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 第205章 李世民、房玄龄,君臣典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5章 李世民、房玄龄,君臣典范

“作为李世民的首席智囊,

房玄龄在李世民人生的重大转折点——玄武门事变中,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玄武门之变前夕,

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之间的矛盾已经成白热化。

为了巩固自己的太子地位,

李建成曾先是通过向李渊打小报告,

将房玄龄和杜如晦,从秦王府中排挤了出去。

失去了这两位最得力助手的李世民,

多次身陷险境,

甚至连生命都危在旦夕。

在历经多次生死考验后,

李世民最终下定决心,

将房玄龄和杜如晦秘密地又接回身边。”

“在房、杜这两位顶尖谋士的精心策划下,

秦王李世民成功地发动了政变,

并最终顺利登上了皇位。

李世民登基后,立即召集文武百官,进行论功行赏。

在这次封赏中,

房玄龄、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杜如晦和侯君集五人荣获一等功,

其中房玄龄更是名列榜首。”

“对于李世民这样的排名,

很多武将们内心都忿忿不平,

其中又以李世民的叔父,淮安王李神通反应最为激烈。

李神通当庭反对说:‘臣首起义兵,身冒矢石,以率先响应。

而房玄龄、杜如晦等但坐筹谋,垂笔文案,何以功居吾上?此殊不公!’

李世民听完后,反驳道:‘叔父领兵多年,胜负之数若何?

与窦建德交锋,几全军覆没;与刘黑闼战,又望风而遁。

房玄龄虽未临阵斩将,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安定后方,其功非小。

位列一等,实至名归!’

李神通被李世民一席话驳斥的面红耳赤,羞愧难言,对房玄龄的怨恨更深一步。

但房玄龄不愧是房玄龄。

待退朝后,

他立刻来到李神通府上,对李神通说道:

‘皇叔鞍前马后,劳苦功高,非叔父之力,秦王安得今日之荣耀?

比起吾辈舞文弄墨之臣,皇叔之功实高。

皇叔若欲得此功,玄龄明日即奏明陛下,愿让功位于皇叔。’

李神通听后,当场感慨道:‘皇帝称汝与世无争,低调处世,此言非虚也!’

正是房玄龄的这种低调、谦逊的处事风格,

这才为他赢得了‘群星捧月月隐平,治世夜空灿月明’的极高评价。”

“李世民登基后,

委以房玄龄尚书左仆射之重任,行宰相职权。

在其长达二十二载的宰相任期内,

房玄龄尽忠职守,为贞观盛世之创建,竭尽心力,死而后已。

他夙夜匪懈,无论巨细皆亲力亲为,甚至不惜屈就‘度支郎中’之职,亲手料理财政预算与账目。

其勤勉之程度,令李世民亦感心疼,

屡劝其勿过度劳累,

可房玄龄依旧如故,不为所动。”

“房玄龄深知‘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

当李世民欲授他‘太子少师’之衔时,

他便立即上表请求解除机要职务,退出权力中枢。

但李世民不允,更下令禁其再提此事。

即便太子整备仪仗,欲行师礼之时,房玄龄仍坚辞不受,足见其谦逊之本色。

房玄龄纵使身居相位,

仍恪守君臣之礼,谦和待人,不失分寸,

实乃人臣之典范。”

“纵观房玄龄的一生,他的贡献不可胜数。

在贞观之前,

他全力协助李世民四处征战,平定各方势力,

为李世民登上皇位立下汗马功劳。

因此而得到李世民的极高评价,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

到了贞观年间,

房玄龄身兼数职,包括中书令、尚书左仆射、司空等,负责总领各政府部门,掌管政务长达二十二年。

他参与了国家典章制度的制定,主导了律令和行政命令的修订工作。

他参与制定的《贞观律》不仅本身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还为后来的《永徽律》,

以及华夏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唐律疏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房玄龄还与魏征一同修订了唐代的礼仪规范,

对政府机构进行了调整,

精简了中央官员,这一举措被视为贞观时期善政的典范。

同时,他在用人方面也非常出色:不以求备取人,不问贵贱,随材授任,恪守职责,不自居功,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

《旧唐书》对房玄龄的评价极高:‘文含经纬,谋深夹辅。笙磬同音,唯房与杜。’

因玄龄善于谋划,

如晦善于决断,

史称‘房谋杜断’。”

“房玄龄的‘一语断尽天下事’,

并非指他真的能用一句话解决所有问题,

而是后人用来形容他的智慧、洞察力和判断力非常出色,

往往能够用简洁而精准的语言,揭示出复杂事情的本质。

这种能力主要得益于他深厚的学识、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敏锐的政治嗅觉。

在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

房玄龄作为重要的幕僚和宰相,参与了众多国家大事的决策。

他能够准确地分析形势,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为李世民的统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的建议和决策往往能够切中要害,

解决关键问题,因此被后人誉为‘一语断尽天下事’。”

“然而,正因为房玄龄的洞察力太过犀利,

行事又太过稳、重、狠,

加上还有一位太过靠谱的老板,

所以他的一生走的非常平稳顺遂,

始终保持着高尚的品德和出色的政绩。

因此,我们也找不到太多惊心动魄的故事可以拿来盘点,

至于他的家里事儿,不在咱们的盘点范围内。

无论如何,

能得到‘群星捧月月隐平,治世夜空灿月明’评价的宰相,

排在历史十大名相第四位,应该不过分吧。”

【历史十大名相第四位:一语断尽天下事房玄龄,盘点完毕!】

房玄龄:“……”

李世民咧嘴傻笑,道:“怪我和老房咯?”

最后这段话,把观众们都逗笑了,

“因为太过完美,所以没有太多可以拿出来当噱头的东西……”

“李世民加房玄龄,足以成为所有君臣关系的典范。”

“确实,房玄龄眼光太过犀利,对自身要求又极为严格。要是俺有他一成的能力,也不至于在老家种田了。”

“李世民和房玄龄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一个英明神武,一个足智多谋,咱们大唐有他们,真是福气啊!”

“真是令人羡慕的一对啊!”

“谁说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