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是改革悍将,在他治理之下,江河日下的大明王朝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可此刻,张居正又在何方?
依照前世记忆,这个时间线里,张居正理应还未出生!
但如今所处的这个大明王朝,与前世历史有着微妙差异!
张居正已经中了秀才,正准备乡试!
而海瑞已经踏入仕途,现任延平府教谕!
提及海瑞,朱厚熜心中看待此人用的是辩证的眼光!
海瑞这人,清正廉洁,刚正不阿,嫉恶如仇!
让他去惩治贪官污吏,那简直就是一把无坚不摧的利刃!
可若是让他发展经济、开拓财源!
恐怕会事与愿违!
海瑞这人,比那些刻板的御史还要顽固不化!
不过,用来制衡内阁诸臣还是可以的!
只要利用得当,海瑞就是一把宝剑!
想到此,朱厚熜让王永派人去接海瑞!
……
另一边!
戚继光率领精锐之师已然抵达洪都!
彼时,宁王在与王阳明的激战,对戚继光的悄然到来毫无察觉!
戚继光抵达后,即刻遣部下深入洪都各处细致探查!
一番深入调查后,洪都的乱象让戚继光大吃一惊!
宁王在南昌已俨然成为土皇帝,一手遮天!
知府、知州以及指挥使司等一众朝廷命官,皆惨遭其毒手!
要么被威逼利诱,成为宁王的爪牙!
要么宁死不屈,惨遭杀害!
按照朝廷规制,藩王的权力受到重重制约,保卫王府的兵马不得超过千人,!
这是为了防止藩王势力坐大,威胁朝廷统治!
可宁王的野心早已膨胀到突破天际,竟拥兵十五万之众!
戚继光命人详细记录下宁王的所有家产,从豪华的府邸到数不清的奇珍异宝,事无巨细,皆一一记录在册!
随即,八百里加急将这些重要情报送往京师!
宁王在南昌坐拥五十万亩良田,佃户多达七万余人!
而依据大明律例,明朝王爷无需纳税!
宁王正是凭借这一特权,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才得以豢养如此庞大数量的兵马!
戚继光所率的十万大军,刚于不久前在北方边境与凶悍的鞑靼骑兵展开殊死搏斗,并大获全胜!
若单从兵力与军队素质对比来看,要击败宁王的这些私兵,本不在话下!
毕竟私兵就是私兵,战斗力远不及戚继光麾下训练有素的正规军!
不过,戚继光也不敢掉以轻心,因为宁王豢养了一千多名死士!
这些人皆是来自江湖各地的豪侠、亡命之徒!
为了所谓的“义气”,甘愿为宁王效命!
……
当天傍晚,暮色沉沉!
戚继光站在军中,望着眼前的南昌城,一声令下!
十万大军从南昌城的四面同时发起了总攻!
随着一声声震天动地的巨响,火炮齐鸣!
炮弹如雨点般密集地砸向南昌城的城墙,每一次爆炸都伴随着砖石飞溅,烟尘弥漫!
坚固的南昌城墙,在这猛烈的炮火轰击之下,犹如纸糊一般,很快便被轰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缺口处,砖石崩塌,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早就蓄势待发的三万士兵,在炮火的掩护下冲进了南昌城!
南昌城内,宁王的士兵们早已乱作一团!
此前他们与王阳明作战时,王阳明仅有少量火器。!
而如今,戚继光带来的是铺天盖地般的猛烈炮火攻击,这让他们魂飞魄散!
各类火炮和鸟铳,堪称大国神器!
只有神机营才能作为标准配备,他们这些宁王的私兵,从未见识过这般震撼的阵仗!
不到一个时辰,宁王府外的守卫就被斩杀了三万多人!
神机营的士兵们迅速行动,将宁王府围得水泄不通!
几个来自六扇门的高手翻墙而入。
很快,他们便顺利打开了宁王府的大门!
神机营士兵如潮水般一拥而入,一场无情的杀戮就此展开!
宁王府内瞬间陷入了一片血雨腥风之中,迎来了它的毁灭时刻!
虽然宁王号称拥兵十几万,但其中一半此刻正在与王阳明交战,远水救不了近火!
剩下的几万人,面对神机营,根本无法与之抗衡!
在攻击南昌城时,这些士兵便已在猛烈的炮火下伤亡惨重,折损了近半兵力!
杀进宁王府后,宁王剩下的士兵更是毫无招架之力!
神机营的火炮不断轰鸣,将他们炸得粉身碎骨!
劲弩如流星般射出,收割着他们的生命!
宁王精心豢养的一千多名所谓“江湖豪侠”,在火炮和鸟铳面前,瑟瑟发抖!
当几百个神机营士兵站成一排,一起发射鸟铳时。
强大的杀伤力让这些江湖豪侠惊恐万分!
他们引以为傲的武功,在热兵器的绝对威力面前,不堪一击!
无论平日里多么声名赫赫的武当派、少林寺,还是神秘莫测的五毒唐门,此刻都瞬间灰飞烟灭!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恐惧与绝望,纷纷跪地求饶!
一夜之间,宁王府覆灭!
……
当天夜里。
宁王府内灯火通明。
戚继光带领着士兵们在宁王府进行着细致的查抄。
很快在密室里发现了足以让宁王万劫不复的罪证——5件龙袍,三顶皇冠,还有和倭寇往来的信件。
信上,宁王竟公然邀请倭寇攻打江南,企图借助外敌之力实现自己的篡位野心。
此刻,宁王并不在南昌城,而是在南城,正与王阳明率领的军队进行着一场激烈的鏖战。
戚继光果断挥师南下,直逼正在与王阳明鏖战的宁王军队。
当戚继光出现在宁王军队背后时,刹那间,喊杀声震天。
宁王的几万人马顿时阵脚大乱,瞬间陷入一片人仰马翻的混乱之中。
戚继光的军队如猛虎下山般勇猛无畏,锐不可当。
仅仅一个时辰,战局尘埃落定。
在戚继光与王阳明的前后夹击之下,宁王及其几个儿子在混乱中被生擒活捉,成了阶下囚。
战斗平息后,戚继光便将打扫战场、安抚百姓等后续事宜交给了王阳明。
戚继光亲自押解着宁王所有亲族,共计五百三十二人,日夜兼程奔赴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