛下有什么吩咐要让王大珰转告我?”
王振连忙道:“奴婢哪敢吩咐殿下?是皇爷和张老娘娘命人为殿下赶制了礼服,命奴婢一定要送到殿下面前。”
说罢,他身边的四个小太监立刻将翟冠、大衫、霞帔等一一送到朱予焕面前。
九翟冠翠蓝一片,上面装饰繁复,前后牡丹花二朵,两侧装点翠穰花鬓二朵,承以小连云六片,有翠顶云一座,冠前部饰珠翠翟九个,大小不一,相间排列,口衔珍珠。
另一个托盘里呈有红色纻丝直领对襟大袖大衫,并两条深青色织金云霞凤纹霞帔和金坠子,再一个放着青色圆领鞠衣,最后一个则放着大带、玉革带、玉花采结绶、玉佩、青袜等。
这一套礼服下来,抵得上朱予焕好几年的置装费,朱予焕不由哦了一声,道:“陛下怎么这么大的手笔?”
王振笑呵呵地说道:“张老娘娘和皇爷都说了,殿下早该置办正式的礼服,只是先前宫中人手不足,腾不出手。如今不过是皇爷特意为殿下补上罢了。”
听出王振话里话外为朱祁镇邀功的意思,朱予焕有些好笑,道:“难怪之前尚服局派人来给我量体,特意多量了几次,我还以为是要多做几套衣服,原来是要为我做礼服。”她伸手摸了摸那红色大衫,道:“陛下如此有心,明日入宫谢恩,我一定不会忘记。”
王振明白自己已经达到目的,宽心不少,笑道:“奴婢明白,这就回宫复命。”
朱予焕见他欢天喜地离开,便明白朱祁镇大概是还不知道杨稷的事情,否则大抵会让王振直接询问她杨家父子的事情,而不是送什么公主礼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