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许知意带浮生和白嬷嬷先是逛了逛京城最有名的绣纺,主要也是想看看如今贵女们都喜爱什么样的花色。

笑脸相迎的女子,年纪大概有二十七八,穿一袭水红掐腰洒花罗裙,青丝只简单挽在身后。

长相清丽,带着几丝妩媚。

白嬷嬷低声在许知意耳边道。

“这就是春娘,是这家绣坊管事的。”

许知意恍然大悟,因着陈府医的关系,又多看了她两眼,这才收回视线。

春娘是见过白嬷嬷的,此刻也便笑意盈盈地迎过来,热情的招呼着她们。

“呦,白嬷嬷今日怎的过来了?可是府里有要采买的衣裳,这大冷天的,派人来说一声,我自会安排人送过去,怎好劳烦您亲跑一趟。”

声音清亮,举止洒脱。

白嬷嬷轻颔首,“我家二姑娘想来看看京城流行的花样,顺便买些上好的丝线。”

春娘打量一眼许知意,也不多问,依旧一副笑模样。

“早听闻丞相府多了位二姑娘,今日一见,果如天人,这相貌怕是放眼京城,也无人能及了!”

许知意只笑笑,并未接她这话,扶着浮生的手四处看了看。

还别说,不愧是被贵女们追捧的地方,每件衣裳制作得都极其精致,绣功更是无可挑剔。

许知意也不好只看不买,便挑了一件浅紫对襟月裙,并一件织锦镶毛斗篷。

最后,目光落在一件男子的月白织金锦长袍上。

只一眼,视线就似定格在上面了。

长袍下摆上用暗金的丝线绣着祥云纹,对襟处绣着几朵若隐若现的浅紫合欢花。

饶是许知意的女红不错,此刻也被这精美的袍子吸引了全部注意力。

春娘是个有眼力的,见许知意一直盯着这件衣服,笑着上前几步。

“我们绣纺不止做姑娘们的生意,也会有世家公子来这里定制衣裳,二姑娘放心,我家的衣裳一个款式只此一件,绝不会与他人撞在一处。”

见许知意面露欢喜,又接着补充道。

“这一件也是今日才绣好的,二姑娘眼光真是不错,可要替您包起来?”

许知意颔首,“那就包起来吧。”

春娘最喜欢她这种不问价钱只看绣功的主顾,乐不颠地忙命人取下袍子。

“都给包仔细着些!”

转头又对许知意道。

“二楼还有些对应衣裳搭配的腰封、玉佩,二姑娘可有兴趣看看?”

许知意笑着道,“那就劳烦春娘了。”

二楼别有一番天地,装修雅致,一应搭配的物件都放在皮毛制成的软垫上,方便客人随时试戴。

目光一一扫过,买了支并蒂海棠金步摇,正好给清晨做添妆。

又给孙夫人选了支玉兰飞蝶金簪。

还给院里几个贴身的丫鬟分别选了不同的首饰、耳坠。

浮生立刻就将银累丝耳坠戴上了,乐呵呵地问许知意。

“姑娘,奴婢带这个好看吗?”

“好看,我们浮生最好看。”

白嬷嬷也一脸喜色地将自己的那对儿鎏金手镯套在手腕上,怎么看怎么喜欢。

她跟在孙夫人身边得过不少好东西,可主子替自己亲自挑选的却是头一回。

心头暖乎乎的。

许知意虽面皮薄,可最后还是挑了两条孔雀绿的双绣腰封,并一对儿紫金长簪。

款式略有不同,其他不管用料还是做工都极其精致,正好何陵景和何丞相一人一份。

也省得何丞相又吃醋闹脾气。

春娘命人奉上了热茶和点心,许知意主仆几人又略坐了一刻,待所有东西包好,送到马车上,这才起身离开。

出来,就听到鞭炮齐鸣,街两边站满了看热闹的百姓。

有那穿红戴绿的小厮,手中提着竹篮,里面放着指甲盖大小的银花生,洋洋洒洒地朝人群抛去。

人群一阵接一阵地骚动,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之色。

孩子们则是忙着捡那炸响的炮仗和各式花花绿绿的糖果。

白嬷嬷低声道了句晦气,扶着许知意的手就打算上马车。

“天太冷了,姑娘咱们还是赶紧回府吧。”

可许知意还是一眼看到坐在高头大马上,穿着一身大红喜服的祁西洲。

他面容冷肃,薄唇紧抿,一双眼也不知看向何处。

“哇,这安王长得好生俊俏!”

“是啊,从前只见过他身着戎装的模样,今日这样一穿,倒是更俊了。”

姑娘们掩唇,一个个面露娇羞,又努力伸长脖子,企图能让祁西洲多看自己一眼。

“切,俊有什么用,之前安王不良于行,安王妃对他照顾有加,结果身体一好,立马休妻另娶!”

有人愤愤,很快的就有更多百姓加入讨论中来。

“哎呀,这样的话可不敢乱说,不过,之前那位安王妃的家世也确实有些上不得台面,怨不得安王另娶他人!”

“听说是七品官家不得宠的嫡女吧?也是,跟如今这敏嘉郡主肯定是比不得的。”

“敏嘉郡主的父亲可是当朝太尉,风光无两,自古道娶妻娶贤,何况安王是皇子,他的王妃自的家世背景都得配得上皇家身份才行!”

祁西洲的眉头略微皱了皱,扫视一眼观礼的众人,那冷冰冰的眼神,立刻吓得所有人闭紧嘴,大气也不敢喘。

原本半个时辰迎亲的队伍就能达到安王府了。

可民间规矩是嫁娶时得绕路而行,用的时间越长,越能代表夫妻二人之间的感情能够长长久久。

送嫁妆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虽是冬日,也没能影响百姓们观礼的热情。

毕竟皇子娶妻,可不是时常能看到的。

小孩子们你推我,我挤你,嘴里含着糖,脸颊鼓鼓的,年纪小一些的,还流着口水,模样可爱又讨喜。

敏嘉郡主做的这顶喜轿,可是太后亲赐的,不光比寻常的轿子大上数倍,就连垂着的流苏,也是宫廷御用的浮光锦所制。

本就是一群围观看热闹的百姓,行为举止自然是比不得世家大族,嗓门也极大,一字一句都如同惊雷。

敏嘉不自觉握紧手中捧着的喜果,红盖头下精致的小脸上染上几分阴郁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