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从渔阳到云中
当皇帝和太上皇坐着马车从洛阳赶回京城,欲调动人力物力为大顺朝补实边防的时候,恭亲王肖劲也在策马狂奔,他的目的地不是洛阳,而是云中(今太原市)。
杨喜被下放并州已经四年多了,虽然还是领着使相衔,并州也是边防重地,选杨喜当并州的军政长官,肖统也是打着加强军事防御名号,加封使相衔,体体面面的把他踢出京城的。
可杨喜就是杨喜,是那个从小就跟着娘亲寄人篱下的杨喜,他有的是心机和手段,虽然经受了雷霆,可依然坚挺着。
肖劲就是来找岳父,商量着如何能够稳定范阳的局势的,要知道雄霸东亚的大唐盛世,就是在范阳、河东、平卢三镇造反,硬生生的演化成了“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本朝吸取前朝的教训,改府兵制为募兵制,
灾年招募流民和当兵,成了国策。太祖认为,适逢灾年健壮者招募当兵后,老弱者就不可能揭竿反抗了。
这项国策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大量的冗兵、冗费,肖统登基后的重要措施就是改革了灾年招募流民饥民当兵的制度,而是国家出钱调动他们去挖去修路挣口粮,确确实实解决冗兵的问题。
可是谁曾想最近二十年天公作美,一年年的五谷丰登,百姓们口中称赞着这是多少辈子没有经历过的太平盛世呀!
这不就造成了边境兵源短缺武器落后了呀,如果不是出来代天子巡视这一年多,肖劲无论如何也想想不到,我大顺朝的龙虎之师竟然成了现在怎么个模样呀!
其实肖劲也懂得,造成现在这种局势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边关士兵的选拔和更替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本朝与各国的关系、皇帝和宰执人员对此事的重视、百姓中愿意当兵的人数,以及各级军士的待遇等等。
如果肖劲是皇帝,既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肯定要积极行动了,他也想过可以采取招募壮丁、提高军饷以吸引更多年轻人参军。同时,加强边防管理,确保士兵能够得到适当的休息和轮换,也是缓解兵力不足的有效手段。
边关兵力不足有很大原因是各个都护府多存在虚报士兵人数,冒领军饷的行为。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度支司、左藏库、内藏库拨出的军饷,真正用到军队身上的又能有几成呀!
如果肖劲是皇帝话,既然知道了吃空饷问题是普遍问题,肯定要下大力气整顿了。
一定要采取严格的户籍管理和军籍管理制度,确保士兵的真实身份和数量。同时,加强审计和监督,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也是遏制吃空饷的重要手段。
肖劲在幽州折腾了两个月,奏章上了好几封,可都如同泥牛入海杳无音信呀!
上边指不上了,只能收拢幽州的资源旧地筹集军粮,可肖劲别看官名很威风,什么天下督招讨兵马大元帅,可圣旨上写的明白,他就是巡视员,不是军政长官,
只有定期向朝廷上奏边关的情况和自己的整顿进展。请求朝廷给予支持和帮助,增派援兵、拨付军饷和提供武器装备的权利,根本就没有挪用和调动军用物资的权利!
肖劲用尽一切手段了解边关问题的根源。他不辞辛苦的与地方官员、边关将领以及士兵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获取到了第一手的信息和反馈。造成现在这种乱象原因几个字就能够概括无人重视罢了!
肖劲为了他们老肖家的天下,也是肯折节就下的,带领手下人登门拜访了幽冀一带的大商人,软硬兼施的打通了运输渠道,紧急筹集军粮以解边关之困。同时鼓励众将士就近开垦荒地,种粮种菜以求自给。
当肖劲抡起锄头,扶着犁耙的时候,那些官兵们也不好意思再好吃懒做了。
就是如此努力,也是杯水车薪,肖劲是亲王,皇帝不下圣旨他是没有权利从幽冀处招募兵员,这种有心无力的,挫败感在这一年多巡视过程中,一次次的冲击着他的灵魂!
巡视范阳平卢两道时间已经够久了,久到同行的人都催促王爷赶紧换地方吧,毕竟河东、朔方、河西、拢右、安西这五地他们还没有去呢!
好在下一站是河东节度使,此节度使驻太原,名义上可是拥兵五万余呀!
肖劲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决定先去找岳父,并州知州杨喜,毕竟岳父已经在并州经营了四年了,这上上下下的关系和人脉也门清的呀!
女婿拜见岳父这也是人之常情呀,更何况自从杨喜离开了参知政事得位置,肖劲还没有见过这位岳父呢!
这次由亲信带着天下督招讨兵马大元帅的仪仗、随行将领、护卫亲兵、随行军医、后勤人员去太原,
他自己紧带着十几个人,离开了大队人马,悄无声息的赶往云中。
就是被发现了肖劲也不怕,这个世道他是看明白了,越是自重的人越容易被孤立,有时候你漏出把柄,人家还会觉的你是可以交往的人呢?
总之烦人的紧,熙熙攘攘的讲的都是利益交换。
杨喜到底是探花郎出身,更有帝师的光荣履历,因此他上任以来,对并州的教育还是很重视的,开天二年这一科并州学子中第的就破天荒的多。
有了这事打底,当杨喜呼吁在并州进行一次开天兴学的时候,整个并州也是积极响应起来了。
肖劲也是提前与杨家联系才知道杨喜去下县的学校进行视察了,岳父这到底是在干正事,早在幽州的时候,酒桌上,常知州就没少吹嘘杨使相改革并州的学校,利用州府的税收结余,为下县的县学乡学提供资助,改善农人子弟的受教育情况。
杨使相还设立奖学制度,鼓励优秀学子努力学习,为地方培养更多人才。
最让常知州佩服的是杨使相与其他官员、饱学之士以及地方士绅共同探讨长期发展的策略,提倡尊师重教,形成了乐善好学的良好风气!
肖劲是在云中书院里头找到杨喜的,这个云中书院是杨使相牵头与地方乡绅、民间力量一起倡议并筹建的。
毕竟府学、州学、县学吃的都是朝廷的拨款,教学内容和方式受到严格控制,注重讲授与背诵,以应对科举考试为主要目标。
这云中书院虽然也有官府参与,可主要经费来源于私人之间的捐赠,更倾向于私学,其管理与运营相对独立,更多地体现了地方士绅和学者的意愿和追求。
教学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兼顾诗词歌赋、历史文献等,更加注重自学与讨论相结合,颇有当年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的性质!成立之后就成为饱学之士文化精英交流的重要场所。
杨喜是去过云中的官学之后,才来到这个他精心培育的私学的。
这时候杨喜正在云中书院的延宾馆里跟欧阳詹山长品茗闲谈呢!
就有门斗上来禀告门外有自称仲石的军人打扮的人,求见杨使相!
欧阳詹笑了“幼罗兄今儿是您的五十大寿,这不娇客就上门了吗?”
杨喜也很得意可还是摆摆手“行周贤弟呀!他呀!是在幽冀遇到挫折,来我这打秋风来了!”
欧阳詹听了杨喜这话也叹了一口气道“到底是认真做事的人,唉!恭亲王也难呀!快请进来吧!”
门斗听了自家山长的吩咐,自然是不敢怠慢了,急忙转身去请人,杨喜忙道“就请他一个过来,那些跟着的人,你们去安排他们吃喝吧,人多了我嫌闹腾!”
门斗连忙答是,欧阳詹不解的问道“恭亲王身边亲丛官那多是能够上达天庭的人,你怎可这么怠慢!”
杨喜冷哼一声“我跟自己女婿在我寿辰之日叙叙旧还有错了,上达天庭也是说坏话,还敢说好话呀!”
欧阳詹知道他心中有气也劝道“此一时,彼一时,你虽然是他多的年老师,可陛下是天子呀!”
杨喜听他说出陛下两个字也来了兴趣,用扇子遮住嘴,把头凑到了欧阳詹耳边呀,“我昨儿刚刚接到的洛阳的书信,你猜怎么着,可出乐死个人的事情了,太后娘娘亲自去长公主府撕灿然郡主,居然被郡主给打了!”
欧阳詹知道杨喜消息灵通,洛阳有不少人给他通风报信,也噗嗤一声笑出声来“这两个亲家母都竟然能够在光天化日之下动手,皇帝太上皇就这么放任不管!”
杨喜哈哈哈笑起来“就是因为皇帝太上皇都不在京城,一个两个去洛阳追那个妖孽去了,才让这两个老太太撕逼起来!”
欧阳詹也哈哈哈的乐了起来“那个杜大参任人唯亲,做的唯一的好事,就是让人们都知道那个妖孽的手段,大家都防备着他,才能够没有大事发生呀!”
杨喜连忙拉了欧阳詹一把“一会儿我家女婿来了,你可不能说这事儿,就当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他呀!也是被迷惑的!”
欧阳詹点了点头“我明白我明白,老肖家的通病,他怎么能够避免呢!”
他们正说笑着呢,肖劲走了进来,对着杨喜拱手道“小王见过岳父。”
杨喜欠了欠身道“贤婿免礼快快请起!”又指着旁边的欧阳詹说“这是你欧阳叔父!”
肖劲也对着欧阳詹说了一声“欧阳叔父好!”
欧阳詹连忙站起还礼道“不敢当不敢当,恭亲王请坐请坐快请坐!”
又见肖劲一脸的风霜问道“恭亲王这是快马赶过来的,可曾用过饭?”
肖劲笑出一口白牙“已经在马背上吃了干粮了,不过这一路急奔渴的很,请叔父赐茶吧!”
欧阳詹听他这么说连忙喊道“门斗门斗,快些给恭亲王上茶,不要太烫呀,要入口能饮的,王爷渴了!”
不一会茶上来了,肖劲直接拿起茶壶往口中猛灌起来,旁边的两人都看呆了,心里吐槽虽然在代替天子巡边,可到底是王爷呀,这这这也太不拘小节了吧。皇家的体面你不要了呀!
半壶茶进肚,肖劲自觉很痛快,笑着称赞道“好茶好茶,真是好茶!”
杨喜都给他给气乐,笑着说“仲石呀,你可曾听说这喝茶呀也是有门道的,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你这样喝,牛骡也要自叹不如呢?”
肖劲听了他岳父臭白他的话也不恼,笑着说“牛骡可是好东西了,他们可给普通百姓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了,我呀,还真真想下辈子能够直接当牛骡!”
欧阳詹都被肖劲的话给逗乐了“王爷果非常人呀,这语不惊人死不休呀!小可佩服则个,佩服则个!”
不知道肖劲是真听不懂,还是故意装傻,居然就拱手道“谢谢叔父夸赞,岳父呀,今日是你的五十大寿,我呢给你写了百寿图。”说罢从怀中拿出用棉布包裹的百寿图。
杨喜知道肖劲这一年多的巡视工作还是相当艰苦的,也是真的没有想到他会专门为自己生辰写个百寿图,因此也被感动了,眼睛亮晶晶的,手指也轻颤。
欧阳詹也颠颠的跑过来帮忙展开,就见这百寿图写在宣纸上,中间一个大大的寿字,然后以它为圆心扩散成了四个同心圆,最里边的那一层有八个字,
算上最中间的 圆心就是九个字,第二层是十九个字,第三层是三十二个字,第四层共四十个字,加在一起正好一百个字。
很朴实的一幅字,还没有装裱!这一百个字分别用了篆书隶书行书草书多种书法形式,有的端庄大气,有的灵动飘逸,有的古朴典雅,可以看出是费了一番功夫的。
欧阳詹先称赞起来“王爷这书法还真不错的,看的出有很用心的练字,能够在巡边的途中,一笔一划的写出也是难得呀,幼罗兄呀,你有个好女婿呀!”
肖劲连连说“谢谢叔父夸赞,我这也是没办法,一不会唱歌,二不会画画,只能傻呵呵的练个字了!”
杨喜知道他说的是谁,(司马擅长弹琴唱歌,田雪松画画很有天赋) 可真不想扯下去,忙说“贤婿呀,你这礼物老夫很是喜欢呢?老夫就说吗怎么也是老夫五十大寿呢,上天怎么也得给老夫安排点好事呢,这不你就送来这可心的寿礼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