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4章 宁家村163

翠绿的树叶被一阵大风卷走,带着它往前走了一些距离后让其独自飘零,缓缓落在地上变成金黄色。

计一舟拢了拢衣衫,觉得有些冷了,起身回房间拿了一件衣裳披上。

“一舟啊,你们在家吗?”许氏站在院子外边轻轻敲门。

“在的大伯娘,”计一舟把衣服穿好,跑去打开院门,“最近一直在家没有出门,下回您来直接进来就行。”

他们在家要想干点什么坏事儿一般都会把院门锁上,从外边是推不开的。

“行,下回我可就直接进来啦。”许氏笑呵呵的,“最近天气变幻无常,时冷时热的,你们别受凉了。”

“可不是吗,我刚还觉得冷得慌,又去加了一件衣裳。”计一舟带着许氏进了堂屋,屋子里吹不到风就没那么冷。

刚坐下,许氏就把带来的小包袱放在桌子上打开,露出里边的衣物。

“元山不是要成亲了吗,家里寻思给他做了一身新衣裳,你大伯出去买的布,给你们也做了一身,你试试看能不能穿上。”许氏说。

计一舟接过衣服摊开一看就知道能不能穿得下,还是当着许氏的面把刚套好的外套脱了换上试了试。

“正正好呢,大伯娘你手真巧。”计一舟说。

“那就行,你们两个的尺寸差不多,你能穿下那小昭也不用试了。”许氏把旁边的两双鞋子拿出来,“不过鞋子你们还是要自己试试。”

“还有鞋子呢?”计一舟惊喜道:“这不巧了吗,我刚刚还在想去找宁阿婆给做一双。”

“做都做了,干脆就给你们都做了。”许氏把鞋子往前推了推,“快去跟小昭一起试一试大小。”

“好嘞,”计一舟抱着两双鞋子去书房,按着宁元昭试了一下。

没多久又跑出来,“大小正合适,一点也不夹脚。”

“好好好,能穿就好。”许氏拍了拍衣服,“过几天元山迎亲,还要麻烦你们做哥哥的。”

计一舟一愣,随后咧开嘴笑,“哪有什么麻烦的,刚好让我们也沾沾喜气。”

“那你们忙,我先回去收拾收拾家里。”许氏抬脚就要走。

“等一下大伯娘,”计一舟叫住许氏,抬脚往厨房跑,“之前做的腊肠还剩下不少,你拿一些回去在席上做了吃。”

他前两天可都看见宁大富在地里挖土豆,这么早就挖出来还能干啥,估计就是想喜宴上做了给王家送亲的人尝尝。

好叫他们知道他们家里的情况,也更放心把闺女嫁过来。

九月初八的晚上,宁元山跑到家里来找宁元昭,坐下就开始絮絮叨叨个不停。

“哥,我好紧张,我还有些害怕咋整啊?”

宁元昭有点理解他的紧张,当初跟计一舟拜堂的时候他也有些发懵,感觉脑子里有无数的小人儿在蹦跶。

只是他平时不像宁元河一样喜形于色,当晚掩饰得很好,没让计一舟看出他的紧张来。

说白了就是他比较能装。

“娶媳妇儿是大喜事,你害怕什么?”宁元昭老神在在道。

“我也不知道,我就是睡不着。”宁元山说。

计一舟看到他整个人兴奋到发抖,还一口一个害怕,简直没眼看。

他拍了拍宁元山的肩膀,笑道:“放心吧,明儿我们也在,保准把新娘子风风光光地接回来!”

之后也不顾宁元山如何,拎着他后脖颈的衣服就把人拽了起来,“现在,你立马回去睡觉 ,睡不着去外边跑两圈,不要打扰我们两口子休息。”

宁元山北计一舟说的脸皮倏地红了,结结巴巴的不敢看两人,“那,那我先走了哥。”

计一舟看着他落荒而逃的背影,哈哈大笑,“这么纯情?”

宁元昭出去关了院子门,回来时笑得浪荡,“好了,你逗他做什么,咱们可以休息了。”

……

第二天大家都起得很早,天还没亮,两人就去了宁大富家里。

这里的正席是在下午,早上就是一些过来帮忙的人先过来准备着。

他们迎亲的起一大早也没多少事儿,但要等着主家开了席,所有帮忙的一起吃顿早饭,然后开始有各种仪式。

计一舟也不懂,之前也没结过婚,来这边跟宁元昭两人又是偷偷摸摸的,没有这么多复杂的东西。

反正有人带着他们,叫做什么就做什么。

从祭祖开始,每一个流程都有一个吉时,必须按照那个时间点做才行,早一点晚一点都不可以。

他们这些跟着去迎亲的人也要根据八字,麻烦得很。

昨晚上睡得有些晚了,早上起来的又太早,计一舟还晕晕乎乎的,被宁元昭带着指哪儿打哪儿。

一直忙活到快吃午饭的时候,迎亲的队伍才出发。

队伍里有八个壮汉抬着花轿,锣鼓敲得震天响,鞭炮声此起彼伏。

这要是换作之前,迎亲队伍里肯定有许多孩子跟着疯跑,但现在这些疯跑的主力军全都老老实实在学堂坐着,苦哈哈地听着外边的动静无法离开。

到了王家,女方家的亲戚早已在门口等候。

现在还不到接走新娘的这一步,迎亲队伍得在这边吃一顿饭才能接了新娘出发。

这顿饭叫作上门饭,意思就是女婿上门来要接闺女走了,走之前在家里吃一顿饭,让大家伙认认姑爷的长相。

王家的情况跟两年前的宁家差不多,桌上的饭菜说不上有多豪华,但该有的荤腥一点也没少。

饿了一早上的计一舟恨不得抱着盘子啃,但又被宁元昭拉着时时刻刻要注意礼节,一顿饭吃得跟没吃没什么区别。

宁元昭作为宁元山唯一的哥,也是迎亲的主事人,先是恭敬地向女方家长行礼,然后抬上上聘礼。

王柱子接过聘礼,笑中带泪:“你们家真是有心了。”

宁元昭温和有礼,笑着回应:“这是应该的,元山能娶到您家的闺女,是我们宁家的福气。”

按照习俗,新娘子要家中兄弟背出来,王家孩子不多,王春玉下边就只有继母生的一个弟弟一个妹妹,现在都还没多大。

宁元山满脸红光,站在门口发了一圈喜糖后,让王春玉的小弟把人扶到了门边,他自己把媳妇背上的花轿。

宁元山来娶亲的架势算得上隆重,往常没见过结婚有这么多人来迎亲的,还抬着轿子呢。

之前有辆牛车都算得上是大方人家了。

回村的路上,有王家庄的小孩子拦路,宁元昭他们就把准备好的喜钱跟喜糖拿出来往路两边撒。

回了宁家村,接新娘子进了门,他们这几个迎亲的伙计才放松下来。

两人累得不行,吃了下午的喜宴之后又帮着宁元山挡了一会儿酒,等计一舟都没逃过喝了一杯之后,众人才放过他们。

宁元昭脸有些红,意识还清醒着,见计一舟开始人畜不分了,跟许氏说了一声就先回去了。

后边都是宁元山的事儿了,他们功成身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