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
宁元昭第一次放假。
这一天计一舟趁着书院里面的学生可以自由出入书院,让宁元昭把之前找到的一个画画好一些的书生带到了铺子里。
同时也把徐修和跟陈意安也叫了过来。
这还是他们头一回大中午就开始开火吃起了火锅。
这一回铺子里支了好几张桌子都开着火,除了最经典的清汤红汤搭配,其他的都按照口味单独煮了一锅,用来让刘云开画画。
刘云开就是宁元昭在书院找的那个画画好还缺钱的书生,是甲上班的秀才。
前一回考试的时候因为身体太差病倒了,没能考完整场乡试。
再来读一回需要的银子不少,他们家里省吃俭用也还是有些拮据,平时的纸笔书籍他都是能省则省,省不了的就去多抄几本书来补贴用度。
宁元昭经过夫子的介绍找到他的时候,他还在帮外面的书铺抄书。
听闻宁元昭需要他做的事情之后,他想都没想地就答应了下来。
计一舟也能想到,需要卖字画抄书来挣钱的书生肯定也没什么好颜料,干脆就自己去买了一些,不要让人家自己准备颜料了。
这些东西画完,剩下的颜料还能留下来给宁元昭练习用。
到底是一个文人,画画太丑也说不过去,最起码得能入眼吧。
因为一下子煮了好几个锅,还有铺子以后会上的所有菜品以及一些小炒主食全都做了出来,好让刘云开一口气画完。
整个大堂占了一半,全都放着吃的。
煮的东西多,人少了就怕吃不完,计一舟把家里的人都叫了过来,还让徐修和把他哥嫂妹子一起带来。
陈意安也带来了他的双胞胎,两个跟小宝差不多大的小孩儿。
先前就听说这两个是双胞胎,计一舟还以为不是两个男孩儿就是两个姑娘,没想到居然还是一儿一女。
小宝今天也没去胡闹,给计一舟脸上亲了两口后去巷子里把她的小伙伴也叫了过来。
巷子里就那么些孩子,再大一点的跟她们玩不到一块儿,所以来的也都是一些小不点 。
人家知道这是宁秀才的妹子,也知道他们的铺子在什么地方,也就放心地让小宝带着人走了。
小宝教的也只有平时跟她们玩得最好的几个人,关系稍微差一点的小宝都没叫。
计一舟再一次觉得小宝是一个天使,没有叫来太多的孩子。
他心里也没底的啊,这要是给人家孩子吃出问题了咋整?
刘云开一早就来了,坐在大堂守着蔬菜画了一早上。
火锅也是煮开后又关掉火反反复复了好多遍,这还没正式开始吃,已经有很大一股直击人脑门的香味在铺子里散开了。
那些炒菜和一些凉拌菜是大厨接触到辣椒之后用他拿手好菜改良过的,重新改良的菜谱都往里面加了一些辣椒。
问计一舟说可不可以加上的时候他就让大厨做出来尝了尝,尝过之后立马就答应了下来。
虽然是改良版,但是味道一点也不输它原本的味道,反而让这些菜的口感更加丰富。
也算是他们品铺子的特色吧,毕竟辣椒他从来没卖给别的地方过。
等铺子里人来齐都已经过了正常的饭点,计一舟蹭到刘云开身后看他的进度。
“可以开始吃了,我都起了形,就等回去慢慢完善加上色了。”刘云开翻着手里的纸张,给计一舟看自己的工作进度。
“啊,我不是来催你的,就是来看看,来看看。”计一舟说:“那你这边要是差不多了,咱们就开饭?”
这些食材都放了一上午了,那些炒菜都凉透了,还得去重新了一遍。
再不吃就怕等会儿把这些动都没动过的吃食等成了剩菜。
这回人多可以把妇女儿童单独分出来,让谢岁杳和徐三小姐跟徐家大嫂一起带着这些小丫头一起用饭。
徐三小姐性子豪爽,跟谢岁杳很是聊得来,徐家大嫂虽然性子没有那么外放,可人也是个好的,没有半点嫌弃这里粗鄙吵闹的意思。
除了几个天天试菜的,刘云开和徐修同都是第一回吃火锅。
刘云开不用多说,默默吃饭没有多的话。
徐修同尝过几筷子红汤锅之后,立马挑了挑眉,“这辣锅里边的调料之前从未见过。”
计一舟嘿嘿一笑,“那可不嘛,这辣椒可是我们宁家村独有的,别的地儿都没有。”
到底是接手家里生意的老大,在生意的敏感度上完胜徐修和。
“这辣椒也算稀罕物,应该能卖个好价钱。”徐修同说。
计一舟摇摇头,“这个暂时我们就不卖了,数量跟不上,等后年看看情况再说吧。”
后年就是他们村御赐土地免税的第四年,可以随便自己想种什么种什么了。
到时候他把白芷她们还有杏仁他们吃的米面数量种够就行了,其他的土地全种土豆、红薯、辣椒或者是蔬菜。
手上也还有不少之前跟风买的荒地,也可以开出来看看能不能也种红薯和土豆。
红薯粉加工后拿了个做粉丝,粉丝耐放,可以卖去别的地方。
到时候再搭上徐家这条线,想卖货还是挺简单的。
他自己也可以搞个商队,自己养着他们把东西带出去卖。
具体怎么操作就看之后他的精神状态了,实在太懒就交给徐家好了。
“哥,你出来吃个饭还谈什么生意啊!”徐修和嚷嚷道。
怪扫兴的。
“是我不好,咱们不提了,不提这些事儿了。”
徐修同笑了笑,把他带过来的好酒打开,给大家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