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割据一个州! > 第40章 朕虽少年,却贵为天子,是尔等君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0章 朕虽少年,却贵为天子,是尔等君父!!

再过几年,哥伦布就会发现新大陆。

轰轰烈烈的近代史其实已经拉开帷幕。

而在前世的那个大明王朝,对于亚洲之外的事可以说是两眼一抹黑。

现在还在维持着片板不得下海的祖训。

海禁就是闭关锁国,是鸵鸟国策!

别说是太祖制定的规矩,哪怕天王老子的规定,朱厚熜也准备废除。

再打造大明水师,投入到大航海之中,成为整个海洋的主宰!

……

翌日清晨,熹微的晨光缓缓洒落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瞬间泛起粼粼金光!

朱厚熜在一众宫女细致入微的侍奉下,精心换上一身明黄龙袍,迈出了豹房的大门。

这几日,他一直居于豹房。

见识了那位死鬼堂哥朱厚照留下的无数奇珍异兽。

同时,还有众多美女充斥其中。

只是,朱厚熜的喜好与朱厚照大相径庭。

朱厚照偏爱三四十岁的妇人,其口味确实独特。

这些妇人中不乏官员之妻,甚至还有身怀六甲的孕妇。

朱厚熜大手一挥,果断地让这些女人都回了家。

与堂哥不同,朱厚熜对萝莉情有独钟。

踏出豹房,朱厚熜朝着宣政殿的方向稳步走去。

一路上,御林军身姿挺拔如松,整齐地伫立两旁。

太监宫女们则垂首恭立,个个神色紧张,大气都不敢出。

在他们眼中,这位年轻的皇帝虽然年少,却已然君临天下!

朱厚熜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正处在一个名臣武将辈出、人才济济的辉煌时代。

王阳明、张居正、徐阶、海瑞、高拱、李成梁、戚继光、俞大猷、胡宗宪、严嵩、唐伯虎……

这些名字,前世在教科书上便如雷贯耳。

此刻,朱厚熜心中涌起万丈豪情!

若能将这些名臣武将善加驾驭,让他们各展其才,各尽所能。

那么,一个前所未有的超级大帝国必将傲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可文臣之间热衷于党争内斗,贪墨盛行。

帝国的官僚体系盘根错节、根深蒂固。

即便是太祖皇帝当年动用了史上最严苛的刑法整治贪官。

试图将贪官污吏连根拔起,却依旧难以杜绝。

贪官就如韭菜一般,割了一茬又生一茬。

朝堂之上,各种派系林立,各方势力明争暗斗。

表面上一团和气,背地里却相互算计。

或许在那些老谋深算的臣子眼中,自己虽在北边立下不世之功。

但毕竟年少,涉世未深。

在这皇城之中,权力的游戏错综复杂。

玩弄权谋绝非他们这些官场老油条的对手。

可朱厚熜却丝毫不这么想。

朕要让你们看看,朕是如何将你们玩弄于股掌之间的!

朕虽年少,却是尔等君父。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朱厚熜兵不血刃踏入紫禁城后,深知权力的稳固至关重要,迅速展开人事布局。

他指派自己的心腹近侍太监王永接管司礼监。

司礼监在明朝宫廷权力架构中地位举足轻重,掌管着内外奏章的披红大权,是皇权延伸的关键枢纽。

王永从小跟随朱厚熜,将这一要职交予他,朱厚熜才能放心。

随后,他又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传召郑继敏、徐锋火速进京。

这两人皆是他在安陆时的得力亲信,此次分别委以执掌锦衣卫和东厂的重任。

锦衣卫负责巡察缉捕、监视臣民,东厂更是直接向皇帝负责。

这些关乎核心权力的关键职位,必须任用来自安陆的老班底。

唯有如此,才能确保皇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不被他人染指。

至于戚继光,凭借他的卓越军事才能,此番南下平定宁王叛乱并非难事。

待南方之事尘埃落定,朱厚熜便打算让戚继光继续返回九边重镇。

戚继光这样的绝世武将,长期留在京师,实在是一种人才的浪费。

不多时,朱厚熜便在一众侍从的簇拥下,抵达宣政殿外。

此时,晨光熹微,洒落在宫殿的石阶上!

映照着一众朝臣,早已整齐跪拜在地上的身影。

在大明帝国,除了祭祀典礼和早朝之外,文武百官平日里并不需要行跪拜之礼。

但今日意义非凡,乃是朱厚熜初次正式上朝理政,象征着新的皇权统治正式开启。

依照宫廷礼仪规制,从一品大员到六品官员,都需伏地跪拜,以示对新君的尊崇。

整齐划一的跪拜,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皇权至上的体现。

在一位名叫李芳的司礼监秉笔太监的轻声提醒下。

朱厚熜的目光落在了跪在最前列的两位大臣身上。

正是内阁首辅杨廷和与次辅杨一清,二人并称“二杨”。

这两人表面上看似同心辅政,实则在暗中明争暗斗。

五年前,他们二人联手斗倒了李东阳。

李东阳在朝堂上经营多年,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势力极为庞大。

即便如此,还是被杨廷和精心策划的一系列权谋斗争成功扳倒,如今只能赋闲在家。

虽说李东阳已然远离庙堂。

但他的影响力却依旧深远,在无形中影响整个朝堂的局势。

李东阳出身典型的大士族,其族谱可追溯至汉朝,是名副其实的大地主阶层代表。

其家族人口超过两万,家财万贯,名下良田多达几十万亩,富甲一方。

与李东阳相比,杨廷和与杨一清则出身寒门。

他们在官场中一步步打拼,最终登上权力的高峰。

不过,要论大明帝国最大的寒门,非朱家莫属。

太祖皇帝白手起家,开局仅靠一只破碗,最终开创了大明王朝。

“这满朝,简直就是一群老头在主政啊!”

朱厚熜望着齐刷刷跪在身前的一众大臣,心中暗自感慨,忍不住轻声哂笑。

杨廷和胡须已然斑白。

杨一清,年纪也已过六旬,身形微微佝偻,像是一棵历经风雨的老树。

放眼望去,整个朝堂就像一座暮气沉沉的养老院。

也只有户部尚书钱有庆正值42岁的盛年。

朱厚熜熟知明史,就算有100个钱有庆,论起治国理政的能耐,也远比不上一个张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