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粥,宁宁昨日来找你玩咧。”
郑大娘坐在草棚灶口旁筛瓜子,昨日两个孩子去卖瓜子,武宁来家里扑了个空。
上次见面是在镇上猪肉摊,已经过去好些日子,宁宁是有说过让自己去找他玩,但最近没空咧,周舟就说:“嗯......瓜子炒完了我再去找他吧。”
他得先挣钱,挣钱迎新年。
郑则把阿娘筛好的瓜子重新铲到麻袋装着,草棚子角落铺了油布,已经放了好几个麻袋,生熟瓜子各放一边。
跑丰乐镇这一趟共收了八百二十斤,路上填坑损耗四十斤,先前称了瓜子八十一斤,筛选后炒出来八十斤,卖了。如今所有瓜子过筛捡去空壳后,还余下六百九十斤。
昨日没算好,只买了四十五斤粗盐,只能炒一百二十斤。
“这样不行啊,”郑老爹把最后一锅盐炒瓜子铲到筛子里抖掉盐粒,说道,“一天给货一天买盐,续不上趟儿。”
“你明日送了这一百二十斤瓜子,直接在镇上买够四天的粗盐,到时你去送货,我和你阿娘在家还能继续炒。”
不然得等盐买回来才能炒。
郑则点头,这样下去确实赶不及。
第二天,郑则赶牛车把二百一十四斤粗盐拉回家,这一车就去了二两多银子,刚换回的钱还没焐热乎,还得另掏腰包补上点。
接下来四天,他们每天炒十五锅,郑大娘和郑则轮换着炒,周舟看火,郑老爹和鲁康劈柴,郑则送货去镇上,就换郑老爹炒。
孟辛帮不上忙,就从郑大娘筛漏下来的碎石烂壳和小的瓜子里找出好的,小瓜子炒了也能吃。
一家人专心致志,投入全部精力炒货。
夜里周舟做梦还喊“撤火了,阿娘快掏,快掏,别糊了......”手臂乱舞,把郑则闹醒了,他自己却毫无知觉。
“粥粥,捡钱了,好多钱。”郑则使坏凑到他耳边小声说,可惜周舟呼吸均匀,睡得很沉,一点反应也没有。
郑则捏捏他脸蛋,把他的手臂塞进被子,这才重新趴下睡觉。
第五天,他们终于炒完所有瓜子。
前几日都是一百五十斤地炒,今日只剩一百二十斤,炒完了天还早,几人在草棚子里歇口气,一时都没有说话。累了。
大家看着草棚门口的孟辛,他很认真在壳堆里找小瓜子,手上已经捏了一小把。
看了一会儿,郑大娘先开口,笑道:“这孩子真是执着,能找这么久呢。”
郑老爹逗他:“辛哥儿,里头有金瓜子不?”
孟辛听不懂,听到大伯喊他,就乐颠颠跑到大伯身边,把手里的小瓜子给他看。
这时鲁康从前院大门跑来,推开篱笆门跑过来说:“大伯大娘,有人来找。”
话刚落音,桂婶子的声音传来,“我说在前院拍门好久没人应门,以为都不在家,原是都在这儿了。”
先前郑家在大屋旁边划了一块荒地,应该就是这儿了,如今围上了竹墙,这么大一片,打理得真好,桂婶子心想。
大壮在小爹和奶奶旁边喊,瓜子瓜子。
周舟走到他身边:“大壮,你想吃瓜子啊~”一年过去,大壮的脸蛋更肉乎了,他忍不住用手背碰了一下。
余文牵着大壮,笑道:“前两日启安去秋哥儿家帮工建房子,大壮跟着去玩,秋哥儿给他瓜子吃,知道是你们家有卖,回头抓了他阿爹的钱袋,就闹着我来买。”
郑大娘见这小胖子喜庆,说:“来,大壮来,大娘给你吃瓜子。”说着往簸箕里抓了一把朝他招手,大壮眼睛一亮,立马挣开小爹的手过来了。
在场的人见状齐齐笑出声,桂婶子也是无奈:“真怕拍花子的来村里,这孩子,拿根糖就能把他哄走。”
“炒瓜子是十四文一斤吗?”
郑则想到先前炒的那第一锅,瓜子也是好的,吃着也行,便说:“有两种,一种炒得没那么脆,十二文一斤;一种酥脆些,十四文一斤。”
周舟跑去堂屋把那十斤瓜子提来,两种摆在两人面前说:“都在这里了,尝尝看,对比对比。”
“来,往里坐坐,这儿有小板凳呢,灶口有火还暖和。”
桂婶子进来一坐立马舒了口气,她左右看看,“哎呦,这么暖和呢,这草棚子搭的,冬天在里头也吹不着风。”
周舟见缝插针地夸自家人:“郑则和阿爹建的,可好了,煮猪食也不挨冻。”他抓了两把瓜子放在两人手上,“快尝尝。”
大壮说:“好吃!”
余文尝不出有什么区别,只觉得酥脆回甘,嚼着很香,桂婶子亦是觉得如此,余文便说:“我尝着都一样好吃,就称十二文的,称三斤。”家里人多,买回去还要分静姐儿尝尝,他把手上的篮子递给周舟。
付过钱后几人就着灶口的炭火聊了好一会儿,大壮见小爹买了瓜子,开心了,趴在小爹后背挨着靠着,悠闲晃脚跟。
三人走后,周舟正想把小板凳往角落收收,篱笆门又传来喊声:“舟哥儿?”
周舟立马跑到去看:“曼姐儿!”
“快进来吧,来草棚子坐,里头暖。”
曼姐儿今天是一个人来的,她想再买点瓜子,走到郑家附近遇到桂婶子和文夫郎,两人说要去篱笆空地这头喊,她就找来了。
郑老爹乐了,束麻袋的动作停下:“你赶上趟啦,我们准备拉去镇上卖咧。”
曲曼姐儿一听,忙问:“之后都没有了吗?”
周舟:“没啦,年前就炒这一趟。”
“那你们等等,我回家多拿点钱。”说完急忙跑了。
郑大娘想起曹大娘说她女儿那句“大馋丫头”,现在看还真没说错,哈哈哈。
曼姐儿回来时手上还拿了个口袋,开口就要十斤,还是要十四文钱的,她觉得脆的更好吃,周舟担忧:“十斤会不会太多了,这吃得完吗?”
“吃得完,快过年了,留着也要送礼咧,阿娘说这家分一斤、那家分一斤,自家再吃点就没有了。”曼姐儿直爽道,炒瓜子过年镇上要卖二字开头,这里买还划算些。
郑则便给她称了,和卖猪肉一样,瓜子在村里卖,让点价便让了。
等人走后,周舟问:“咱们还要再留点吗?”就怕有人来问。
郑则摇头:“留十斤在家,回头给武宁家送点,给外祖家送点,就够了。村里不会再有人买。”
十二文十四文,对于村民们来说还是贵了,也不是谁都像曹酒头家有钱。
郑则收拾好东西,把炒好的瓜子搬上牛车,要去镇上把最后的一百斤卖掉。
周舟在家和孟辛捡小瓜子,最后的两斤小瓜子就着锅里的盐炒了,年前这一趟炒货才算结束。
一家人松了口气。
年前赚了一笔,周舟随即期盼起新年。
*
月哥儿包好头巾,交代正抱着小猫、巴巴看着他的周向阳说:“老实待在家,不许去玩了,瓜子一次不能吃太多了。”
见弟弟点头,才转头对周舟说:“我们走吧。”
家里忙完了,周舟终于有空闲找朋友玩,他打算去山脚给宁宁送瓜子,也给月哥儿家送了一斤,月哥儿也有段时间没见武宁了,说也一起去。
周向阳听到后嚷着也要去找武宁玩,月哥儿嫌他闹腾,不许。
小坡上已经没了南瓜藤,两人刚走到半坡,一只小狗就从栏杆处伸头大声吼叫,声音还嫩嫩的、气势却凶凶的。
周舟:“花生果然好凶啊。”
小狗叫了没多久,大狗就跑来看,又很快收回脑袋,接着就出现在坡上正往下跑,周舟高兴道:“大黄~”
他赶紧挡在月哥儿前面,大黄扑人没轻没重,怕把月哥儿撞到了。
武宁声音随之而来,他站在栏杆边上挥手:“弟弟!月哥儿!”
“你们终于来找我玩了!”
周舟抱着陶罐,只能伸出一只手来摸大黄,狗狗扑了人,又绕着两人闻嗅,这才心满意足朝主人跑去。
跟在它后面的花生还没跑到周舟跟前,半道紧急停下,朝坡下喊了两声,吓吓人,又很快转头跟上大黄。
这小狗,劲劲儿的。
两人走到院子里,花生在武宁的呵斥下只敢不远不近地观察,厨房走出一个人,它却立马跑上去亲昵地绕着人蹭。
林淼笑着打招呼:“舟哥儿,月哥儿。”
武婶子跟在后头出来,见两个小哥儿来了,招呼他们快进屋暖和。
周舟和月哥儿走到屋檐下,林淼却往院子走,双方换了个位置,他把袖子翻下来,说:“婶子,那我走了。”
武婶子赶紧喊他等一下,快步进厨房拿了篮子,里头有个红布包裹,还有做好的年糕,“拿上。”
林淼没有客气,接过道谢就准备要离开,武宁笑嘻嘻走到他身边:“我送你我送你!”说着还去抢林淼手上的篮子帮他拿,两人一同走下小坡。
周舟和月哥儿对视一眼,忍不住跑到栏杆处往下看,武宁在自家附近胆子更大了,直接挽上林淼手臂,亲密地肩并肩慢慢走。
“哇~”挽手臂!
武婶子站在他们身后一起看那两个人,满脸笑容,嗔道:“这孩子,一点也不矜持......”
真般配啊,她暗暗祈祷,这两个月一定要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度过。
周舟和月哥儿看得美滋滋,不知道在美什么,哈哈哈哈反正就是爱看。
等武宁开始往回走,两人立马默契地退回屋檐下,武宁恼羞成怒时可真是会一手抓一个的,他俩体会过。
“婶娘,陶罐里是腌制的毛豆腐,香辣可口,配馒头粥饭都好吃咧,再放两天就可以吃了。”
“还有瓜子,闲了你就嗑吧,保管你停不下来。”周舟把陶罐放桌上,月哥儿先前帮他提篮子,这会儿也一同放下。
“好好,肯定吃,辛苦你们带上来。”
武宁回来了,在厨房门口探头:“什么好东西?”
武婶子推他们往堂屋走:“去去,去小房间暖和,啊,婶子给你们做小食吃。”
冬天武宁睡回了小房间,里头果然很暖,就是床铺有些乱,桌上还放着果干肉干碟子,椅子垫了武婶子缝的坐垫,坐垫凹陷,一看就知道有人经常坐在桌子前。
武宁喊他们随便坐,他伸手把被子往床里头拱,腾出位置。
桌上放摆了几个木雕摆件,有动物有人,其中有一个拿着小棍的木雕小人放在桌子中间,刷了油,胖乎小孩的样子,正表情得意地挥舞小棍。
月哥儿莫名觉得小人像武宁,他指着木雕说:“宁宁,是你雕刻的吗?”
周舟本来在帮忙抖被子呢,闻言也凑过来看。武宁摇摇头,开心道:“是林淼送的,你看,这小棍儿还可以取下来呢!”他小心取下细小的棍子给两人看,又小心地装回去,悄悄松了口气。
“厉害吧!”
两人都受教了,努着嘴,佩服地点点头,厉害,可把林淼显着了。
“阿水怎么来你家啊?”周舟问。
“家里没种地,他来送点他家的大米谷子,顺便和阿娘一起做年糕。嘿嘿,都是去你们家里吃年糕,我也想在家吃了。”
正说着,武婶子端了三碗红糖年糕进来给他们边吃边聊,年糕裹了焦香的红糖,上头撒白芝麻,热乎乎地正飘着白气,周舟和月哥儿忙谢过。
武宁:“阿娘,我想吃辣口的。”
武婶子:“想错了,你就想吃甜口的。”
眼睁睁看着阿娘走,武宁老实地吃起红糖年糕,嚼嚼,也好吃。
年糕煎过,好吃有嚼劲,红糖水煮至收汁,香甜入味,好好吃啊,月哥儿打算下次在家也这样做。
吃完武宁说要给他们展示自己的婚服,他噔噔噔跑上二楼去拿,周舟兴奋地推开窗户让光照亮些,月哥儿嫌床铺太乱,三两下抖起被子叠好。
红色喜庆的婚服往床上一铺,屋里四周都映泛起红光。
“哇,并蒂莲!”
周舟以为宁宁会买龙飞凤舞、花开富贵的图样,毕竟他喜欢热闹,没想到竟选了简约精巧的,两朵莲花用金线绣成,各自朝一方花开两朵,四周再绕以花纹,十分精美。
月哥儿惊叹:“真好看啊!”他和周舟头对头凑近仔细看看,两人想法一样,正好看看人家刺绣的花样咧。
武宁骄傲赞同,他当时选婚服,就是想着林淼选的,好多图样里他一眼就瞧中了这件,林淼穿肯定好看。
不知道他看到婚服会是什么心情呢!
看完花样再看衣领袖口,最后看剪裁,拿起来不停比划,三人看得心满意足。
婚服放好后,周舟欣喜地左右看看。
他拉着月哥儿和宁宁的手说:“真好,我越来越期盼新年了,新年一过,阿水房子就能建好,很快就到你们婚期,大家又可以热闹一番!”
“年尾接年头,一连都是好事,明年一定顺顺利利!”
月哥儿和武宁也笑着说:“顺顺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