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余生请笑纳 > 第26章 县试开始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余生请笑纳

第二卷

第二十六章

026县试开始了

两人来到药堂前,夏久时停好骡车。

“杏子,你在这里看车,我进去谈谈。”背篓里放了一些药材,进去给掌柜的看看。

回春堂口碑很不错,老掌柜人品好,夏久时跟他也打过几次交道,不过今天两人大变样,他是认不出来的。

“请问您是看病还是买药?”小伙计迎了上来。

“不,小哥,我找掌柜的卖药材。”

小伙计一听,掌柜的正愁着药材,这几天江南的药材迟了好几天,有些要断了,“请您等一下,我这就给您叫掌柜的。”

不一会,老掌柜的过来了,“小哥,你有药材,我看看。”

夏久时把背篓里的几小捆药材拿出来:“外面车上有三大筐,跟这些一样,都是深山里的。”

老掌柜做药材生意几十年,一拿到手就知道这些是好货,比供应商好的不是一星半点儿,“小哥,你这些药确实好,确实是深山才能有的,我给你比平时收的价格高三成,怎么样?”

“行,麻烦小哥跟我出去拿药材。”

三大筐药卖了120两,确实价格不错,平时最多卖90两,但他的药比别家的好上不止一点,别人家药吃三天的,他这个一天就差不多了。

药堂可以掺在别处进的药一起卖,口碑好了,以后生意自然更好。

“小哥,以后有这样的药都卖给我,还是这样的价格。”

“行,掌柜的,以后再卖给你们家,对了,有人托我在您这里买些药种,不知道有没有?”

“这一年多种不了,所以药种倒是没什么卖,你找小五吧。”老掌柜的转身去了后堂。

小五就是刚才的小伙计,夏久时把昨晚开的单子拿给他,基本都有,毕竟是府城数一数二的大药房。

好的普通的,全都买上不少,回头在空间里育好苗,一下雨就拿出来栽上,如此不耽误生长。

药种还是很贵的,因为买的多,花了整整10两银,这还是抹了零头,给的价格也便宜。

其实空间里有的药材,夏久时自己就留了不少种子,可药材种类太多,空间里毕竟缺了不少,譬如来年开铺要用的香料,他就准备在空间里种一些。

“久时哥哥,街上好冷清,许多铺子都关着,看着真让人心里难过。”

“快好了,回吧,还有十几天就县试了,这些天还是多看看书。”

“也是,这些天你可不能再管事了,晚上也不准在空间里做事。”

“我知道,现在也没什么事了。”大奶奶他们两家都搬走了,前院全部空了出来,刘皓带三个弟弟搬进了前院,徐秀才上课也改在了前院东间。

前院堂屋留着待客用,虽然暂时还没有什么客人,小厨房小库房也搬到前院,后院彻底只剩下夏久时小夫妻俩了。

东边两大间一间还是他俩住,一间是夏久时的书房,后面两间东小间做小库房用,西边暂时空着,回头准备做工作室,有些事情还是可以让高家兄妹或者其他半大孩子做。

县试府试完,夏久试就准备抽一些好的,正式培养,好做高文高武的助手,遇事情也有得力的人做,一般的可以安排到庄子里做活,毕竟不是所有的资质都好。

过了十五,他把空间里的四匹马找了个借口拿出来,给高武夏一夏帆夏风一人一匹,当然他们的马平时也得教庄里的小子骑。

把四个人乐的找不到北。

二月二县试,四月二府试,今天已经正月二十了,十二天后就是考试的日子。

夏久时知道自己学的不错,徐秀才一再让他不用担心,晚上空间里也多的是时间看书,可还是有一点紧张,再怎么也想是头几名的。

夏丰夏茂还有舒家的舒祁都参加,至于刘皓舒瑞还有张家的张仁已经是童生,只等着院试了。

考前最后一个晚上,杏子挖了最大的一颗人参,掺空间水做了40颗人参丸,县试四天,一天一场,她准备每天出门时让夏久时吃上一丸。

夏丰夏茂舒祁也每人给了四丸,剩下的留着府试用。

这些天还给他做了厚布的春衫,棉衣是不准穿的,不过带件兔皮大氅还是可以的,脚上穿着鹿皮靴,想来也是不冷的。

中餐是在里面吃,杏子让高娘子用猪油炒了面,带些肉干,到时候烧些热水,泡一下就能吃,如果带了馒头什么,还得被检查的衙差撕成块块。

东西一样三份,舒祁就不必准备了。

那些人一天不知道检查多少人,手也干净不了,不如炒面,看看就行。

三个人的墨砚都是去年在书铺买的,算是比较好的,不过这也是对普通人家来说,富贵人家比不了,有些人的一套墨砚就是上百两,甚至更好。

天不亮,夏久时他们就起来了,高娘子大伯娘二伯娘都在厨房忙上了。

她俩昨天就来到了桃花庄。

杏子准备了三个水囊,一人一个,不同的是,夏久时的全是空间水,两位堂兄的掺了外面水,不敢给他们喝纯空间水,入口还是很不同的。

其他都是一样的,一人一个提篮,放着考试用的东西.

徐秀才不能作保,请的是府学里的禀生秀才,舒家帮的忙,一人给二两保银,府试到时候也还是这个秀才,一人再给二两银,听说院试一人得三两。

吃过饭,天还是黑的,三个人提着考篮就出发了。

同去的有高文高武还有徐秀才。

一年弟弟相处,徐秀才真心实意把几个人当成自己的学生,受家族连累,自己一家人跌入深渊,以为活一天是一天了,谁想还有如今的日子。

杏子告诉过夏久时,上辈子她死的那一年,新皇大赦天下,像徐秀才这样的官奴可以转为普通的奴才,官奴不可以放籍,普通的奴才主家就可以放,但科考是不行的,得下一辈才行。

夏久时曾经分析给徐秀才听,他儿子如今五岁,算是第四代了,三代后是可以考试的。

徐秀才家出事的那年,爷爷爹娘还在,只不过两年里相继走了,夏久时的话让徐秀才心里怦怦跳,是啊,如今的皇帝年纪已经大了,太子年轻正当年。

他这一辈子无所谓了,儿子还小,再说夏久时答应一有机会,马上放了他一家人奴籍,包括他妹妹家的,妹夫是个花匠,从小是个孤儿。

其实,他自己已经习惯生活在桃花庄了,就是以后放了籍,他也不愿意出去,就在这里当先生,儿子能读书考试就行了。

夏久时三人排了队,检查完进了考场,虽然是灾年,读书的还是很多,今天考试的有一千多,听说县试只收一百二十名。

等府试时,各处通过县试的好几百人,真正成童生的也只有八十个人,摊到各县也不过十人左右。

所以童生也不是好考的,秀才更是难,实在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杏子和伯娘们如何在家里着急,夏久时不知道,他现在正拿着考卷仔细看。

考卷厚厚的一叠,20张,十张白纸。

天还不大亮,夏久时点上一根蜡烛,把提篮的东西一一摆上,然后看起卷子来。

县试第一天考的是贴经,也就是现代的填空题,题目多但不难。

这两年他很少真正放下书,原身读书也厉害,加上空间的时间差,县试府试的内容基本是滚瓜难 熟,只要足够仔细,通过是没问题的,顶多是名次方面。

天一大亮,他就开始答题,很是顺风顺水,不到中午就全部做完了,交卷的时间是半下午,夏久时仔细检查了两遍,确实没问题,看看已经有人交卷了,他也就拉了交卷铃。

很快衙差来封卷收走了,夏久时走出考场,高武很快接过考篮。

夏茂两人还没有出来,高文高武徐秀才一直没有走,车上带了炉子,烧了热水,三人已经热了馒头吃了。

夏久时拿出带来的炒面,边吃边等。

徐秀才也没有问考试的情况,夏久时心里也清楚,前世今生,考试都是这样,为了不打扰考生的心情。

半过时辰后,夏茂夏丰也走了出来,心情看起来还可以。

第二天考的是墨义,也就是取四书五经里的句子让考生应答,主要也是看记忆力,夏久时还是很顺利的答完了题,早早的交了卷子。

第三天是帖经和墨义一起考,题目比前两天难了不少,范围也宽了许多,这些还是难不倒夏久时,从头到尾没有难倒他。

第四天就是经义,就是围绕经义展开的议论,看看考生对经文的核心解释高低程度,还有考生阐述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相当于现代的读后感,文采于是就显出来了。

最后一场考的是诗赋,夏久时这个不怎么样,之前也没有好先生教,这一年徐秀才算是尽心尽力了,这方面他也只是一般。

今天考试,他也不端着了,如今的朝代跟中国古代宋朝差不多时候,明年元明清的诗句他只要仿就行了,直接抄不行,那些诗人实在太厉害了,远超自己的本事他不能心安。

于是一首仿名句的诗出现了,夏久时觉得还是不错,把春天写的很是生动,不是真正的抄习,他也没有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