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远别离 > 第10章 莫问青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怎么可能?有三个人进了镇国间?”莫汶难以置信。

这是鸿溪公传来的消息,所有以“文”为答案的,都被分配到了第二等的藏经阁空间,而有三个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进入了最高规格的“镇国间”。

九皇子奕正,答案为“法”。

天城,答案为“道”。

奕离,答案为“人”。

其实文帝并不在乎你的答案是否一定正确,他要的,只是少年人自己的答案,而非为了讨好他,简单的一个“文”字。

鸿溪公身为当代莫家家主,对于藏经阁有所感应,所以能够知晓分配情况。他的脸色并不好看,进入镇国间的三人都是宗室一方的,让他感到恼怒。

三人对在镇国间互相碰面也感到惊讶,但只是片刻,就相视而笑。

“哈哈哈,一想到这鸿溪莫老头此时的脸色,就让人忍不住大笑。”奕正拍手称快。

镇国间,顾名思义,在这里的都是镇国之法,汇聚百家之长而就,每一部都价值连城。

三人分开,奕正和天城迅速钻入经文的海洋中,而奕离则漫步其中,仔细感受。

经文是有自己独特的气息的。有些经文厚重敦实,有些则变化繁复,充满奥妙。

“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奕离略过这些旷世经文。他身怀混沌经、图纹骨、阿哞檀香玉修罗景,每一个都比这些经文超然。

“被收敛于此,大多已经臣服于这里的文气,失去了原本的锋锐。”奕离的感知很敏锐。

忽然,他看到了墙上的一副画像。

人们大多流连于存放经书的书架,却常常忽略墙上的画像。这画像上画着一个俊逸的男人,身着青色长袍,一手举觞饮酒,一手对月弹剑。

“真是洒脱啊。”奕离从中感到了锋锐。这幅画像竟然没有臣服于文气,依旧锋芒毕露。

他想到了一个传说,从前在书中读到,还以为那只是一个传说。

颉朝盛世,有一位独行侠,与皇族同宗,却寄情山水。他喜爱饮酒,也精于剑道,吟诗作画,放荡不羁。

当时人称他为“诗剑豪”,而他的名字,就这么大咧咧地刻在他的宝剑之上,让每一个死在他手中的人知晓。

“莫问青冥。”

奕离道出画像中人的名字,明明没有风,画像似乎飘扬了起来,画中的酒液和剑影都在荡漾。

画纸翻飞起来,从一张变成了无数张,画中场景也随翻动变化了起来,看得奕离是目眩神迷。

巨大到无边的月亮破开湖面升起,无数的瀑布垂落下来,伴随着清辉凝聚成一片又一片楼阁。

转眼间,又是上冲云雾、左右无际的高山,风吹山林激起绿色的海啸,有仙人踏波而来,斩开日月的界限。

看着这些隐藏在人像之后的图画,奕离感到自己的心胸前所未有地开阔,好像能装载下这天地间所有的意境。

“这就是莫问青冥诗中刻画之景吗?”奕离感到由衷地佩服。他的心境和心胸都被这些景象洗礼着。

他似乎成为了莫问青冥的友人,伴随他游山玩水,又似乎只是个时空之外的旁观者,看他独自远行,偃仰啸歌。

莫问青冥成了颉王朝时代的大名人,修炼者为他的心胸境界折服,从民间的歌姬,到宫廷的乐师,都以唱诵他的诗歌为荣。

“谁能超然世俗外,与我共悲欢?”

枫树下,月光里,莫问青冥执笔挥毫,一副画像落成。画像中他一手举觞饮酒,一手对月弹剑。

剑上四字飘逸,“莫问青冥”。

他其实很孤独,因为他心中的天地太过广袤,却少有人烟。

“我在看,莫问青冥。”奕离心中道。

诗云天地壮阔,剑述人生苦海。

奕离看到了,奕离看到了莫问青冥的法,就蕴藏在这简单的图画中。花间酒、枫上月。

如果他没有与莫问青冥共鸣,没有体悟他的人生,他的心境与孤独,绝不可能看明白这一瞬间的风华。

花间酒,枫上月。

莫问青冥举杯,对月弹剑,刹那间巨大到无边的月亮破开湖面升起,无数的瀑布垂落下来,伴随着清辉凝聚成一片又一片楼阁,还有上冲云雾、左右无际的高山,风吹山林激起绿色的海啸,有仙人踏波而来,斩开日月的界限。

影子从酒液中走出,还荡漾着水波般的涟漪。

影子从月光下走出,还弥漫着月白色的清辉。

他们都和莫问青冥一般模样,此时共同举杯,如同宴会开幕,推杯换盏。鸿溪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花间酒,枫上月,对影成三人。”奕离震惊。这是何等的法,形单影孤,却盖下了整个盛世。

奕离就这么体悟着,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

花间酒热烈,枫上月清冷,一重水影,一重月影。

奕离一剑指下,酒波动,水影出,与奕离一般模样,只是周身荡漾着涟漪。

他又一剑指上,月光乱,月影出,也与奕离一般模样,只是浑身散发着清辉。

“还有本我,三人成行。”

奕离本体、水影、月影一起动了起来,水影剑意如酒,醇厚热烈,月影剑意如月,清冷孤高。

而奕离的本体,则兼而有之。

他其实从图画中感悟了三种不同的剑技:花间酒,枫上月,对影成三人,能分而使用,也能融于一炉。

奕离仿佛身处于莫问青冥构造的图画世界,随着他的操练,图画也逐渐黯淡。莫问青冥遗留下来的力量要走向枯竭。

“喂?你怎么傻站在这呢?”回过神来,有人弹了弹他的后脑勺,奕离回头一看,正是天城。

“我在感悟呢,欸......”奕离才发现,自己对着的墙壁空空如也。

若不是心中已经留下了法,他都要怀疑刚刚的一切是不是梦境。

“藏经阁要关闭了。”奕正走过来。求得经文后,他的气质有所变化,更加沉稳了。

看来奕离参悟莫问青冥的道,所花的时间不短。

看来天城和奕正都收获不小,奕离点点头。他虽没有参悟到那些世俗大经、泛用战技,却得到了在他看来最珍贵的传承。

莫问青冥,就是那场盛世本身!

乌光闪,他们被传送出藏经阁。奕离在虚空中回头,仿佛看见文帝坐在黑黝黝的经国碑前,看着莫问青冥在碑上刻下惊天动地的诗文,释然一笑。

鸿溪城内,鸿溪公脸上看不出神情,莫汶、晏尹等的脸色阴沉着,他们居然不能进入镇国间,错失了最好的经文。

鸿溪公纵然不满,也不好多说什么,毕竟那是先祖文帝的选择。如今莫家的一切,都立足在古代颉王朝的底蕴之上,有很多规则他不能违背。

“得留点心思,多做点文章了啊......”他暗中冷笑一声,拂袖离去。众人启程,返回长偃。

归途中,一则来自北方的消息,如同惊雷般炸开。

奕国靖海君奕忱败在了北国昭陵君北风手中,士气大损,奕国在士族强烈谏言下,决定主动求和。

北国提出,奕国当在支付战争赔款的同时,在宗室子弟佼佼者中选出一位,作为质子前往北国。

北国列出的名单中,赫然是奕旸、奕正、奕离三个名字!

“父皇定然不会让奕旸那家伙成为质子......”奕正看到名单后,也是一阵心烦意乱,“王国止战,遣送质子,敌国定然不会给那质子任何资源......”

“成为质子,基本就废了前途。”奕离道,“求和是士族的主意,士族想要削弱宗室的未来力量。”

长偃城门前,早有百官和北国使者等候,奕离观察后,没有发现孔雀王府的人。

“被奕皇软禁了吗?看来奕皇的心思,我也知道了。”奕离低声叹了口气。

城门前一片肃穆,奕离、奕正和莫汶等人下车,从莫汶、晏尹的眼神中,奕离看到了一丝幸灾乐祸。

“你不能去。”奕正拉住奕离,“这对你不公平。我是直系皇血的继承人,依照惯例,我才应成为质子。”

奕离摇了摇头。在奕皇这么明显的举动下,奕正依旧站出来,已经让他十分感动。

士族畏惧他的天赋,肯定是士族告知了北国他战胜奕旸、进入藏经阁的事迹,要借北国之手压制他。

“你哥哥不是能胜任大位的人。你要留下,与他竞争。”奕离故作轻松,“北国这么看重我,我也得给他们面子啊。”

天城依旧留在车上,这么大阵仗,这么多人,她不愿接触,只是透着车帘看着外面的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