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朝鲜国王听了,先是恭维了一大堆话,然后急忙问道:“张大人,这机器如此神奇,造价几何?我国能否购置?”

张居正微笑着回答:“朝鲜国王无需担忧,待技术成熟推广,自然可互通有无。我大明以仁义为本,愿与各国共享繁荣。”

俺答汗站起身,望着焕然一新的土地,对张居正敬重地说:“张大人,大明技术令人叹为观止。我草原虽以游牧为主,但也有可开垦之地,若能引进这农具,对部落发展意义重大。不知张大人能否通融,让草原早日受益?”

张居正看着俺答汗,诚恳地说:“俺答汗,此次征倭关乎大明尊严与天下和平。若你全力协助,立下战功,大明定不亏待你,这先进技术自然可与你共享,助力草原发展。”

李文贵以前就和他聊过,如果河套平原都是农田,能自给自足,不需要关内提供补给的话,那块地方就铁定是中原的了。因此,俺答汗的请求,他想都没想,一口就答应了。

俺答汗显然没想到这一层,连忙点头,想着若能借此与大明交好,引进技术,草原部落未来将充满无限可能。

各土司们围拢过来,纷纷表达期望。

“张大人,我们那儿也急需这农具。”

“是啊,张大人,考虑考虑我们。”

“……”

张居正一一安抚,承诺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征倭,大明会根据表现考虑他们的需求。

但是,事实上是,这种蒸汽机农具,只适合平原而已,大部分土司的领地,其实压根不适合蒸汽机农具的。

此时,冬日阳光洒在新开垦的土地上,给它披上金色光辉。

那台蒸汽机已经完成了实验,静静伫立,宛如一位默默守护的巨人,见证着这一切。

李文贵,张居正和俺答汗等人,在田间地头站了很久,观看蒸汽机农具进行了几次实验,一直到快午时的时候,才算是结束了这次的蒸汽机农具实验。

实验场地的善后,自然是由那些匠人会处理的。

李文贵和张居正,带着这些见识了蒸汽机农具的蛮夷回京师。

虽然快是中午了,但是寒风呼啸,天气依旧还是很冷的。

不过俺答汗、朝鲜国王、各土司在参观完衍神公李文贵展示的蒸汽机驱动耕田农具后,心中的震撼与热议,恰似熊熊燃烧的火焰,抵御着这彻骨的严寒。他们带着满心的惊叹,踏上了回城之路。

一路上,朝鲜国王也不知道是不是之前说错话被张居正听到的缘故,态度特别积极,率先打破沉默,眼中满是惊叹之色,感慨道:“今日得见那蒸汽机农具,真乃大开眼界,此等神物,破土开耕,如履平地,实乃农耕之神助,百姓之幸事啊!”

一位土司听了,也是赶忙附和:“是啊,若能将这神器引入我属地,那田亩开垦、农事劳作,不知要便捷多少,定能让属地百姓富足安乐。”

俺答汗虽未言语,但微微点头,眼中透露出对这农具的浓厚兴趣与思索。之前张居正口头答应了他,总让他感觉过于容易了,至今他都还有点不敢相信。

李文贵这边,听着他们这群人一个劲地在那恭维蒸汽机农具,夸得有点没边了,说真得,他觉得,实在是过誉了。

在他看来,这个蒸汽机农具其实并不是特别好,尤其是相对后世的那些内燃机驱动的农具!

在原本的历史上,蒸汽机是用了几百年才逐渐被淘汰了的,但是在这个位面上,李文贵觉得,蒸汽机只是一个过渡而已。

他的下一步计划,就是利用蒸汽机先提高下大明朝的工业基础,打造各种工具,然后尽快再进行内燃机和电气化的科技研究。

此时,李文贵听到他们还在那夸个没边,便微笑着开口说道:“诸位过誉了,这农具虽有奇妙之处,却并非尽善尽美。就如演示之时,连接锄地农具的齿轮突发松动,致使机器卡顿。此乃部件衔接不够稳固,后续需重新设计连接构造,方能确保其稳定运行。”

俺答汗听闻,心中一动,看向李文贵问道:“依衍神公之见,这部件衔接如何改进,方能稳妥?”

李文贵思索片刻,说道:“俺答汗,需采用更为精巧的榫卯结构,辅以特制的铆钉加固,使各部件之间契合更为紧密,减少松动之虞。”

朝鲜国王看到俺答汗的回答,并没有让这位财神爷反感,反而是在认真回答,似乎对于这样的问题,还是很认真地,于是,他就凑着问道:“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不足否?”

李文贵听了,想了一下,便看向朝鲜国王回答道:“这蒸汽机驱动之农具,构造繁杂,操作需专业匠人。运行之时,若遇故障,亦需专业之人及时维修。如此一来,推广便多有不便,恐难在各地迅速普及。”

俺答汗面露忧虑,道:“如此,这专业匠人培养,可有良策?”

李文贵说道:“需设立专门工坊,挑选聪慧且有工匠天赋之人,由经验丰富之工匠悉心传授技艺,经多年磨砺,方可造就专业匠人。这一点,朝廷已经在做,也有了一些人才,不过,比较难,人才还不多。”

俺答汗听了,不由得有点失望。如果连明国人都觉得难,那对草原上的人来说,那绝对是更难的了!

这个蒸汽机农具要想在河套平原上用,看来还是得依仗明国人啊!

……

众人一边交谈,一边前行,不知不觉已近城门。

此时,一阵整齐而有力的脚步声隐隐传来,众人抬眼望去,只见远处有一支军队正浩浩荡荡地出了城门,往火车站方向而去。

就只是远观而已,也只是看到这支军队行进而已,所有人在心中都有一种感觉:这绝对是精锐之军!

李文贵和张居正却是知道的,这支出城的军队,是属于戚继光训练出来的京营军队,一共是步骑炮不同军种共两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