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余生请笑纳 > 第25章 夏大江带人入住桃源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5章 夏大江带人入住桃源庄

余生请笑纳

第二卷

第二十五章

025夏大江带人入住桃源庄

三天年一过,夏大山统计了数字,还是之前那样的。

接下来的两天,留下来的人家陆续把自家的田地租给决定雨后回家的族人,也是税后五五分成,家也托给这些人看顾。

留下来的8家收拾起东西,骡车一趟趟先搬着,到了初八这天,8家人的东西全部搬了过去,包括大爷爷家和李家,开源庄的河道也提前清理好,水大了不少,不比桃花庄的差。

夏久时和杏子这两天也跟着早出晚归,8家佃了九十亩田,庄子里良田210亩,旱地30多亩,两个不大不小的山头,围墙外是连片的青山,一个小门通向里山,平常都是锁的,但如果要去深山砍木料,就可以从这里进去,不必要弯许多路。

这样剩下的120亩田和20亩旱地就准备庄户来做。

于是同时过来的,还有前两天高管家买的四家22人,包括一辆骡车,四头牛,且四头牛都配了牛车。

夏久时算了一下,今年种不了田,只能种些旱地,开下山头,这些人中不能做事的也只有两个孩子,一个七岁一个六岁。

两个孩子的父母都同意孩子住在桃花庄,识字习武,一旬和族人们的孩子一起送回家住一天。

牙行已经打了招呼,过些天有了好的,再买上十几个半大的。

族人们吃的是自己的,20个庄户夏久时送来3000斤陈米和一些面粉,足够吃上半年的了,油盐白菜干菜都带来了一些,再各家给了两匹次棉布,足够每个人做两身新衣服了。

几家人本已经没有活路,极低的价格自卖了自身,想不到遇到了好主子,有吃有穿,孩子还能读书,四家各有一个小子是读书的年纪,这简直是喜从天降。

别的也不能做,暂时也没水种田,但愿老天爷春上能下雨,不然总不能白白的让主子养吧?

到了庄上的第二天,四家人就开起了荒山,来的8家族人除了翻自家分的一亩旱地,开荒山的还是一天20文,贴一餐中饭。

如此,8家男人都开起了荒山。

“大伯二伯大堂哥,你们三人一年的工钱是80两,我今天先付40两,剩下的半年后付,一人每季一套衣服的布料,别的到时候再说。”

大爷爷笑道:“久时啊,今年暂时还不能种田,怎么能收你的工钱?等雨后再算吧?”

“大爷爷,那怎么行,该算的还是要算,等以后好了,我再给你们多算一些过年费。”四个大银锭硬是塞给了大奶奶。

夏家人和睦,一家十一个人和和气气没有分家,大权还在老太太手里,但听说个人的收入只交一半到公中,剩下的在各自小家收着。

在古代这已经很开明了。

夏大海道:“久时,我明天带庄户搬进桃源庄,庄里水少了点,不够骡车一天过来开源庄拉一车。”

桃源庄河也不算小,但近来水浅了不少,但喝用的还是够了,只不过种红薯蔬菜,旱地不能全种了,也只能种上十亩就差不多了。

“行,高管家已经安排了四家人,23个大人先过去,几家的孩子还是留在桃花庄读书习武。”这样桃花庄还有79人,其中半大的孩子就占了一半,足足四十多个。

高家五口是不参加劳作的,真正做事的也只有三十多个,这些人最早许庄头那批的就是22人,后来陆陆续续买十几个有手艺的。

包括高管家在内这79人,夏久时都不准备放另外两个庄子去了,过些天分别再买几家勤劳的人送到两个新庄子,这些暂时不着急。

开源庄的事多的暂时给族人做,好让他们也能多挣些工钱。

几天后,夏大海带庄户入了桃源庄,同去的有一辆骡车,四头牛车,还有夏久时提前放进庄子的三千多斤陈米和几百斤大米面粉,油盐白菜干菜等等。

不够的东西,让高管家一一补齐,公帐应该是空了。

上午刚收的新年第一批货款160两,在手里还没有热,存的两银暂时不打算动,空间里的零用钱也只有二百两了。

“高管家,这160两入公帐,你抽空再去高家花坊一趟,确定一下果苗,桃树,杏树,石榴树,葡萄树,扬梅树,月季花,玫瑰花,胭脂花等等也买些苗。”

夏久时想想又拿了一百两:“作坊准备起了,先起三大间还有两间库房,银子不够再来我这里拿。”

人工庄子有,光材料花不了多少,估计果树苗和作坊160两够了,剩下的100两平时用,每个月的月钱要四十多两,日用品也要几两银,这还是粮食蔬菜自给自足的情况下。

基本上这一年多,这一百多庄户都是白养着,加上吃穿用,一般人也养不起。

“是,大少爷,明天我就去。”高山这一年多过的很是舒服,主子人好,吃的穿的,他一家基本不比主子差多少,大儿子去年出去一趟多挣了五十多两,一家子的月银基本都存了下来,根本没地方花,年底主子还给了他一家十两银的红包。

两个儿子平时跟着秀才识了不少字,女儿已经是女主子的贴身丫头,没事跟主子后面学认药材,比之前在高家还要舒服。

娘子把这些银子全存了起来,其实将来儿子女儿成亲,主子肯定还有管的,自家花不了多少,银子存起来将来留着孙子用。

等孙子有了出息,一家子脱了奴籍,再置办些家产,不比什么都强?

奴才是没资格置家产的,不然去年存的六七十两,在城外可以置上六七亩良田,主子人好,等灾年过去,看看能不能挂在主子名下买几亩,佃给人种收租也是好的。

不得不说高管家是真的相信自家主子,夏久时不知道这些,就是知道也会帮忙的。

“杏子,明天沐休,我带你去城里转转,再去药堂买些药种,你看这两亩药材长的真好,我要再买些这里没有的品种。”

杏子正看着新出的小鸡苗:“好的,刚好小鸡苗出了四十多个,长的也好,明天回来时拿出来给许娘子,另外两个庄子还得哺几窝。”

空间里拿了几个鸡出来一家子吃了,现在还有30个老母鸡和两个大公鸡。

普通一年生的药材,差不多一个月就收一茬,三个月来已经收了不少泡制好的干药,药丸做了一些自家预备的,剩下的都放在货架上,药堂收不到货,自家却不方便卖,毕竟说不出来路。

“杏子,明天咱们好好扮一下,带几大筐药材去回春堂,就说深山里收的,咱们药好,如此也能多帮些病人,一举两得的事情。”

这些全是空间里长的,平时又浇他们用过的水,灵气很足,药效很好,不是一般药田里能比的。

“久时哥哥,这样好,既卖了银子又帮了人。”

两人说动手就动手,不一会准备了三大筐,普通的有,比较贵的也有。

人参苗因为是一起种的,差不多都有十几年的程度了,最大的已经有二三十年,这块浇的空间水最多,所以长的最快,五年后,一般都是七六十年的人参了。

所以夏久时着急要再多买些好药种,普通的药种也得买,等一下雨,荒山上就得种了,不然空间里的药材就一直不能见光。

昨天晚上,两人又插了几十棵葡萄枝,这些种活了,回头拿出来种在庄子里,桃花,月季花,玫瑰花,胭脂花是做面霜用,还有桂花也是,石榴,扬梅,葡萄这些可以酿酒,桃杏可以做些果干,庄里人还可以吃。

种田保证吃喝不愁,但挣钱还是靠这些,今年三个庄子准备多养些鸡,铺子一开,这些仔鸡可以买给铺子里卤,不用愁着到处找货源,猪肉不到明年是不要想的,就算今年夏天养,也得明年下半年才能杀。

鸡蛋也可以做卤蛋,这两年就是花钱也不好买。

空间里曾经存的猪肉一点点拿出来吃了,连边城买的羊奶粉羊奶块也被一家六口吃了不少,肉干更是不剩。

剩下的也只有两百多斤葡萄放在一个大筐里,两人一天一挂,估计能吃两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