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被韦云强力打压至神州之外的朱宣、彭睿等朝堂门阀势力,趁此机会蠢蠢欲动,大有卷土重来之势。
与此同时,以太后朱氏和小皇帝韦真为首的皇家势力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他们看准时机,积极收拢韦云生前的旧臣官员,企图巩固自身地位,增强实力。
于是,朝廷之上,两派势力明争暗斗,你来我往,互不相让,谁都不肯轻易放过韦云离世后所遗留下来的权力真空地带。
就在这场激烈的政治斗争愈演愈烈之际,镇守元州的前将军朱宣竟然出人意料地返回了神都城。
他的归来仿佛一颗投入湖面的巨石,顿时激起千层浪,使得朝廷中的局势愈发紧张起来。
当朱宣踏入朝堂的那一刻,迎接他的便是铺天盖地的指责与质问。
那些与朱、彭两家素来不和的皇家势力更是毫不留情,直接将一顶畏战而逃的大帽子狠狠地扣在了他的头上:“前将军!
您身为一军统帅,居然置元州之地于不顾,狼狈逃回神州。请问您此举究竟所谓何事?
难道作为一名将领,其首要职责不应该是为国家戍守疆土、抵御外敌入侵吗?”
面对如此凌厉的诘问,朱宣面沉似水,一言不发,只是冷冷地扫视着四周的群臣。
“大胆狂徒!你这匹夫竟敢信口胡诌,诬陷我朝重臣?哼,你既有如此胆量和口才,怎不见你亲身请兵出征,为国家浴血奋战呢?”
未等朱宣发话,其爱子朱覃已然挺身而出,义正言辞地驳斥道。
此次朱覃敏锐地察觉到,自从父亲归来后,性情似乎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往昔的父亲,脾气火爆刚直,遇到此种情形定会据理力争,绝不轻易退缩妥协。
然而如今面对这般指责,竟然选择主动放弃领土而后撤,实在令人费解。
此刻的朱宣,让朱覃感到既熟悉又陌生。
“你……简直蛮不讲理!本官不屑与你在此逞口舌之快!”
那位方才慷慨陈词的官员,眼见朱覃紧紧地盯着自己,心头不禁掠过一丝惧意,于是便讪讪然地往后退去,不敢再与之对峙。
在朱宣尚未归来之时,皇室力量尚且能够与朱、彭两家稍作抗衡,勉强维持着一种脆弱的平衡态势。
可伴随着朱宣的凯旋而归,这一局面瞬间被彻底颠覆。
更让人忧心忡忡的是,朱宣归朝之后,竟迟迟不肯将从元州带回的雄师兵权交予朝廷掌控。
众人皆对他的真实意图揣测纷纷,却始终难以窥得其中端倪。
“前将军,不知汝可否为本宫详细阐释此桩事情的来龙去脉?”
眼看着自己手下的官员纷纷退缩,朱太后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主动开口询问。
此刻,她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便是竭尽全力守护住自己以及儿子韦真手中的权力。
至于朱家这个心怀叵测、野心勃勃的娘家,早已被她视作不共戴天的仇敌。
只见朱太后凤目圆睁,紧紧盯着眼前的前将军朱宣,等待着他的回应。
而朱宣则恭恭敬敬地抱拳施礼,然后有条不紊地回答道:“启禀太后,如今凉州已然沦陷敌手,如此一来,元州便失去了原本重要的战略地位。
此前摄政王于凉州一战中不幸落败,导致数十万晋国的将士和百姓被秦国俘虏,更有不计其数的军械粮草也落入秦人之手。
以末将目前所掌握的兵力和资源,如果执意坚守元州,恐怕难以对秦国形成有效的抵御。
因此,依末将之见,当务之急乃是保存我方实力,果断退守神州方为上策!”
然而,朱宣心里其实还藏着一件事没有明言。
那就是在他看来,放眼整个晋国,除了他自己之外,无论是在神州还是定州,都再也找不出能够抵挡住秦军凶猛攻势的将帅之才了。
倘若他不及时返回神州坐镇指挥,而是执意留在元州据守,那么神州的朝廷很有可能会面临灭顶之灾。
他满心笃定地认为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每一个决定,都毫无半点私心杂念可言,因为这所有的一切皆是出于对朝廷安危的深深忧虑和关切。
“胡说八道!我神州大地尚有整整八万英勇无畏的解军卒将士,更有数不清的晋国忠勇之士镇守四方,而你呢?
只不过是被那秦国将领阎苍吓得魂飞魄散、肝胆俱裂而已!”
朱宣坚信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人心甘情愿地认同他的所思所想。
在朱太后眼中,韦云在世之时,尽管此人位高权重、权倾朝野,但好歹也懂得适当打压一下那几个气焰嚣张的家族势力,并且至少还能给予皇家几分应有的敬重与忌惮。
可是如今的朱家和彭家就完全不同了,想当年四大家族如日中天、权倾朝野之际,就连她那位已然逝去的夫君韦兴,在面对这些庞然大物时也不得不看其眼色行事。
而今,他们母子二人孤苦伶仃、相依为命,朱家那隐藏许久的狼子野心终于彻彻底底地暴露无遗。
这次朱宣匆忙归来,明摆着就是要给朱家充当坚实后盾,妄图强行抢夺属于她们母子的权力,说不定哪天连自己宝贝儿子的皇位都会受到严重威胁。
朱太后每每念及此事,便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对她来说,朱宣舍弃元州并撤军的行为已然显露出忤逆之意。
“太后!先太祖曾明令禁止后宫干预政事!太后您虽心怀天下,但毕竟能力有限。况且当今陛下业已成年,理当以陛下的旨意为重!”
朱宣丝毫不为所动,哪怕眼前之人乃是自己的亲生女儿,且贵为一国太后。
然而,不论是从名分上讲,还是综合各方面因素来看,朱太后在他这位前任大将军跟前根本就毫无立足之地。
“你……”
朱太后闻听此言,顿时气得浑身发抖,半晌都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想当初,她可是应自己的儿子与诸位朝臣之邀,才出山主持朝政的。
不曾料到,如今朱宣竟敢公然指责她干涉政务,这简直就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狠狠扇了她一记响亮的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