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李隆基的纨绔皇孙 > 第112章 魔王出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隆基不知道自己睡了多久,当他醒过来的时候身边只有高力士一个人在抹眼泪。

李隆基轻声喊道:“力士!”

高力士看到李隆基醒过来大喜连忙说道:“陛下!您可醒了!吓死老奴了!”

高力士说着又抹起了眼泪。

李隆基吐了一口浊气说道:“玉环呢?”

高力士一听吞吞吐吐地说道:“陛……陛……陛下,娘……娘……娘娘她……。”

李隆基突然醒悟过来轻声说道:“是了……是了……送走了吗?”

高力士小声说道:“陛下放心就是陈玄礼将军亲自安排的!”

“嗯!那就好!那就好!”

李隆基说着想挣扎着起来,高力士连忙上前将李隆基扶了起来。

李隆基坐直身体然后又叹了一口气说道:“一切都是朕的错啊!才酿成今日之巨祸!”

“陛下切莫责怪自己,是我们都被安禄山骗了!安禄山这贼子忘恩负义!辜负皇恩……。”

李隆基悔恨地说道:“力士!你就别安慰我了!都是我老糊涂了啊!”

高力士劝慰到:“陛下!五胡乱华比之安禄山更甚,最后还不是回归正统,安禄山只不过一异族败类!岂能夺我正统社稷!”

李隆基摇了摇头说道:“江淮安稳!安禄山不足为惧!但是江淮不稳恐怕真的要出大事啊!”

高力士沉思了一下“噗通”跪在李隆基面前说道:“老奴斗胆直言!安禄山此时只不过占了半片江淮之地,但是我们还有楚河、伊犁河流域,我们还有河中地区,甚至大食、天竺,只要陛下下旨让小唐王回中原!安禄山不足为惧!”

李隆基沉思半晌默默地说道:“他胸中有沟壑、有野心,但是小唐王行事偏激,不为天下门阀士大夫所容,我只怕他回来内部会先乱起来啊!”

高力士继续劝道:“就算现在小唐王不回来,将来我们和安禄山拼的两败俱伤的时候小唐王一样会回来,与其把大唐折腾的奄奄一息,不如趁现在将其召回,肉烂也只能烂锅里,岂容异族染指。”

李隆基还是下不了决心说道:“你容我再想想吧!”

就在高力士想继续劝说的时候,陈玄礼急匆匆的从外面进来说道:“陛下!臣抓到了一自称李林甫家奴的人!他说他有李林甫遗物要面呈陛下!”

李隆基和高力士听陈玄礼说完吃了一惊。

高力士说道:“陈将军将东西呈来就是!”

陈玄礼说道:“那家奴说家中先人有遗言,必须将遗物亲手交给陛下才行!臣不敢专断!只能来请示陛下”

李隆基随即说道:“把人带进来!”

“遵命!”

不一会一个神情慌张、蓬头垢面,手里紧紧抱着一个小箱子的乞丐被带了进来。

乞丐似乎认得李隆基,看到李隆基后乞丐连忙跪在了李隆基面前说道:“草民李顺拜见陛下!”

李隆基说道:“起来吧!”

“谢陛下!”

“朕听陈玄礼将军说你有李林甫的遗物要呈给朕?”

李顺说着举起小箱子说道:“陛下!草民乃是李林甫老管家李宏的远房堂侄!李林甫去世之前伯父带着此物离开李府到凤翔,伯父去年病逝就将此物交于草民,说将来如果天下大乱一定将此物呈于陛下!”

李隆基听完眉头一皱伸手就要接,这时陈玄礼连忙说道:“陛下!让臣来吧!”

李隆基于是点了点头。

陈玄礼接过小木箱子检查了一下,然后将小箱子打开发现里面放了一个用公布包裹的物品,陈玄礼打开红布发现里面是一本奏章,陈玄礼手拿着奏章不知道是否该打开看下。

李隆基说道:“给我吧!我了解李林甫!”

陈玄礼听李隆基如此说于是恭敬的将奏章递给了李隆基。

李隆基打开奏章发现奏章是用血写的,只有很少的几个字:陛下!天下大乱臣有罪。然社稷之病已入骨髓,非药石所能医也,古人云:“大乱方能大兴”。小唐王少年英才,胸有沟壑,坐拥楚河、伊犁流域,控河中、大食、天竺,定能扭转乾坤,臣谏陛下决断。罪臣李林甫泣血叩拜!

李隆基看完久久不能平静,事情都能看透,但是做起来却千难万难。

李隆基看完将李林甫的血书递给高力士,高力士看完又递给陈玄礼。

李隆基等二人看完说道:“陈玄礼你有什么看法!”

陈玄礼说道:“陛下!朝堂之争历朝历代有之,李林甫排除异己既不能免俗!但是执政政策并无大错。”

“朕知道!朕想问你对他的策略有什么想法!”

陈玄礼沉思了一下说道:“太子可做太平之君,但乱世恐怕……。”

陈玄礼没有说完,但是李隆基已经知道了陈玄礼的意思。

李隆基悲痛地说道:“我大唐何时才能停止这骨肉相残啊?”

李隆基随后目光变得严厉说道:“高力士!传旨!太子李亨充天下兵马元帅,领朔方、河东、河北、平卢节度使,收复长安、洛阳。任命永王璘充山南东道(今湖北一带)、岭南、黔中(今贵州)、江南西道(今湖南)节度使,都江南军政。任命小唐王李倓安西、北庭节度使都护府大都督,回师平叛。”

“老奴遵命!”

李隆基圣旨一下立刻八百里加急传诏各地。而此时太子李亨在朔方留后杜鸿渐、六城水陆运使魏少游、节度判官崔漪、支度判官卢简金、盐池判官李涵等人拥戴下于灵武南楼登基为帝。

众人接到李隆基的圣旨时大惊,因为李隆基竟然把李倓这个混世魔王放出了牢笼。

最心慌的是李亨,自己好不容易做了皇帝!李倓一旦带大军进了中原必定站李隆基那边,李隆基有了李倓的支持自己岂不是成了篡位者。

李亨慌李亨手下的众臣更慌,李亨最多不做皇帝,但是他们这群人必然会以乱臣之罪处死。

一群投机者为了自己的利益聚到了一起。

李涵看了看愁眉苦脸的众人于是说道:“陛下依臣之见,陛下应该重新下一道圣旨,免去小唐王安西、北庭节度使及都护府大都督之职,并且不允许他率兵回中原!”

崔漪像看煞笔一样看着李涵说道:“小唐王手里有太上皇的诏书,如果他以我们是篡位者征讨我们怎么办?河西、陇右、精兵几乎损伤殆尽,你让我们怎么抵挡小唐国大军。”

李涵说道:“我们不是还有朔方郭子仪和浑释之的朔方军吗?”

崔漪说道:“据我所知小唐王的河中大军没有十万也有八万,再加上安西和北庭的大军,比安禄山的叛军还多,你怎么打?你用脸打吗?”

李涵被崔漪怼的受不了于是回怼道:“那你说怎么办!难道等着他回来挖我们的祖坟吗?”

李亨受不了争吵气的一脸苍白说道:“吵什么吵!都是你们非的逼着我做这个皇帝,我都说了让提前给太上皇说一下,你们不同意,现在好了骑虎难下,你们不想着解决办法只会在这里像泼妇一样吵吵嚷嚷。”

两人被李亨一顿数落立刻都不说话了。这时府渐鸿说道:“陛下!安西和北庭的态度很重要,我们何不派人去北庭和安西许下重利,让安西和北庭响应我们,只要安西和北庭响应我们,那么小唐王未必就不能进入中原了。”

其他人一听瞬间觉得这个主意不错,用安西和北庭挡住李倓,李倓不然不敢贸然出兵。

“不可!”就在众人沾沾自喜的时候一个人出现在了门外。

众人随着声音看向门口,当李亨看到来人时瞬间大喜,差点都哭了,发声的人正是自己的智囊李泌。

李亨从座位上起身,然后跌跌撞撞的跑到李泌跟前抓住李泌的衣袖说道:“李先生!你来的正是时候啊!”

李泌后退一步对着李亨自己拜说道:“臣李泌拜见陛下!”

李亨说道:“李先生就别搞这些虚礼了!先生为何反对杜舍人的策略?”

李泌说道:“安西和北庭同小唐王关系密切,安西、北庭和我们反而生疏,小唐王手里有太上皇的诏书,安西和北庭绝对会尊太上皇的诏书的,如果我们去拉拢不但会自取其辱,还会让小唐王对我们生敌意,最后甚至会撕破脸!”

众人一听长出了一口气。

李亨着急道:“那当如何总不能让倓儿进入中原吧!到时候岂不自乱阵脚。”

李泌微微笑了笑说道:“臣有一策可解陛下忧虑!”

李亨说道:“先生快说!”

李泌说道:“陛下承认太上皇的诏书!”

众人一听大惊。

李泌接着说道:“但是陛下可以再下一道诏书命令小唐国进攻吐蕃!”

李亨说道:“倓儿会遵从吗?”

“陛下放心!小唐王必然遵从!”

杜渐鸿说道:“可是李先生别忘了!我们少了安西和北庭的兵力恐怕对付不了叛军吧?”

“我们可以向小唐王借兵,同时也可以向回纥借兵,同时我们有江淮地区和蜀中的钱粮如何招不到兵马!”

李亨大喜说道:“善!”

李泌接着说道:“不过必须需要向太上皇上书,征得太上皇的同意才行!”

李亨皱着眉头说道:“这恐怕不好办吧”

李泌说道:“陛下!放心就是太上皇会同意的!”

756年八月李隆基收到了李亨登基为帝的消息,气的半天一声不吭,最后吐了一口浊气对高力士说道:“让江淮租庸使第五奇把钱粮给那逆子送去!”

高力士说道:“老奴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