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3章 宁家村162

村长把钱换回来之后立马就分给了大家,剩下的七百多两他也在当时就跟大家说了他的想法。

他想在村子里建一个学堂,让宁家村的孩子都能有机会上学识字。

这个建议没有被大家反驳,大家都挺支持宁中明这个决定。

只是宁中明就认识宁元昭这一个读书人,他那两个儿子认识几个字但就连童生都没考上,是彻底指望不上的。

“孩童启蒙的话秀才就已经足够,大伯你看可以吗?”宁元昭问。

年轻秀才肯定还想试上一试往上继续考,也就只有一些老秀才试过很多次之后,实在不行了才放弃继续科考的打算。

他们村子孩子不算多,暂时有一个夫子就可以了。

这个事情急不来,要等宁元昭写信去问问他之前认识的几位老秀才,看看他们愿意不愿意。

现在学堂都还没有建成,也不用急于一时。

“那就辛苦你这边上点心,我去跟族老们商量一下学堂要建成什么样。”宁中明说。

计一舟全程在一旁听着,等村长快要起身走的时候,突然开口,“村里学堂只要男孩子去读书吗?”

“这……”宁中明愣了一下,“女子读书又不能科举,读来也无用啊。”

“读书怎么会无用?”计一舟皱了皱眉:“哪怕是出去签了活契给人做奴仆,会识字的跟不识字的工钱上都有很大的区别。”

“要是因为女子读书无用就不让他们读书,那为什么那些富贵人家的千金小姐从小也是要识字的?”计一舟说。

他理解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后世女性被允许读书也不过百年,想要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全面推广女子读书是完全不可能的。

可这里是宁家村,或许有可能呢。

主要是他也想让小宝去感受一下上学的‘快乐’,天天待在家里挺亮的。

“小姑娘多认些字也好,”宁元昭起身,跟宁中明解释:“不指望她们能去科举封官,但是会认字之后管家记账也方便许多,再说长远一点,有文化的母亲也能够更好地教育孩子,传授知识和道德观念,这样也挺好的。”

计一舟在一旁直点头。

他脑子里当然有很多理由以及女孩子读书的好处,也不认为宁元昭说的就是对的。

至少他不觉得女孩子读书就只能教孩子,但是现在这个大环境就在这里摆着,他说得再多都没用。

宁中明对读书人有生理上的信服,宁元昭这么一说他就开始思考了起来。

计一舟一看有戏,立马补充:“也可以请一些女先生过来教教他们女红之类的手艺,村里的小姑娘也不少,闲在家也没事干,不如都送去学堂学点本事。”

有了村学夫子的束修肯定就是村里和自己各出一半,也有点托举后代成才的意思。

既然都叫村学了,只让男孩子去上学还是有些不公平,这样让那些家里只有姑娘的怎么想。

计一舟跟宁元昭两人时间多,拉着村长不让走,跟他说了好半天,才让村长松口,说回去劝劝族老们。

在门后偷听的小宝跟茯苓一脸苦相。

宁元昭给几个在家的老秀才都写了一封信,顺便也去了书信让宋夫子也帮着看看有没有愿意到他们村里给小孩子启蒙的人。

这件事情不知道咋就传到了县令耳朵里,居然也派人过来送了五十两银子过来,又把宁家村好一顿夸奖。

找夫子的事情也比他们原本想象的要顺利许多,就连女夫子也让县令给解决了。

这下村里那些老古董再怎么不愿意让女孩子入学也没办法了。

村学比计一舟他们的花田还要先建设好,村学上梁的那天,宁元昭就去了书信让老秀才一家动身前往宁家村,县令那边安排好的女先生也可以动身了。

村学彻底开学那一天,计一舟抱起小宝跑得最快,把他跟茯苓直接扔去了学堂,交给女先生看管。

宁元河每天下午吃完饭后才过来学一个时辰,教给他的也都是一些照看果林用得上的东西,没必要让他跟着学堂里的毛头小子一起启蒙。

剩下的时间里,计一舟就可以一直跟宁元昭黏在一起。

其实宁元昭自己也可以去村学教书,但计一舟觉得他去教书没必要,还耽搁他自己看书的时间。

宁元昭本人也不太想当夫子,整天教小宝教得火冒三丈,去教别人家的孩子他怕会控制不住自己揍人。

尽管夫子打学生手心是常有的事情,他也不想变成一个整天打人手心的‘坏人’。

村里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计一舟也终于过上了一段整天吃了就睡睡了就吃的悠闲日子。

人活着不就为了这点儿事儿嘛,整天无病无灾有吃有喝有人陪,还不用操心钱的日子是多少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他也不求大富大贵,现在这样就挺好的。

工坊里的香皂卖得很好,宁元山的豆腐乳挣得不如香皂多,但是每个月也能拿出一些银子给计一舟。

田间地头的事情全都有其他人打理,没什么大问题他都不用去地里溜达。

夏天最热的这几个月他都有好好养着自己和宁元昭,干得最累的一件事情就是把太阳能发电板搬去后院安装上了。

几个蓄电池全都充满电之后他才重新获得了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