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5章 宁家村154

找长工比找下人好找,乡下多的是家里人多地少的人家。

宁元昭去镇上买了一个做饭的婆子,专门给隔壁院子那些人做饭,平时也顺带收拾收拾公共区域的卫生。

计一舟他们还是喜欢就只有他们一家人在家里做饭,两个人的衣服也是谁有空谁就洗了。

白芷她们平时做一下她们几个人的饭没啥问题,现在有了长工就不方便再让她们自己解决了,毕竟长工干活的时间比较长。

家里多出来的四个长工可以让田四喜照看着。

长工的工钱可以用粮食布匹代替,也可以直接支付银两,计一舟嫌麻烦,决定直接给他们支付银两。

像他们这种普通长工,一年下来的工钱不是很高,差不多就是五到十两银子。

家里种的地大部分都是新粮种,他们头一年没啥经验,计一舟就只给他们八两银的工钱,一年下来就跟工坊里的工人差不多银钱。

只是他们要做得比工坊里的工人要更累一些。

这也不是计一舟抠门儿,主要是镇上那些稍微有钱一点的人家找长工也是这么个价。

他也不能因为自己觉得这个工钱少就直接跟个人傻钱多的二傻子一样,二话不说就给人涨工钱吧。

明年他大概率是要跟宁元昭一起去县里的,家里的这一大摊子活就全部找人照看着。

田里他就想让田四喜照看着,到时候按照长工头子给田四喜发工钱,让他带着几个长工专门负责在家种地,就不再单独佃田给他了。

今年家里干活的人多,两个人也不急吼吼的了,把牛牵出去,让长工先把地耕一遍,等再暖和一点再开始忙活也来得及。

又是一年三月三,计一舟跟宁元昭带着小宝,兄妹仨在家平平淡淡地吃了一碗长寿面,就过了宁元昭十九岁生日。

主要是给宁元昭送礼物太费劲了,送实用的吧他收起来不用;送花里胡哨的吧,他抱着稀罕两天收起来不看;给钱吧,他揣兜里放一天就又给计一舟了。

宁元昭身上永远就只有二两银子,用来以防万一,多出来一文钱他都会交给计一舟。

两个人相处了小一年,平时该黏黏糊糊的还是黏黏糊糊,就是两人对这个礼物不礼物的都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只要身边的人还是对方就好。

过完了宁元昭的十九岁生辰,两个人就开始忙活地里的庄稼了。

宁元昭在家待着,接待随时都有可能会过来买种子的村里人。

计一舟扛着锄头,整天带着一群人去地里待着。

先是种土豆的时候,从切块到沾草木灰到打窝子的深浅以及间隔,每一步都跟大家细细地慢慢地讲清楚。

他们种下的这些东西难道是他们的粮食吗?

不是的。

他们种的都是圣旨,这些种子等到了秋天是要交给县衙的。

这些新粮的产量计一舟可都是上报过的,要是村里人的产量不对,到时候交不出来这么多粮种,他们整个村子怕是都要哦豁。

把所有的种子都种在地里之后,计一舟才彻底松了一口气,可以抽出空来去看看花田跟果树林了。

果树林的移植都是宁元昭带着徐风两口子在弄,就连地里那些扦插的茶树都是宁元昭干的。

这些计一舟都没时间教他,都是他自己翻了一遍计一舟曾经看过的资料自己慢慢琢磨着弄得。

果树开始发出了新芽,只是还没来得及开花,计一舟去看了一眼,现在花田那边大多数都已经种上了鲜花,也还没有到开花的时候。

“走吧,咱们回家,做一些蜂箱出来。”计一舟看过自己的“江山”后拉着宁元昭回家。

“咱们自己做吗?”宁元昭问。

“嗯,自己做呗,现在也没啥事儿可以干了,就当作打发时间。”计一舟说。

去年两个人忙都是因为自己要下地干活,今年该干的活都有别人干了,一下子轻松不少。

做蜂箱两个人都有经验,回家的时候顺便去了趟宁木匠家,买了一些木头回去。

小宝现在皮得很,整天跟茯苓带着三只黑满村子跑,烦人得很。

刚好她又不在家,计一舟把木头放下拍拍手,“小祖宗整天太快乐了,等她满了三岁就该让她多学一些东西了。”

小屁孩子就该好好上学,整天无拘无束的满山跑,看得计一舟眼红。

“不是你说她还小的时候了?”宁元昭关了院子门,凑到计一舟身后蹭蹭。

“去年是真的小,三岁过后就可以开始学习了。”计一舟手往后,抓住宁元昭头顶的小揪揪。

“那等我去了县学,再给她找先生。”宁元昭说。

“行,”计一舟转过身抱住宁元昭,“你的那什么六艺都给他安排上。”

“她一个女孩子学那些东西做什么?”宁元昭边说边在计一舟嘴上细啄。

“女孩子怎么了?”计一舟掰着手指,“什么琴、棋、书、画、诗、酒、茶、骑射、剑法、女红、管家啥的,全都给她安排上。”

宁元昭一愣,抵着计一舟的额头笑了出来,“这么多?”

“这就多了?”计一舟说:“又不要她学得多么精通,只要会一点就行了。”

“好,那就都给他安排上。”宁元昭说。

计一舟这才满意地把宁元昭按在凳子上坐着,他好坐在宁元昭腿上。

“你也别心疼,”计一舟说:“这才哪儿到哪儿啊,我上初中那会儿,语数外、政史地、物化生再加个音美体信,一下子学十来科呢。”

“也亏得是我爸妈不压迫我,没给我报一些课外班,我才没有疯掉,快快乐乐地长大了。”计一舟说。

“你们要学这么多东西吗?”宁元昭问。

“那可不,”计一舟说起这个就来劲儿,抓着宁元昭就开始吐槽,“我们五岁前就要去上学,先是幼儿园,再是六年小学,然后三年初中,这九年是国家免费并且要我们必须上的。”

“这九年之后还有三年高中,高考后还要去上四年大学,”计一舟拍拍宁元昭的肩膀,“高考就跟你们考……殿试一样,你们考上了进士才可以选官,我们是过了高考而且成绩还不错才有大学上。”

“当然大学也有三年的,不过我是上的四年的那种,这四年上完就可以出来找工作了,不过有很多人还是会继续上,那可就久了去了。”

计一舟小嘴叭叭的,宁元昭听得认真。

“你们的国家会强制你们上学吗?”宁元昭点点头,“这还挺好。”

“哎哟我的昭昭啊,”计一舟一脸黑线,实在没忍住笑了出来,“又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上学,好辛苦的你知道吗?”

“读书有什么辛苦的,”宁元昭不理解,“好多人读不起书。”

计一舟一噎,“额……那你以后当官了,就想办法让你管辖的地方人人都能上得起学。”

现在的人上不起学主要还是家里穷送不起,而且家里娃去上学了就少了劳动力,上这个学还是无底洞,娃还不一定能考得出来。

教育资源跟后世也比不了,再加上大部分的资源都掌握在有钱人手中,穷人根本没机会看到一些名家作品,读起书来也很难。

说来说去最重要的还是穷,要是人人家里都有一点钱,谁不愿意让家里孩子去上学认几个字。

“好,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