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带着两千多的天子卫队,就敢搅乱一国都城,还杀入到了王国,活捉他国君主。像这样的惊人之举,他连想都未曾敢想过。然而眼前这位尊贵无比的人物,不仅成功地付诸实践,而且竟然还能够毫发无损地全身而退。
就算眼前这位皇帝此生再无作为,单凭此举,足以在大汉王朝帝王史上留下极为浓重且绚烂的一笔,后世子孙怕是很难超越。
至于跟随皇帝共同缔造出如此惊天动地壮举的天子卫队,在此番激战之后,其威名瞬间如野火燎原般迅速传播开来。一时之间,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南方亦或北方的各个国家,无一不知晓大汉皇帝麾下竟有这样一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精锐之师!
各国君主以及权贵都对这支神秘而强大的卫队充满敬畏与好奇,纷纷派出使者试图打探更多关于天子卫队的情报。甚至一些弱小的国度开始重新考虑与大汉帝国示好结交的选择,以求能得到大汉皇帝的庇护和支持。
可以说秦狄不经意的举动,再一次证明闪电突袭战是可行的战术。不仅重创了突厥朝堂,更使得大汉帝国的声威远扬四海,令天下人为之瞩目。
当然了,凡事都有利有弊。他的这番举动确实对一些国家起到了威慑作用,尤其是那些君主权贵们,害怕一觉醒来,大汉皇帝的天子卫队就站在床头。
对于那些铁了心要与大汉为敌的国家来说,秦狄此举反倒让他们变得更加团结,将汉朝彻底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同仇敌忾的联合起来。
听到李存孝的这番话,秦狄摆了摆手,淡然道:“此不过是朕突发奇想顺势而为,亦是险中求胜。当时朕若不这么做,可能现在早就死在了那些杀入益州的突厥铁骑手中,自保而已。”
话说到这里的时候,只见他那原本就深邃的眼眸之中突然闪过了一道精光,再次开口说道:“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突厥人的铁骑的确相当厉害的!他们在战场上纵横驰骋,冲锋陷阵时所展现出来的那种气势和速度,简直可以说是无人能及,其战斗力之彪悍程度也令人刮目相看。”
“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突厥铁骑也是有很大弊端存在的。他们最吃亏的地方,就是手中所持有的兵刃以及身上穿戴的铠甲,远远比不上我朝大军的配备。倘若要是能够给这些突厥士兵们全都配备上咱们军中所用的那些精良装备,那么毫无疑问,这支军队必将成为一支所向披靡、攻无不克的威猛雄师!”
李存孝闻言,当即明白了皇帝心中所想。开口道:“陛下大可放心,臣返回军中后就着手准备,吸取突厥铁骑所长,最多三个月,便可组建出一支独属于我朝的大汉铁骑。”
秦狄颔首,道:“果然还是爱卿最懂朕的心思,目前益州境内的突厥铁骑,是突厥国少有的精锐。朕前几日闻言,莫厝在他们手中吃了大亏,这样的精锐哪怕只有三分之一投效我朝,朕便可轻而易举的再次反杀突厥。”
李存孝忙道:“此事并不难,臣可即刻派人传令给莫厝将军,以招降为主,定能招揽部分突厥兵勇效忠陛下。”
面对这个中规中矩的办法,秦狄缓缓摇头,若有所思的说道:“这个办法奏效甚慢,即便招揽到我朝军中,让他们去攻打突厥,想必心中仍会有些隔阂。对了,朕记得数月前曾给你下达一道押送阿史那库鲁的密旨,他现在人在何处?”
皇帝询问声落下,李存孝当即答道:“臣来此之前特意询问过此事,他们已经在路上,不过行走路线有些偏差,他们是奔着北宁方向而行。臣来辽源时派信使去传达了命令,命其前往辽源,预计再有三五日便可抵达。”
秦狄:“好啊!这么久,他总算来了。哼,朕倒要看看这个百万联军的主帅,究竟是个何许人也!”
李存孝笑了笑,缓言道:“对突厥人来说,他可能是个人物,在陛下面前,此人不过是个年逾花甲的败军之将罢了。”
秦狄听闻此言后,脸上并未流露出丝毫轻蔑之意,反而是神色愈发凝重地望向李存孝,直言道:“虽说这阿史那库鲁是败军之将,亦不可轻视,阿史那家族在突厥境内还是很有势力的。有一件事朕忘了告知于你,阿史那家族唯一传人阿史那云裳,现在是朕的妃子。朕已委她以重任,任命她为突厥的兵马元帅,并让她暂且留守在了突厥战场之上。”
听到此处,李存孝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心中暗自惊讶不已。
他稍稍怔愣片刻之后,方才回过神来,连忙拱手贺喜道:“哎呀……竟然还有如此喜事,臣还尚不知情。既然陛下您能将这位娘娘留在突厥独当一面,足见娘娘必定是个文武双全且智勇过人的奇女子!”
秦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阿史那云裳的模样,嘴角不经意上扬,开口道:“倒也没有你说的这般夸张,寻常女子而已。只是身为阿史那家族的嫡传,又是突厥的一位公主,多少有些威望而已。有她在,可安抚那些突厥归降的兵卒。”
李存孝点点头,“陛下圣明,臣以为此举甚妙。有娘娘坐镇突厥,再派人暗中拉拢突厥各部,定会瓦解突厥朝廷与各部落之间的平衡。陛下,那阿史那库鲁到来之后,您打算如何处置?”
秦狄负手而立,踱步走了几圈,目光看向李存孝:“朕欲劝其归降,让他说服突厥国内部放弃抵抗。你之前可曾对他劝降过吗,他是什么反应?”
李存孝思索片刻,直言不讳的说道:“陛下,当初刚刚擒获他的时候,臣的确试图劝降他归顺我朝。可此人油盐不进,威逼利诱皆无济于事,后来战事吃惊,臣便一直将他关押军中。恕臣直言,此人颇为固执,对突厥皇室忠心耿耿,劝降恐非易事。”
秦狄微微一笑,胸有成竹的说道:“无妨,朕自有办法。他既为一军主帅,战败被俘,想必心中也有诸多不甘,情理之中。只要他肯归降,在益州的突厥敌军可不战而溃。”
将皇帝说的如此自信,李存孝也不便多言,附和道:“陛下宽宏大量,但愿他能识时务。”
君臣二人畅谈到半夜,秦狄对下一阶段的作战安排做出了明确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