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春秋生存指南 > 第361章 吴国要搞事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为国君者,谁没有一点傲气?

哪怕不是个人骄傲自满,为了国家总该凡事表现得矜持一些,看上去也就必定会显露傲气的一面。

再则,即便没有傲气,人总该是有自尊的吧?普通人都难以放下自尊,何况是贵为一国之君的人呢。

要等勾践意识到情况有多么艰难或危险,旁人再给予心理建设,明白不将尊严放在地上随人践踏,很难让吴君夫差放松警惕放之归国,届时才会彻底放下尊严。

“没有范蠡在旁侍奉和劝说,勾践还能够那么快妥协吗?”智宵心想。

现在范蠡在给智氏效力,人在秦国那边刺探情报,没有投效越国并随同勾践到吴国当奴隶。

根据智宵所知,越国执政文种已经挑选好美人在进行培训,等待那些美人技艺学成就要玩一手美人计。

所以,没有了施夷光和郑旦,会有另外的人取代,多少是属于“大势不改,小势可逆”这么一回事了。

赵鞅又说了一些话。

感觉极其丢脸的勾践却是没有搭腔。

堂堂的一国之君,落魄到成为奴隶,再没有自尊心的人都受不了。

其实,勾践也一度风光过,率军击败了吴国先君阖闾,还让吴国先君阖闾归途中伤重而亡。

当时的勾践显得极其意气风发,认定吴国不是越国的对手,越国的崛起就在眼前。

哪能想到只是两年不到的时间,再次意气风发率军出兵的勾践会战败,还败得很快很惨,连自己这么一个一国之君都被俘虏了呢。

“烦请告知吴君,鞅与宵在此等候。”赵鞅不可能现在过去谒见吴君夫差。

再向前一步,不就是等于晋国妥协了吗?

赵鞅或智宵代表个人或许会视情况做出妥协,到了代表国家的层次不可能在“礼”上面做出任何妥协。

曾经是一国之君的勾践不是什么普通人,哪能不知道国家与国家的相处模式,沉默着点了点头,转身迈步离去。

“吴国无有持正,越国亦是不堪。东南之国皆如此类?果是百越之风!”赵鞅看不惯吴君夫差那么对待越君勾践,同时也瞧不起甘愿当奴隶的勾践其人。

无论怎么样都是一国之君,怎么能够那样对待?

同样,作为一国之君那样受辱,有点尊严都该自戕而死,用死来扞卫自己和国家的尊严,也是亲征战败后的一种赎罪。

要是在中原,国与国进行交战,哪怕是用误杀的方式干掉一国之君,有点脑子的君主都不会去俘虏敌国君主。能俘虏也会讲几句漂亮话,再选择当场放走。

中原的诸侯为什么会那么选?他们只是明白该保证君权的神圣,更加清楚俘虏一国之君无法带来好处,抓了之后好吃好喝招待得不到感谢,稍微不注意还要惹来敌国的同仇敌忾。这等买卖还怎么做嘛!

所以了,赵鞅以中原人的思维,直接抨击吴国君臣脑子有问题,鄙视勾践没有为君者的尊严和自觉。

智宵不想说话。

如果非要说点什么,智宵只能说因地而异,每一个地方的人都有自己的思维和风俗。

谁让晋国是霸主国呢?以赵鞅作为晋国元戎的身份,确确实实够资格对吴国和越国做点评。

可惜的是没有史官在场,要不然史官将赵鞅那句话记录进史书,后人就能知道历史见证者之一的赵鞅对吴君夫差和越君勾践的看法了。

不是对峙的对峙仍在继续。

一直光站着也不是个事,对吧?

赵鞅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跟智宵进行交流,一开始的话题是天下局势。

话题那么高端?

智宵怎么会不了解天下局势,问题是为什么要泄露给赵鞅知晓?

在关于天下局势的讨论上,智宵只提到两点。

其一,中山国是晋国的一根刺,哪怕无法拔掉,一定不能让中山国有发展壮大的机会。

第二,吴国的确已经崛起,并且坚定地想要挑战晋国,取代晋国成为天下霸主。只是,吴国不会马上火急火燎地对晋国发动战争,他们需要先取得一个前进基地,必然选择先对齐国开刀。

上述两点其实有战略眼光的人都能够看得出来,智宵提出来不算是一种预言。

赵鞅在智宵所提出来的观点之后,讲述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封锁中山国容易,可是想灭掉中山国太难。

晋国能做的就是将中山国围堵在山区之内,进行封锁的同时,不使狄人有出山开展农耕的环境,极力限制中山国在国力上的增涨。

关于吴国方面,晋国暂时没有余力出兵南下,应该适当地对齐国采取一些放宽政策,乃至于晋国适当地支持一下齐国,让齐国君臣坚定信心去与吴国进行对抗。

赵鞅比较突然地问道:“吴君可有放归勾践之可能?”

仅是从称呼来看,智宵立刻能够清楚赵鞅对勾践有多么鄙视了。

“姬姓立国以来,杀一国之君此事不常有。”智宵只能这么回答。

赵鞅点了点头,沉吟了一小会,笑着说道:“我观勾践仍有壮志。若勾践侥幸得以归国,吴国将覆灭其手。”

换作其他君主遭受这等耻辱,早就自杀来保证尊严了。

现在的情况是勾践忍下了所有屈辱,仍然能看出有一国之君的矜持,一定是心中感到不甘心,谋图日后报复啊!

如果勾践真的是一个贪生怕死之辈,真正怕死的人可以从表象观察出来,会显现在日常的面貌之上。

变成奴隶的勾践脸上看不到污垢,能够看出尽力在维持一国之君的气度。

等哪天勾践不在乎浑身脏兮兮,谁大声说话都能被吓得浑身一哆嗦,演技的展现上虽然有些浮夸,起码已经进入到该有的角色演绎了。

他们突然间看到吴国队伍那边有动静。

一串串的军令被下达,吴军来了个原地转身,向着旁边的一处平原开去。

这是要干什么?

赵鞅发出了一声冷哼,上了战车,说道:“夺执牛耳者之位,意图昭然若揭!”

智宵对春秋时期的礼仪规范早就了然于胸,自然懂得在闹哪一出。

晋国这边因为是东道主的关系,需要派人迎接吴国的队伍,说白了也是在定下尊卑顺序。

吴国那边拒绝接受招待,展现的意思是不想成为客人,要当这一次会盟的主人。

今天发生的事情被很多人见证,在列国看来算是吴君夫差履行了自己的豪言壮语,果然要对晋国的霸权发起挑战。

在得知消息之后。

齐国君臣最为高兴,他们愿意看到晋国丢了面子,也认为有机会得到晋国的帮助用在与吴国的对抗上。

鲁国、卫国、郑国、等等诸侯国看热闹的同时,不免要担忧一旦争霸战争开打,晋国又该怎么剥削他们了。

赵鞅与智宵回去向晋君午复命。

晋君午在了解情况过后,没有责难赵鞅或智宵,相反肯定了两位卿大夫坚持的正确。

同样在场的韩不信、魏侈、智申、魏驹、赵毋恤和韩庚,以及其余的贵族,他们要么沉默不语,要不然就是痛骂吴国的所作所为。

“若是吴君果然做夺位之举,诸位以为如何应对?”晋君午问道。

历史重演了啊!

只不过,在吴君寿梦的时代,吴国很快认清与晋国的差距,舍得脸皮认错。

当时,中原列国也知道吴国是一个调皮的孩子,才不会有人跟吴国较真。

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

吴国或许仍旧是一个调皮的孩子,可是这个孩子已经长大,看上去还浑身的腱子肉。

刚刚历经内战的晋国怎么样?

晋国内部显得矛盾重重是长久累积下来的事情,几个卿位家族看上去也没有祖先的气度,愿意在面对外部威胁之下互相妥协,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那么一看,晋国有成年人该有的强壮,但是有着浑身的伤痛。

一个看似健壮小伙要对浑身伤痛的成年人发起挑战,到底是成年一拳将小伙撂倒,还是小伙会乱拳打死老师傅?

面对晋君午的提问,老一辈做出了沉吟的姿态,小一辈有了表现的机会。

魏驹一脸坚毅地说道:“挥兵击之!”

赵毋恤面无表情地说道:“交好齐国,使之为前锋。”

韩庚本来想说话,话到嘴边被重新咽了回去。

智宵一直在微笑,保持微笑就行了。

大家那么严肃,有那么一个人在笑,着实是很显眼啊!

晋君午就看向智宵,多少有些责怪地问道:“下军将为何发笑?”

智宵行了一礼,说道:“此事易耳!若吴君果真欲执牛耳,君上乃姬姓之长,为‘伯’也!”

用得着多说什么吗?

付诸武力,直接开干,以胜负定论啊!

赵鞅也就看了赵毋恤一眼,心想:“利用齐国来对付吴国当然正确,可是缺了霸主该有的霸气。与智宵、魏驹一比,毋恤缺乏强者该有的自信与气度啊!”

以为晋人是怎么将霸主地位夺来的?并不是靠一张嘴巴,也不是依靠什么蒙荫,更没有依赖盟友。

晋人就该是不服就干,哪天失去了这种剽悍,其实就是真的衰弱不堪了。

晋君午霍地站起来,环顾众人一眼,做出了抬头挺胸的姿态,说道:“我为姬姓之长,乃‘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