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着宁元昭在包间的小榻上挤着眯了一会儿,学生就该去上学了。
中午这一觉不用睡很久,醒来的时候也会神清气爽,不像一大早起来那样,让人精神萎靡。
计一舟把宁元昭送到铺子门口,给他挎好书囊,临走前拉着人叮嘱了几句:
“你这几天留意着你们书院有没有想挣钱画画好的人,到时候给铺子里的菜品画些图。”计一舟说。
写字的活可以交给宁元昭办了,像是菜单或者菜品介绍之类的都可以让他抽空来做,画画还是得重新找人。
宁元昭小时候能上学就已经很不错了,画画就没啥机会了。
书院虽然会教,可他之前没学多少,画得不好。
下午去得晚,到书院的时候学舍里已经到了很多人,陈意安也在位置上。
“宁老弟,来来来。”陈意安挥手,“你这毛笔让我一阵好找,去了好几个铺子才买到一样的,你看看是不是这个?”
宁元昭坐下,接过毛笔扫了一眼,“陈兄有心了。”
徐修和送来的笔,应该不是什么便宜货,没想到他还真的去找到了一支一模一样的还给他。
“应该的应该的,”陈意安摆摆手,“早上要不是你借我笔,夫子肯定就要让我上后边站着了。”
“好说好说。”
陈意安虽然性子跳脱了一点,可该好好学习的时候一点也不马虎。
书院上课钟声响起之后,便立马坐好等着夫子过来授课。
铺子里。
计一舟把刘二叫来,让他去村里收一些蔬菜和豆腐回来,他小瘦和小胖跟着王婶儿去集市看一看县城里有哪些大一点的蔬菜铺子。
现在不买菜,无所谓蔬菜新鲜不新鲜,主要就是去咨询一下这些蔬菜摊子给酒楼饭馆送菜是什么价格。
县里什么地方都好,就是这个物价高了一些。
又过了几日,丁牙人那边总算是有了消息。
至此,计一舟已经等了半个月厨师和掌柜。
这段时间他带着胖瘦都研究出来了好几种丸子的做法。
什么豆腐丸子、鱼肉丸子、菜丸子、猪肉丸子、牛肉丸子、炸丸子……能想到的都做了一遍。
一直等厨师来还是因为火锅底料最重要的一步还是需要熟手来做,胖瘦他们打打下手还行,掌勺就有点悬了。
除了火锅底料之外,或观点也得有一些主食。
像是炒饭、饼子、馒头什么的,也得有。
为了增加火锅的菜色,计一舟还加了一些能直接吃的菜。
比如卤肉、白灼肉之类的。
这些全部都得看着厨师学会了才能开业。
他自己不见得做这些东西做得有多好吃,主要是他知道菜谱。
把菜谱交给厨师之后,厨师再自己按照客人的反馈调整味道,这种专业的活,计一舟就没办法做到了。
经过胖瘦王婶儿和刘二几天的努力,货源问题得到了解决,计一舟这下什么都不用操心,只要把火锅底料给解决了一切都好说。
县里杀牛的次数比较多,计一舟这段时间已经攒了好多牛油出来。
他还去县城的商行打听了一下,拜托商行商队 沿路给他收一些牛油回来。
牛油能久放,计一舟付钱爽快,商队答应得也痛快。
火锅底料不一定非得用牛油炒,清油其实也可以。
牛油火锅厚重狂野,适合重口味爱好者,涮内脏绝配;清油火锅轻盈鲜麻,适合追求麻辣但怕油腻的人群,尤其搭配鱼虾,味道一绝。
牛油火锅辣味渗透性强,难调节,用动物油脂当作油底香味持久,并且越煮越醇厚;清油火锅辣度更易控制,油不锁辣,清香不腻,就算是夏天吃也清爽不燥热。
在牛油数量跟不上的情况下,只冬春做牛油火锅是最合适的。
冬天吃牛油火锅还保暖驱寒。
底料的炒法就没什么大的区别了,调节辣味的配方就是之前调豆腐乳的配方。
再加上一点别的调料就可以了。
计一舟让厨师收拾好后,把人叫到厨房,开始指挥人炒火锅底料。
咳~
毕竟他们之前吃的一直都是现成的火锅料,自己亲手动手炒料的经验为零。
他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火锅底料配方拥有者罢了。
第一次炒火锅底料他和厨师都没谱,大眼瞪小眼之后决定先炒一小锅试试水先。
香料这些东西去香料铺子或者医馆买价格都太高了,计一舟去找徐修同定了一批货,价格十分实惠。
小胖在灶台后边生火,小瘦在旁边打下手,计一舟拿着个本本念步骤,大厨就跟着他的步骤动手干活。
头一回做不好浪费辣椒,就先做一个微喇版的,做出来不管成功与否大家都能尝尝味道。
毕竟火锅底料这个东西,只要材料放对了,火候好不好的都不会难吃到哪里去。
指挥着大厨把微辣版的干辣椒段在水里煮四五分钟,防止炒底料的时候煳锅。
辣椒煮好后捞起来,拿到旁边让小瘦给它们剁碎。
在锅里放牛油,等牛油融化后加姜蒜葱爆香,等葱姜蒜炸干后捞出来,加剁碎的辣椒、白酒浸泡过的青红花椒和香料,炒十分钟就差不多了。
为了避免浪费,就连香料也是最基础版的,只有八角、香叶、拍裂的草果、小茴香和豆蔻。
炒好了火锅底料,把它们放在锅里闷着,等一旁锅里的高汤熬好后就可以煮一顿火锅试试味道了。
火锅底料加清水其实也可以的,计一舟他们在旁边熬着的是清汤锅底。
老母鸡半只加猪骨焯水,加姜片、红枣、枸杞,炖一个时辰成高汤,出锅前白萝卜片增甜。
本来应该还要加玉米段的,只是计一舟手里只有玉米面,粗的细的都有,就是没有嫩玉米,暂时就把这一种材料省略掉。
等今年新玉米出来的时候,就可以加上,顺便当作新菜品上架。
这一下子就可以做出两种火锅底料,味道好不好的先尝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