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一鹤一听瓮中捉鳖,顿时瞪大了眼睛,惊讶地半天没合拢嘴巴。
“你这毒计果然狠毒。”忽然,他意识自己到说错话了。
于是改口道:“哦不,你看我这臭嘴,是妙计,是妙计。”
李福猷一听瓮中捉鳖,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他拍了拍李超琼的肩头赞叹道:“好,我儿果然熟读兵书,就这么干!”
李福猷大胜一场,为防止走漏消息。
他没有第一时间将获胜的消息传给石镇清,而是趁热打铁,准备夜袭重庆。
李福猷一边让大军充分休息,一边在长江上追杀逃走的清军。
入夜后,李福猷派李超琼封锁了江面。
在朝天门码头停泊的清军巡逻小船也都陆续熄了灯。
此刻的重庆城内,守城的五千清军听说唐炯战败的消息,全都人心惶惶,无心守城。
在重庆巍峨的城墙上,副将赵春正俯瞰着朝天门码头前江面上的动静。
就在刚刚,他下令出动搜寻唐炯的士兵们全都缩回城内。
他朝着身边的一位亲兵头目问道:“还没有唐将军和钱将军的消息吗?”
亲兵头目摇头道:“还没有,我派出去搜寻的那艘渔船还没有回来。兴许……”
“是啊,唐将军战败,现在还未归,恐怕是凶多吉少啊。”
头目惊恐地问道:“赵将军,你看重庆城还能……还能守得住吗?”
赵春叹了一口气。
他望着暮色中的长江江面。半天未发一言。
片刻后,他才继续说道:“在唐将军临出发前,他告诉我务必死守重庆,因为新任重庆知府吴镐今明两天就要带兵到了。”
亲兵头目喜出望外。
“这么说咱们有援军了?”
赵春点了点头,他握紧腰间的长剑。
“唐将军吃了败仗,生死未卜,要做好随时出征接应的准备,另外也要防止长毛夜袭。明白吗?”
“遵命。”亲兵头目重重地点了点头。
赵春看着亲兵头目去安抚守城士兵,这才去另一处城墙查岗去了。
此刻,长江江面氤氲缭绕,李福猷携带大军顺流而下,兵分三路直奔重庆而来。
行进到江心之后,带队前锋的李文彩突然变换了旗号。
将旗帜改成了清军的唐字旗,二十余艘大小船只也将炮口遮住。
不少士兵的妆容也改成了清军服饰。
这二十余艘船只迅速划向朝天门码头。
李文彩此刻正隐藏在这股伪装的军队中。
在距离朝天门码头三十多米的城墙上,守夜的清兵很快发现了他们。
清军亲兵头目张望了一阵,因为黑夜笼罩,又无月光,他并没有看清来人。
在灰暗的灯笼下,他终于看到那面熟悉的唐字大旗。
清兵头目探着头询问道:“来人可是唐将军人马?”
但是船上的人并未答话,而是朝着岸上蜂拥而来。
清兵头目马上让人通知了副将赵春。
同时大声问道:“来人上前一步说话,不然我要放炮、射箭了。”
等到太平军都登上岸以后,清军头目继续大声呵斥。
同时一摆手,数十门大炮迅速上膛,百余名弓弩手也蓄势待发。
就在此刻,上岸的人群现出一个衣衫褴褛的文士来。
此人正是军事赞划宋一鹤。
宋一鹤边跑边扯着公鸭嗓子喊道:“别打炮,我是宋一鹤。唐将军受伤了,快开门,长毛在后面杀上来了。”
话音刚落,江面上一颗颗炮弹如流星般砸落,随即在大小船只四周砸落下来,瞬间就卷起滔天巨浪。
但是这些炮弹无一不是失了准头,都是在登岸人马的身边掠过。
等到宋一鹤走到城墙十五米远的距离后。
守城的头目终于看清了他。
但是他并没有第一时间看到唐炯,不免疑心宋一鹤可能叛变。
宋一鹤则一摆手。
立刻有两人抬着门板。
将打成重伤的唐炯抬了过来。
唐炯抬起头刚要支支吾吾阻止开城门。无奈舌头被割去,无法发出声音。
宋一鹤一把将唐炯给按了下去。
在微弱的灯光下。
守城头目并没有看的十分清晰。
但是他生怕万一是唐炯逃回来,怪罪自己不开门,自己吃罪不起恐怕就要掉脑袋。
因此他大手一挥。
大喊道:“快开城门,先将唐将军和身后的二百人迎回,其他人等赵将军来了再放。”
守城头目显然留了一手。
片刻后,大门的吊桥徐徐放下。
宋一鹤一招呼。
太平军人马迅速蜂拥而入。
李文彩刚刚穿过门洞,就将身上的衣帽全都扯掉。
露出里面的太平军甲胄。
他呼喝一声,率先将守卫的头目砍死。
接着三下五除二将二十余名清军悉数斩杀。
随即旋风般带着人马杀向城墙。
等到清军守将赵春来到后。
发现城门已经失守。
顿时气的一剑捅死了小头目。
他将剑锋一指。
口中喊道:“随我杀长毛。”
李文彩杀散企图阻挡的清军。
很快就带人冲上了城墙。
城墙上正要放炮的士兵们顿时慌了手脚。
本来打算朝着李福猷的后军发炮,也被打断下来。
李文彩大喝道:“放下武器,投降不杀。”
那些士兵们被吓破了胆。没命地朝后方逃去。
赵春被自己的士兵冲撞,队伍马上乱了起来。
他看到大势已去,也要趁乱逃走。
却不料太平军嗖嗖两箭射来。
直接贯穿了他的心脏,当场咽了气。
等到李福猷带后军进入重庆城后。
迅速占领了重要街口和府台衙门。
黎明后,李文彩才将清军清理完毕。
他押解着三千多清军俘虏走街串巷。
这些清军俘虏们都跪倒在府衙门口,队伍一直延续到长街末尾。
俘虏们早已经吓得尿了裤子。
李文彩将入城的情况跟李福猷简短做了汇报后。
李福猷从府衙内走了出来。
他看着这些清军精锐,一想到这些人曾经杀了他不少好兄弟,就恨得牙根痒痒。
不免杀心大气。
宋一鹤急忙走上前去,他面带笑容凑上前去劝道:“将军,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倘若杀了这些俘虏,会让将军背上嗜杀的恶名,老百姓也会敬而远之。对咱们太平军产生畏惧之心。”
李福猷看着宋一鹤,又想到石镇清的招揽之策。
他冰冷的脸色马上变得神色和缓。
随即点头道:“好吧,要不是翼王仁政,你们今日人头必落地。”
那些俘虏听后。
都感激涕零:“多谢翼王,多谢李将军不杀之恩。”
李福猷接着说道:“昔日你们助纣为虐,与太平军为敌,我既往不咎,但是从今以后,你们要痛改前非,倘若再加入清狗军队,我定然杀无赦。另外,有愿意加入太平军的,我随时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