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几乎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减缓了脚步,缓缓前进的同时,目光被这支军队深深吸引。

俺答汗可以说是最知兵的人,顿时目光如炬,像一头敏锐的苍狼,开始打量起这支军队。

就见京营士卒身着的板甲别具一格,并非由众多甲片拼接,而是以两块精心打造的薄钢板,巧妙地护住前胸与后背。这两块薄钢板表面光滑如镜,在冬日微弱的阳光下,反射出清冷的光芒,犹如湖面结冰后的反光,透着一种简洁而冷峻的气息。

钢板的边缘经过精细打磨,圆润而无棱角,既不会在战斗中勾挂衣物,也避免了对士卒身体的意外擦伤。

前胸的钢板微微隆起,贴合人体的胸肌线条,不仅增加了防护面积,还能在遭受攻击时,更好地分散冲击力。

而后背的钢板则相对平整,与前胸钢板通过坚韧的皮革条紧密相连,皮革条每隔一段距离便有金属铆钉加固,铆钉的表面同样光滑,与钢板和皮革完美融合,既保证了板甲的整体性,又赋予了它一定的柔韧性,使得士卒在行动时,不会因板甲的束缚而影响灵活性。

离得比较近了之后,锦衣卫便准备上前让军队让路,不过还没动,就让张居正给拦住了,带头停下脚步,看着前面的军队先行通过。

他当然也是知道内情的,知道这支军队就是征讨倭国的军队,调谭伦为征讨倭国的统帅,麾下有戚继光统领的两万京营军队,南方那边,则是和戚继光齐名的抗倭将领俞大酋,再整合蒙古骑兵,朝鲜水师和土司军队,共计快十万人,远征倭国。

内阁首辅高拱没有来参观蒸汽机农具,就是在给谭伦和他麾下的将领践行。

俺答汗不知道这些,但是从这支军队的装备上,也大概猜出了一些。

让他最震惊的是,之前庆典时候阅兵时,装备精良的明军才几千人。可如今,从城里出来的所有军卒,皆是装备精良,这让他不得不相信,明国朝廷有大规模装备军队的能力了!

此时,他更是在用心观察眼前明军的情况。

就见士卒们头戴钢盔,钢盔的设计简洁而实用,盔顶高耸,能有效抵御敌方从上方袭来的攻击。盔檐前伸后微微下探,为士卒的脸部提供了一定的防护,避免被敌军箭雨覆盖而伤及头部。钢盔表面同样经过精心打磨,反射着寒光,让人望而生畏。

俺答汗深知,这样的板甲和钢盔,不仅能在战场上给予士卒有效的保护,更彰显出这支军队装备的精良。

士卒们背着的燧发枪,枪身黝黑质朴,没有过多繁杂的雕刻,却透着一股精良实用的气息。枪身线条流畅,一看便是经过精心设计,便于握持和操作。

俺答汗注意到,枪身的木质部分纹理细密,质地坚硬,显然是选用了上乘的木材。而金属部分的锻造工艺更是精湛,每一处接口都严丝合缝,没有丝毫的瑕疵。

他在草原上历经无数征战,深知兵器的重要性,看到这些燧发枪,心中不禁暗自思忖,若自己的部落能拥有这般精良兵器,在草原上的威慑力必将大大提升。

随后,一门门火炮被缓缓拉出,炮身坚实厚重,炮口粗大而黝黑,给人一种强烈的压迫感。

俺答汗仔细观察着火炮,发现炮身的铸造工艺极为精湛,表面光滑,没有气泡和沙眼,这意味着火炮在发射时能够承受巨大的压力,保证了射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炮架同样坚固耐用,采用了高强度的木材和金属相结合的结构,能够灵活地调整火炮的射击角度。他心中明白,这些火炮一旦投入战场,别的不好说,对于敌军士气的打击,绝对是非常严重的。

看着眼前这支精锐却又装备精良的军队,俺答汗的心中,忽然有一种无力感。

明国的实力,实在太强大了!

他如此,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特别是那些土司,哪怕是那些心有不甘的,此时看到朝廷的军威,看到这样的军队,远不止阅兵仪式上的那点兵力时,就算有不甘,那又能如何?

在他们心情复杂之时,远处的铁路上,一列火车缓缓驶来。火车喷吐着浓烟,发出有节奏的轰鸣声,仿佛一头咆哮的钢铁巨兽。

俺答汗闻声望向火车,发现这火车身后的车厢比起他以前见过的,还多好不少。只是粗略一估算,指不定能拉一两千人。

他一下明白过来,这支军队中的辎重部队,怕是能一下拉走很多,大大加快军队的行进速度。

如果等到将来,明国的铁路修的到处都是……

俺答汗已经见识过现有的几条铁路,再这么一想,顿时,不知道为什么,哪怕此时不是和明国为敌,他背后也出现了冷汗。

当他看着火车缓缓停下,京营士兵们有条不紊地登上火车,那井然有序的场面,更让俺答汗等人深刻感受到大明军队的纪律严明与强大组织力。

他当然不知道,这些军卒都是戚继光训练出来的。而戚继光训练出来的军队,更是以军纪严明闻名。

这不,士兵们步伐整齐,动作迅速,没有丝毫的慌乱。每一个动作都仿佛经过了无数次的演练,精准而高效。

俺答汗虽然不知道内情,却也心中明白,这样的军队,绝非临时拼凑而成,而是经过了长时间的严格训练,拥有着极高的战斗素养,绝对算精锐之军。

随着京营军队全部出城,空出了回城的道路之后,俺答汗等人也继续踏上回城之路。

一路上,众人皆沉默不语,各自心中都在思索着今日所见所闻。那神奇却又存在不足的蒸汽机农具,那装备精良、纪律严明且借助火车高效出征的京营军队,皆在他们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也让他们对大明的实力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暗暗下定决心,在即将到来的征倭之事中,需谨慎行事,以谋长远发展。

就在他们回京之后,还没来得及怎么休息,朝鲜国王和一些挑选出来的土司便受到了隆庆帝的接见,准许,甚至是催促他们立刻返回。

特别是朝鲜国王,更是让他加急回去配合联军征讨倭国。为了让他能更好的做事,还有兵部侍郎陪同他一起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