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 > 第154章 教育均衡再匀资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宣!”武大郎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吏部尚书战战兢兢地走进来,将一份整理好的奏折呈上。

奏折上,各地教育资源的分配情况一目了然,虽然经过初步调整,比之前有了明显的改善,但距离武大郎心中理想的均衡状态,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武大郎的目光在奏折上停留许久,眉头紧锁,手指一下下地敲击着桌案,发出沉闷的声响。

殿内一片寂静,只有奏折翻页的沙沙声和武大郎的呼吸声交织在一起,一种严肃而坚定的氛围在他周围蔓延开来。

“朕意已决!”武大郎猛地合上奏折,眼神中透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将更多城市贵族学院的资源向乡村学校倾斜,务必保证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

孔子后裔等传统势力代表脸色骤变,他们联合起来,如同潮水般涌向武大郎,言辞犀利地反驳着他的新政策。

“陛下,此举万万不可啊!城市贵族学院乃是我大宋教育的基石,岂能随意动摇?”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臣痛心疾首地劝谏道。

“陛下,乡村教育资源匮乏,乃是由来已久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还请陛下三思啊!”另一个官员也附和道。

“陛下……”

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愤怒和不满的情绪在朝堂上汹涌,压抑的气氛笼罩着整个朝堂,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

武大郎看着这些义愤填膺的官员,心中不禁冷笑一声,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

“朕知道你们在担心什么,”武大郎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但朕要告诉你们,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基,只有让所有孩子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才能让我大宋更加繁荣昌盛!”

“陛下,这……”孔子后裔还想再说什么,却被武大郎抬手打断。

“不必多言!”武大郎的眼神凌厉如刀,“朕心意已决,任何人不得阻拦!”

朝堂上的气氛更加凝重,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武大郎环视一周,目光落在一个年轻官员身上,“林冲,此事就交由你来负责……”

武大郎的改革举措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起千层浪。

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如同山呼海啸般涌来,大有把他吞噬的架势。

“这武大郎,莫不是疯了?好好的贵族学院,为何要拆?”“就是,我家的孩子以后还如何能上好学?”类似的流言蜚语在民间迅速传播,如同病毒般蔓延开来。

武大郎独自一人坐在书房里,桌案上堆积如山的弹劾奏章如同小山一般,几乎将他淹没。

他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感到一股沉重的压力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窗外夜色深沉,寒风呼啸,如同鬼哭狼嚎一般,更添了几分萧瑟和凄凉。

急迫感和孤独感如同两条毒蛇,紧紧地缠绕着他的心脏,让他感到窒息。

书房里静悄悄的,只有奏折翻页的沙沙声和武大郎沉重的呼吸声交织在一起,沉闷的氛围如同浓稠的墨汁,将整个书房笼罩。

“难道,朕真的错了吗?”武大郎喃喃自语,但很快,这丝迷茫便被坚定的光芒所取代。

“不,朕没有错!为了大宋的未来,朕必须坚持下去!”他猛地站起身,

想起之前力排众议推动女子教育的成功案例,武大郎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

他开始积极地与朝中官员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说服了一部分中立的官员支持他的新政。

有了这些人的支持,武大郎开始强行推进新政策。

随着时间的推移,乡村的教育资源逐渐增多,破旧的校舍焕然一新,孩子们有了崭新的课本和文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看到这一幕,武大郎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欣慰。

支持他的百姓更是欢呼雀跃,兴奋的氛围在乡村弥漫开来,如同节日般热闹。

“武大郎,永远的神!”“大郎,你是我们的救星!”赞美之词如同潮水般涌来,让武大郎感到无比的满足。

就在这时,书房的门被轻轻地推开了……

武松大步流星地走进书房,看到武大郎疲惫的神色,心疼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哥哥,别太累了,要注意身体啊!”他粗犷的声音中充满了关切,如同冬日里的一缕暖阳,照亮了武大郎的心房。

紧接着,林冲和鲁智深也走了进来,他们脸上都带着担忧之色。

“大郎,那些老顽固就让他们闹腾去吧,咱们兄弟几个永远支持你!”鲁智深瓮声瓮气地说道,豪迈的声音中充满了力量,仿佛能驱散一切阴霾。

林冲也附和道:“哥哥,我们梁山兄弟都是一起扛过枪、一起同过窗的,这点小事算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沉稳的声音中充满了自信,如同定海神针一般,让武大郎感到安心。

武大郎看着眼前这三个兄弟,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深吸一口气,振作精神,笑着说道:“放心吧,兄弟们,我没事!这点压力算什么,想当年我可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就是,想当年哥哥你可是手撕鬼子,脚踩汉奸,这点小事还不是小菜一碟!”武松哈哈大笑,爽朗的笑声如同惊雷一般,在书房里回荡。

武大郎也跟着笑了起来,书房里的气氛顿时轻松了许多。

他决定换一种方式来解决问题。

他不仅没有打压反对者,反而邀请他们一同参与乡村教育的建设。

这个举动让那些传统势力者大吃一惊。

他们原本以为武大郎会对他们进行打压,没想到他竟然如此大度。

疑惑和敬佩的情绪在他们心中蔓延开来。

“武大郎……他,他竟然……”孔子后裔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他原本以为武大郎会像对待宋江那样对待他们,没想到……

在武大郎的带领下,乡村的教育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破旧的校舍变成了崭新的教学楼,孩子们有了新的课本和文具。

乡村充满了新奇的氛围,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然而,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随着学校的增多,师资力量的不足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武大郎看着手中的报告,眉头紧锁。

“看来,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他喃喃自语道。

“报!”一个士兵急匆匆地跑进来,“陛下,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