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 第206章 历史名相榜第三:汉初三杰之首,萧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6章 历史名相榜第三:汉初三杰之首,萧何

在众人的议论声中,

下一位被盘点者,隆重出场了!

视频画面中,

一位儒雅而沉稳的老年男子背影,映入观众们的眼帘。

待镜头转到他正面,

人才看到他的面容,已经被镌刻了无数岁月的痕迹。

双眼本该闪烁着锐利、深邃光芒的眼睛,此刻却变得浑浊而迷茫。

他身着一袭深色长袍,

衣袂随着手中动作轻扬,

透出一股不可言喻的落寞与寂寥。

他站立在古朴的书房中,

周围堆满了卷帙浩繁的书籍和文卷。

他的手指轻轻摩挲着一卷快要断线的古籍,仿佛在沉思着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他的嘴角微微上扬,

似乎在回忆往昔快乐的时光,但颤抖的手指,却又昭示了他内心的哀悸。

“这……是萧何?”刘邦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着视频画面中,那位无限落寞的老人。

这与平日里沉稳、干练,

似乎无论面对任何事情都胸有成竹的萧何,简直大相径庭。

萧何一看自己那模样,便立刻明白过来,他终究还是逃不过刘邦的的猜忌啊!

他抬头向刘邦看去,

刘邦正好也看向了他,

君臣二人相顾无言。

但片刻之后,刘邦还是冲萧何点了点头,给了他一个放心的眼神。

萧何知道如今的刘邦不再是历史上的刘邦,

心里虽然还是有些哀伤,

但总归还是很快振作了起来。

与此同时,在诸葛亮的世界里,

杨仪惊诧莫名的喊道:“丞相!您……您至少前二了?!”

姜维此刻心中是振奋不已,

他真的没想到,

自己的老师,竟然在后世被人推崇如斯!!

魏延低着头,紧咬牙关,心中嘀咕道:“能被诸葛亮这样的人物压制和忌惮,说明我魏延也是能力超群啊!诸葛亮,你为何就不能信我一回?”

马岱有些发呆的盯着魏延的脖颈,

似乎还在犹豫着,

到底要不要继续执行丞相布置的任务?

……

视频画面定格后,一首诗缓缓浮现在老者身旁,

“三人断尽楚关梁,一诎雄吞十七王。”

“高帝功臣总功狗,汉家无爵赏萧张。”

一首来自宋朝陈普的《咏史上·萧何》,

当即便让汉高祖刘邦破了防,

“我x你奶奶!!!”

刘邦脱了鞋子就往光幕的方向扔去,

嘴里还不忘大声骂道:

“谁特娘乱作的诗词!老子没给萧何、张良封爵吗?放你奶奶个狗屁!!!”

然而事实却是,

刘邦虽然给萧何、张良封了侯爵,

可最后张良自己辞官隐退,

萧何为了自保不惜自毁名节,做出了许多违背初衷的妥协。

这一切,其实都是拜刘邦所赐。

视频没有因为刘邦的暴怒而停止,

【历史十大名相第三位:汉初三杰之首,萧何!】

“萧何?!竟然是萧何!!!”

“我的天,诸葛丞相竟然还排在萧丞相之前啊!”

“原来,咱们的丞相这么牛逼啊?!”

“太好了,丞相若是能转世重生,击败魏国一统天下,也不是没可能了!”

看到这儿,蜀汉的将士们士气大振!

要知道,

汉初三杰在汉人眼中,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而现在,有一个人竟然超越了汉初三杰之首的萧何,那是何其的牛逼啊!

诸葛亮本人却没有露出任何笑容,

只是无奈的摇了摇头,叹息道:“完不成先主遗志,排名再高又有何意义?”

“萧何,沛郡丰邑人,

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汉初三杰’之首。

萧何出身于沛县一个贫寒农家的子弟,

虽然家境并不富裕,

但他却自幼便显露出聪慧好学的天赋。 ”

“萧何年轻时在沛县担任功曹,也就是负责狱讼的官员。

他平时勤奋好学,思维敏捷,对历代律令颇有研究。

他生活简朴,节俭度日,从不追求奢华与浪费。

萧何性格平易近人,且独具慧眼,因此结交了众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其中,秦泗水亭长刘邦、捕役樊哙、书吏曹参、刽子手夏侯婴以及吹鼓手周勃等人,都与他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他们年纪相仿,意气相投,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挚友。

尤其是与刘邦之间,他们的感情更加不一般。”

“萧何见刘邦器宇轩昂、风骨不凡,

谈吐也有别于众人,

因此,他对刘邦格外钦佩,并多次利用职务之便暗中支持他。

刘邦作为官吏到咸阳服徭役,

县里的官员们每人都给他三枚礼钱,唯独萧何送给他五枚,

足见他对刘邦的另眼相看与特别关照。”

苏治讲解到这儿,

刘邦的怒气不仅没消,反而更胜之前。

因为以前萧何对刘邦越好,便越加衬托了往后刘邦的无情!

可惜,

刘邦的骂骂咧咧苏治是听不到的,

视频依旧还是坚挺的继续播放着,

“后来,

陈胜、吴广起义,并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一名流千古的口号。

一场倒秦运动,顿时席卷了整个中原大地!

秦朝的地方官吏们也开始意识到,

秦朝的暴政恐怕已经难以维系,

于是相继反叛并归附起义军。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大家推举刘邦为县令,背秦自立。

也就是从那时起,萧何成为了刘邦的智囊,

为他筹谋划策,

追随他四处征战,

并屡建奇功。”

“当刘邦的军队占领咸阳后,

其他将领都在急于瓜分金库中的财宝,

只有萧何,先进宫去收取了秦朝丞相、御史掌管的法令书籍并保存起来。

刘邦被封为汉王后,

立马便并任命萧何为丞相,

而萧何之前保存的那些珍贵资料,便正好为刘邦日后治理天下提供了重要参考。

特别是在项羽和其他诸侯在咸阳进行烧杀抢掠之后,

刘邦依然能够对天下的关隘要塞、人口分布以及经济状况了如指掌,

这都要归功于萧何当初的明智之举。”

“其后,

刘邦率兵向东平定三秦地区,萧何以丞相身份留守巴蜀,

负责发布政令,组织百姓为军队提供粮食。

平定三秦后,萧何又坐镇关中,

着手制定一系列法律制度,

并建立了宗庙、宫殿及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他在关中地区征收赋税,确保刘邦的军队能得到源源不断的物资供应。

每次刘邦的军队受损,萧何都能迅速从关中调兵遣将,及时补充兵力,让刘邦不至于立马崩溃。

楚汉鏖战日久,

项羽由于连年战争,首先扛不住了,陷入兵尽粮绝的困境。

而反观刘邦,

他因为有萧何在关中坐镇,

所以汉军军队始终保持着充足的兵力和粮食供应,

成了打不死的小强,

甚至未来形势一片大好。

在萧何的持续助力下,

刘邦的军队日益壮大,最终成功耗死了霸王项羽。”

看到这儿,李世民忍不住点头赞同道,

“没毛病,打仗就是打的后勤,拼的就是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