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教的军营并未集中于一处,而是一分为三,分布在南阳城的三个方向,仿若一个巨大三角,隐隐将南阳城围困其中 。
张大山是最早率军抵达南阳城城下的圣教将领,麾下统领着一万兵马。
天色渐暗,暮霭如同轻纱,缓缓笼罩大地。
张大山身着厚重的铠甲,独自伫立在营帐前,目光紧锁着南阳城。
寒风如刀,呼啸而过,吹得军旗猎猎作响。
在这肃杀的寒风下,南阳城宛如一头蛰伏的巨兽,静静俯卧在广袤的大地上。
“哎。”
许久之后,张大山重重地叹了口气,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脸上满是忧虑之色。
就在这时,一道温和的声音从他身侧传来:“将军何故叹气?”
伴随着话音,一位中年男子迈着沉稳的步伐缓缓走来。
他身着一袭青色长衫,头戴纯阳巾,身姿挺拔,举手投足间散发着儒雅不凡的气质。
张大山听到声音,立刻知晓来人是谁。
他迅速转过身,双脚并拢,双手抱拳,恭敬地拜道:“宋先生。”
宋先生,全名宋慈,南阳兹镇人。
虽一生未能考取功名,但腹中颇具学问。
在圣教快速扩张的过程中,张大山敏锐地察觉到,自己的能力渐渐跟不上圣教的发展节奏。
他既不通文墨,又缺乏系统的行军之法,全靠着教主的青睐,才在圣教中占据一席之地。
然而,随着圣教规模愈发庞大,教众数量与日俱增,张大山深知,若自身毫无进步,这份青睐恐怕难以长久。
为此,他找到肖青,诚恳地请教应对之策。
肖青正是在张大山的引荐下,才加入圣教,二人交情深厚。
听完张大山的苦恼,肖青爽朗地大笑起来,随即为他指明方向——幕僚!
这天下的官员,哪个没有自己的幕僚与师爷?
你不懂没关系,关键是要找到懂行的人,跟他们学,听他们讲,照着做。
只要能办好教主交代的事情,圣眷自然不会衰减。
张大山对肖青的建议深以为然。
于是,肖青便将宋慈推荐给了他。
宋慈虽无功名在身,却极富才学,肖青早闻其大名。
圣教拿下兹镇后,张大山依照肖青的建议,派人将宋慈“请”到了军营。
说是请,实则是直接带人将宋慈绑了过来。
这般做派,宋慈自然是极为愤怒。
我堂堂读书人,颇有才学,你们怎么敢如此无礼。
对此,张大山很有诚意,当即拜宋慈为师,并且负荆请罪。
又言,自己这般做,都是为了宋慈的安全着想。
将来即便自己败了,宋慈也可推脱是贼人绑了自己,自己绝对没有从贼。
这番话听得宋慈哭笑不得,但心中的怒火倒是消退了一些。
在之后~~~~
随着两人的相处,宋慈就屈服了。
屈服的原因有三。
一:张大山对他极为恭敬,且对他的建议非常有看重。
二:圣教各种奇奇怪怪的科技产品,让宋慈意识到一个问题。
大明朝这次面对的敌人,非同一般!
三:他诵读了杨奇伟的作品。
初次观看杨奇伟的作品,宋慈便惊为天人,而后更是引为知己,向往已久。
在多重因素下,宋慈对于跟着圣教倒也不怎么排斥。
张大山先是恭敬地向宋慈问安,随后再次将目光投向南阳城,叹道:“后日便是十二月一日,我们要在教主公开讲话前拿下南阳城。如今万事俱备,可我心里却总觉得烦闷。'
“城中虽有三万多兵马,但内部矛盾重重,若不是教主让我在此等候,我早就拿下南阳城了。”
说到这里,张大山眉头紧皱,欲言又止。
宋慈自然明白他的心思。
若是张大山此前拿下南阳城,圣教平定南阳府的首功非他莫属。
可如今圣教各部齐聚南阳城下,即便成功拿下南阳城,他的功劳也会大打折扣。
相比之下,其他各部先是拿下南阳府的州县,而后又率军赶来支援。
到那时,张大山的军功在众多将领中,恐怕只能排在末位。
这怎能不让一心紧跟圣教步伐的张大山感到烦恼呢?
宋慈微微仰头,凝视着苍穹中闪烁的星辰,双手背在身后,微笑着问道:“将军可曾想过,教主为何迟迟不让圣教攻城?”
张大山思索片刻,认真说道:“南阳城城墙高耸,护城河宽阔深邃,且城内兵多将广,我圣教在兵力上并不占优势。\"
“虽说圣教有得到教主赐福的圣战士,但若是强行攻城,即便能成功,也难免会遭受重大损伤。教主应当是爱惜我们,这才迟迟没有下令进攻。”
宋慈嘴角上扬,道:“将军这般想,倒也没错。”
“但教主所思所想,可不仅仅是这点。”
“教主是要以南阳城灭大明天下!”
“啊?”
张大山瞪大了眼睛,目瞪口呆地望着宋慈,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以南阳城覆灭大明天下?
这怎么可能?
南阳城虽说规模不小,但放在大明辽阔的版图上,不过是一座普通城池。
失去这座城,对大明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
张大山眉头紧锁,眼中满是急切之色,追问道:“还请先生细细道来,南阳城为何能覆灭大明天下?”
宋慈微微颔首,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娓娓道来:“教主最初派遣将军前来,应当是想让将军尽快拿下南阳城,所以才将圣教半数精锐兵团交由将军指挥。”
“有了那些得到教主赐福的圣战士,拿下南阳城并非难事。”
张大山连连点头,那些圣战士的实力,他再清楚不过。
单个圣战士或许并不突出,可一旦形成编制,便如同一把无坚不摧的利刃,无论是突破敌军防线,还是实施斩首行动,都无往而不利。
宋慈稍作停顿,继续说道:“但圣教的扩张速度,或许超出了教主的预期。大明皇族统治天下数百年,早已忘却百姓才是国家的根基。”
“如今天下百姓对大明怨声载道,自圣教崛起后,各地百姓纷纷投靠。”
“这让教主看到了一战覆灭大明的机会。”
说到这里,宋慈抬起手,指向南阳城,肃穆道:“如今,圣教若是强行攻入南阳城,只能证明圣教兵力强盛。”
“可若是南阳城的百姓主动倒戈,擒下城中军官与唐王献给圣教,将军可知这意味着什么?”
宋慈说到这里,目光灼灼地凝视着张大山。
张大山先是皱眉思考,而后眼中闪过一抹恍然之色。
原来如此!
他激动万分,爽朗笑道:“我懂了,我懂了。”
“教主当真是深不可测,谋略之深,让人敬畏啊。”
“灭国先灭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