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云璋眉头皱了起来,“沈卿这是什么意思?”
“微臣……自然不敢言说皇后娘娘之责,只是皇后为国母,也有忧虑百姓之责,若是请皇后娘娘再离宫回夷陵,继续为国祈福,倒是有可能挽救夷陵的百姓,让他们免于洪涝之灾,还请皇上慎重考虑。”
沈廷峰说完便俯身叩首。
他心底有些打鼓,顶着谢云璋身上越来越重的压力,他的内襟也湿的很快。
可他没办法。
必须来谢云璋面前说这话。
谢云璋的右手拇指和食指一直在碾动,他仔细询问了沈廷峰灾情之事,又宣了司天监的人。
整整一上午他都没有出过勤政殿。
姜忠送诸位朝臣出殿门的时候,瞧见他们都是一脑门的汗。
他心里压力也更大了。
这究竟是怎么了,皇上会如此低气压的生气?
他转身回了勤政殿伺候。
谢云璋面前的茶已经凉了,碧色的茶汤已经泛出了陈旧的黄,口味定然也苦涩了。
姜忠正犹豫要不要叫绿筠来换茶,谢云璋突然出声:
“姜忠,你觉得皇后还能再出宫祈福三年吗?”
姜忠瞪大眼,“这……”
大概是不能了吧?
谁家皇后也没这么干过吧?
上次离宫,便是为了天象一事,才派皇后出宫祈福。
这才回来没多久,又让她走?
姜忠不怎么待见皇后的人,都觉得这样有点过分了。
但他记得,向谢云璋提出这件事的人跟三年前是同一个。
都是皇后的父亲,沈廷峰沈大人啊。
谢云璋又叫了崔扶砚和钟之祥进宫来。
正阳宫中。
沈凝坐在西偏殿里看书写书,春熙伺候完茶水便退下了,这两日新来沈凝身边伺候笔墨的,是个宫中不起眼的小宫女,名字都是皇后娘娘刚赐的。
叫十七。
十七长相普普通通,丢在一堆貌美出众的宫女之中,连头发丝都找不到。
可她自正阳宫上下都被拉去教训了一顿之后,便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了沈凝的面前。
她是玄静大师留给沈凝的暗探,蛰伏了七年,直到察觉沈凝有想离宫的念头,才出现在她面前。
当时沈凝并不相信她,可她身上有玄静大师的遗物,半块红鱼玉佩。
另外半块,是玄静大师送她入宫前给她的,说能保她平安,自由,按自己所想生活。
如今有了十七,帮她理通宫内外,她确实多了助力,能够替自己再次谋划,如何出宫,奔向自由。
十七替沈凝研磨,也告诉她打探到的消息。
“沈大人已经向皇上提出,让娘娘您再离宫祈福,这次也许不止三年,娘娘离宫后,便可自由。”
沈凝用笔尖蘸了蘸墨,“你搜集到沈家在本宫入宫前迫害本宫的证据,本宫那位素来重清誉家风的父亲,自然不会让消息传出去,所以他会尽力去办这件事,而且为了他最爱的女儿在宫中过的安稳,他也不想让本宫继续在宫中做皇后了。”
她能够再次出宫祈福,沈歆玥虽然不能登后位,却也少了钳制,可以独大宫中。
而她离宫后,亦不必再为宫内事情操心。
保住了谢锦奕的皇嫡子之位,她又能在夷陵待着,远离谢云璋,做自己想做的事,实在一举两得。
这是她目前能想到最好的办法。
也是多亏了师父。
她老人家心疼她这么多年,离世之前,也为她做了这么多打算,给她留了条后路。
沈凝铺开自己所写的,这是她观测夷陵暴雨天象所得出的结论,还附上了她写的救灾之法。
这些都会让十七交给崔扶砚,他会让谢云璋知道,那位‘奇女子’有多强的能力。
谢云璋不救她出‘火坑’,她却还要借助这个身份,继续为国效力。
崔扶砚将沈凝交给他的书信,转呈给了谢云璋,谢云璋知道他还不肯放弃,可他也识趣的没有再提出,要他帮此女子和离的话。
谢云璋看完这些书信,深深认可此女的能力,他把赏赐给了崔扶砚,让他自己转交给那位姑娘。
“有为国效力之能,可惜她无法挣扎出府,这是外人帮不了她的。”
谢云璋嗓音平淡。
他其实一直很好奇,究竟是谁家,是什么样的女人,能有这般才能,能说得动崔扶砚为她做事。
他甚至还派探子去跟踪过崔扶砚。
可都没个结果。
崔扶砚也未曾多说,他只道,“但愿此人能得她所求,为国效力。”
谢云璋挥手让他退下了。
姜忠唤了绿筠来奉茶,看着谢云璋阴晴不定的脸色,他不敢轻易说话。
但谢云璋问他,“你以为,崔扶砚会喜欢什么样的女子?”
“这……”
姜忠又想当个哑巴了。
崔扶砚只娶过一位妻子啊,现在不是搁您后宫里做着贵妃吗?
谢云璋斜了他一眼,“他不喜欢歆玥。”
当初是他先倾心于歆玥,却看到了歆玥对崔扶砚的倾心,他怕她求而不得难过,才促成了她和崔扶砚的婚事。
可他没想到他会待她这么不好。
当初为了促成这门婚事,他看了司天监对沈凝命格的批示,也娶了她入宫为后。
一切都是他在决定,他愧对歆玥,所以把她接入宫中,照顾三年,册为贵妃。
那沈凝呢?
她当初可甘愿入宫?
这个问题,谢云璋现在才想起来思考一下。
沈凝并不知道谢云璋现在在想什么,只是她得知谢云璋的旨意,跪在正阳宫里接旨的时候,整个人都是愣住的。
姜忠宣旨完已经有一会儿了,他看着跪在面前,呆怔不知所以,没有想接旨,倒是蕴出了一抹怒意的皇后,眼神复杂。
“皇后娘娘,皇上的旨意,带您一起南巡,去夷陵体察灾情,为国祈福,您是不是……应该先谢恩?”
沈凝顾不上谢恩,“皇上为何会这么决定?”
姜忠更不知所以了,“这皇上的决定,天下间谁人敢质问?”
反了天了?
乖乖接旨,老老实实谢恩,然后听话行事不就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