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活着的传承!”萧瑶语气坚定,斩钉截铁。
她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黑暗中燃起的一簇火苗,照亮了潘岳和钱馆长迷茫的脸庞。
“静态的文物只能展示过去,但活着的技艺才能真正连接过去和现在,让文化鲜活起来!”
钱馆长愣住了,半晌才反应过来,激动地一拍大腿:“对啊!我怎么没想到!皮影戏、木偶戏、糖画……这些老手艺,才是文化的灵魂!”他浑浊的眼睛里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仿佛枯木逢春,焕发了新的生机。
潘岳也明白了萧瑶的意思,他紧握着萧瑶的手,眼中充满了钦佩:“萧瑶,你总是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办法。”
于是,一场寻找传统艺人的行动开始了。
萧瑶和潘岳走街串巷,四处打听,从古玩店到茶馆,从戏园子到庙会,几乎跑遍了整个城市。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曾经繁华的戏园子如今门可罗雀,舞台上的戏服积满了灰尘;曾经热闹的庙会也变得冷清,只有零星几个小贩在叫卖着廉价的商品。
战争的阴霾笼罩着这座城市,也让传统艺术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他们遇到一位年迈的店主,店主叹了口气,指着空荡荡的店铺说道:“现在世道不太平,大家都忙着逃命,谁还有心思看戏啊?我这家店也快撑不下去了……”
在另一家古玩店,他们看到一位曾经的皮影戏艺人,如今却改行做起了古董生意。
艺人无奈地告诉他们:“现在年轻人都不喜欢这些老玩意儿了,皮影戏也渐渐被人遗忘,为了生活,我也只能改行了……”
萧瑶和潘岳一次次失望而归,他们亲眼目睹了传统艺术的衰落,也感受到了时代的无奈。
潘岳看着萧瑶日渐消瘦的脸庞,心中充满了心疼和自责:“萧瑶,我们……” 他欲言又止,眼神中充满了无奈。
萧瑶摇了摇头,眼神坚定:“不,我们不能放弃!一定还有人……” 她突然停了下来,目光落在远处一个不起眼的小巷子里,那里传来一阵悠扬的笛声……
“等等,你听……”
萧瑶循着笛声,拉着潘岳快步走进了小巷。
巷子深处,一位老者正闭着眼吹奏着一支竹笛,笛声悠扬婉转,如泣如诉,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古老的故事。
老者身旁摆放着一些木偶,雕刻精美,栩栩如生。
“老人家,”萧瑶小心翼翼地走上前,生怕惊扰了这难得的宁静,“您好,我们是……”
老者缓缓睁开眼睛,浑浊的目光落在萧瑶和潘岳身上,带着一丝警惕:“你们是谁?想干什么?”
“我们是来找寻传统艺人的,”萧瑶解释道,“我们想邀请您参加一场文化活动,希望能让更多人欣赏到您的技艺。”
老者听后,脸上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现在的年轻人,谁还喜欢这些老玩意儿?我这些木偶戏,早就没人看了……” 他叹了口气,继续说道,“我姓孙,叫我老孙就行。”
萧瑶连忙说道:“孙艺人,您误会了,我们正在筹备一场盛大的文化复兴活动,旨在弘扬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些珍贵的艺术瑰宝!” 她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们的计划,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孙艺人听着萧瑶的描述,原本黯淡的眼中也闪过一丝光彩,但很快又暗淡下去:“姑娘,你的想法是好的,可是……”他摇了摇头,“我连自己的生活都难以维持,哪还有精力去参加什么活动?” 他指了指身旁破旧的木偶,“这些木偶,是我祖上传下来的,可是现在,它们连修补的钱都没有……”
萧瑶还想再劝说,却被潘岳拦住了。
潘岳走到孙艺人面前,语气诚恳地说道:“孙艺人,我们……”
潘岳从怀中掏出一张银票,轻轻放在孙艺人面前的木偶箱上。
“孙艺人,我们理解您的难处。这只是一点心意,希望能帮您解决燃眉之急。我们并非空口许诺,而是真心希望您能参与这次活动。” 银票的面额不大,却足以让孙艺人修补他的木偶,甚至维持一段时间的生活。
孙艺人看着那张银票,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犹豫。
他拿起银票,手指轻轻摩挲着,感受着纸张的质感。
“你们真的这么重视这些老玩意儿?”他抬起头,目光炯炯地盯着萧瑶和潘岳,似乎想要看穿他们的内心。
“当然!”萧瑶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们相信,这些传统艺术是民族的瑰宝,不应该被遗忘!”
孙艺人沉默了片刻,最终点了点头。
“好,我答应你们。不过,我的木偶需要一些时间修补……”
萧瑶和潘岳欣喜若狂,他们终于找到了第一位愿意参与活动的艺人!
然而,他们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太久。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继续走街串巷,寻找其他艺人,却一次次碰壁。
他们遇到的情况大多与孙艺人相似,艺人们要么因为生活所迫放弃了技艺,要么因为年老体衰失去了表演能力。
在一家破旧的茶馆里,他们找到一位曾经的京剧名角,如今却只能靠卖唱为生。
名角的嗓子早已沙哑,唱出来的戏曲也失去了往日的韵味。
他无奈地告诉萧瑶和潘岳:“现在这世道,谁还听戏啊?我这一把老骨头,也唱不动了……”
萧瑶和潘岳失望地离开了茶馆,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却感到无比的沉重。
“萧瑶,我们……”潘岳看着萧瑶疲惫的身影,心中充满了担忧。
萧瑶摇了摇头,眼神中依然闪烁着不屈的光芒。
“不,我们不能放弃!一定还有其他艺人……”
突然,他们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嘈杂的议论声。
“这些老玩意儿,早就过时了……”
“现在是新时代,谁还看这些……”
萧瑶和潘岳循着嘈杂声来到一个广场,只见一群穿着时髦的年轻人正围着一堆戏服和乐器指指点点,言语中充满了不屑。
“这些老古董,早就应该扔进垃圾堆了!”一个穿着西装的年轻人趾高气扬地说道。
“就是,现在是新时代,谁还看这些老掉牙的玩意儿?”另一个打扮妖艳的女子附和道。
他们肆意的嘲讽像尖刀一样刺痛着萧瑶和潘岳的心。
萧瑶握紧拳头,几乎忍不住要冲上去理论,却被潘岳一把拉住。
“冷静点,萧瑶。”潘岳低声说道,“跟他们争论没有意义。”
萧瑶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中的怒火。
她知道,这些年轻人的无知并非他们的错,而是时代的悲哀。
战争的硝烟不仅摧毁了家园,也摧毁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离开广场后,萧瑶和潘岳回到钱馆长的古玩店。
萧瑶看着手中寥寥无几的艺人名单,心情沉重。
“钱馆长,这样下去不行。”萧瑶语气凝重,“这点艺人根本无法支撑一场盛大的文化活动。”
钱馆长也明白问题的严重性,他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是啊,现在传统艺人都凋零了,要找到合适的艺人难如登天。”
潘岳走到萧瑶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别灰心,萧瑶,我们再想想办法。”
然而,办法谈何容易?
他们已经想尽了各种办法,却依然收效甚微。
时间一天天过去,文化活动的筹备工作却陷入了僵局。
夜深了,萧瑶和潘岳依然毫无头绪。
萧瑶看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心中充满了焦虑和不安。
“潘岳,我们真的要放弃吗?”萧瑶的声音有些颤抖。
潘岳紧紧握住萧瑶的手,坚定地说道:“不,我们不能放弃!一定还有其他办法……” 他突然停了下来,目光落在桌子上的一张旧报纸上,报纸上刊登着一则寻人启事,寻找一位失散多年的民间艺人……
潘岳拿起报纸,指着那则寻人启事,对萧瑶说道:“萧瑶,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