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崇祯今天就不上吊了 > 第二百二十五章 改革翰林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二十五章 改革翰林院

“这……”

宋应星傻眼了。

这可是他想了数年,才想明白的事情,怎么皇帝都知道了?

“难道朕说错了吗?”朱由检笑道。

宋应星立刻躬身说道:“陛下乃是天纵之才,微臣自愧不如!”

“只要善于思考,善于观察,发现这点并不难?”朱由检笑道,同时给王承恩使了一个眼色。

王承恩立刻明白了其中深意,将皇帝昨晚写出的书稿呈了上来。

“这是朕多年的研究结果,宋爱卿看看是否有错漏之处?”朱由检笑道。

这都是后世的初中课程内容,当然不可能会有错误。

之所以这样说,是担心宋应星当官当得不开心,又挂冠而去。

毕竟两条腿的读书人到处都是,而在大明具有科学思想的人,却唯独只有面前的宋应星。

“这……是藩文?”

刚一打开,宋应星就愣住了。

这本书居然不是从右到左书写的,而是从左到右。

还有,里面的阿拉伯数字,他倒是在洋人的书籍中见过。

可那些符号,却是闻所未闻。

朱由检指着页面末尾的注释说道:“可以看看参考此处。”

“原来,人能在镜子上照出影子,是因为光线的原因啊!

原来,声音的本质居然是物体的震动。

原来,水之所以会沸腾,是因为……分子的运动。

原来,简简单单的力,居然还有规律可言。

原来,天空中的闪电,不是雷公电母,而是云层互相碰撞。”

宋应星每翻一篇,就发出一阵惊叹。

王承恩见此,不由得露出羡慕之色。

他都研究了一晚上,却没有弄懂分毫。

“此乃天书也!”宋应星手捧着书册,视若珍宝。

朱由检赞叹道:“宋先生果真大才!”

“陛下,可否将此书借与微臣,微臣还有不少问题没有弄懂,想带回去细细研究一番!”

宋应星露出了科学研究员的本性,此刻只想把书中的道理研究透彻,一点也没有当官的想法。

朱由检笑道:“朕准备封你为国子监祭酒,将书中的知识交给监生,朕准备明年春闱以此为题。你若是能接受这个官职,朕让你带回国子监,将其刊印成书,发行天下。”

宋应星满脑子都想回去做实验,验证书中的那些道理,当即回答道:“陛下放心,若是让微臣去主政一府之地,可怕还力有不逮。但若是教书育人,微臣定当尽心竭力。”

听着他答应了下来,朱由检脸色一喜,下令道:“那朕就封你为翰林学士,兼任南京国子监祭酒。”

翰林院,就相当于此时的最高学府,中央党校。

有明一代,翰林院都是储相熬资历的地方。

科举排名前列的考生,并不会立刻让其去做事务官,而是去翰林院修史。

等修上几个年头,清楚了朝廷的规章制度,运行流程,就可以去担任翰林学士草拟圣旨了。

这个职位是正五品了,再进一步,运气差点的就转任各行省的三司主官,运气好点的则一步登天,担任六部侍郎。

猛将必发于卒伍,宰相必起于州县。

朱由检却不喜欢这个制度。

虽然按照以前的升迁制度,还出过像张居正这样的名相。

可大多数内阁大学士都是像魏藻德、李建泰那样只会纸上谈兵的人。

朱由检计划,将翰林院变成大明的科研机构,变成跟英国的皇家科学院一样的单位。

普通研究员,授予正七品的编修。

资深研究员,授予从六品的修撰。

带领项目制攻关难题的人,则授予正六品的侍读、侍讲。

更有能力之人,则可以授予从五品的侍读学士、侍讲学士。

首席大科学家,授予正五品翰林学士的官位。

朱由检将自己的想法一一说出。

宋应星听完之后,喜形于色,急忙说道:“陛下圣明,若是如此,天下间的读书人,再不会视微臣为奇淫技巧之徒了!”

朱由检点头笑道:“此乃关学正宗,怎么能称之为奇淫技巧呢?”

宋应星倒没有这么乐观,犹豫片刻后说道:“若要将这物理之学和关学结合起来,微臣实在是力有不逮!并且我大明的指导学术,却是理学。若是能找到大儒,将这两家学说融会贯通,则陛下所着的物理之学,才能被天下间的读书人真正接受。”

朱由检也在考虑这个问题。

明朝虽然一直是理学作为主导,但王阳明的心学也兴盛过一段时间。

可心学的主导思想却与理学冲突严重,以至于皇帝都不喜欢,也一直没有纳入科举。

最终,王阳明的弟子全都转入了民间。

自己就算强行将其纳入科举考试,可若是后来的皇帝不喜,再加上理学传人的推动。

就算是能消灭反贼和鞑子,大明在自己死后,依旧会走向治乱循环的死胡同。

“宋先生可有贯通多家学术的大儒推荐?”朱由检问道。

宋应星当即说道:“保定府孙奇逢深研理学多年,或可为陛下所用!”

听着他不确定的语气,朱由检问道:“此人功名如何?现居何职?”

这个人,朱由检实在是没有听说过。

“此人运气实在是太差了,连着两届科举考试,却因为父母接连去世,守丧而没有参加。

后来阉党、东林党在朝廷内党争,他不想同流合污,于是就在家乡结庐读书。

陛下,孙奇逢确实是一代理学大家,四方找他求学之人,居然都结成了村落而居。”

听着宋应星倾尽全力举荐,朱由检也想见见此人,当即说道:“请黄先生亲笔写上一封书信,劝其为朕效力。他若是愿意来,朕封他为翰林侍读学士。”

宋应星却摇头说道:“微臣自认为不如孙奇逢多矣,陛下不如封他为翰林学士,改封微臣为翰林侍读学士。”

瞧着宋应星居然甘居末位,朱由检心中的好奇之意更盛了,说道:“那就依你所言,封他为翰林学士。”

“那微臣这就回去写信了!”宋应星拱手就准备走了。

朱由检微微点头,补充了一句,“你所写的天工开物,朕也看过了,确实是一本治国良书,也加入国子监的课程中吧!明年春闱也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