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从长征开始:十军团的绝境血路 > 第351章 真正的大佬要来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除了倭寇送上门来的生产设备,系统对如此大胜也给出了丰厚的奖励。

在许昌城内,战士们缴获了德国用于设计me262喷气战斗机的全套真空箱加压力罐的组合式风洞设备,以及德军从mep1101型到me262型的所有技术验证、实验数据、样机图纸等文件资料。

赵骥命令二纵派出专门部队把包括洞体、驱动设备、测控设备在内的全部装备和技术资料运回武汉交到王守竞手中。

王守竞自从回国改行研究航空设计已经七、八年时间了,无论是当年效力国府还是后来加入独立师,他都一直在为缺少风洞而苦恼,一直只能干仿制工作来积累经验,现在可算是有了英雄用武的基础啦。

赵骥特意跑到武汉大学跟王守竞进行了一次谈话:“现在活塞式战斗机的仿制生产已经进入正轨了,我希望王校长你能把更多的精力转移到新型战机的设计开发上来”。

“我认为喷气式飞机才是未来的航空发展路线,活塞式战机不值得我们再多费精力去继续升级提升,新战机的设计这事儿不用急,王校长你可以慢慢研究,部队目前有bf109就足够应付战事了”。

王守竞这个层面的科研大佬一眼就能看得出喷气式战机的跨代先进性,他对赵骥的建议深以为然,当场就点头表示了同意:“我打算把飞机制造厂和学校的庶务都交给其他人来负责,马上集中起航空系的全部力量来研究新型战机”。

两人谈妥后,赵骥便想告辞离去,不料王守竞忽然开口拦道:“等等,说起新飞机,我忽然想起了我在美国留学时认识的一个后辈来”。

“后辈?谁?”

王守竞眼中流露出一丝欣赏加佩服的神色:“这个青年是个了不得的天才,他在国内本是主修铁道机械的,后来因为亲眼目睹了一二八抗战时倭寇飞机轰炸上海的惨状,所以决心赴美转修航空工程”。

赵骥闻言心头隐隐升起了一阵喷薄欲出的巨大激动,但他还是耐心地听着王守竞继续往下说:“这个年轻人在麻省理工取得了航空工程的硕士学位,我离开美国时听说他又转到了加州理工攻读空气动力和系统工程的博士学位”。

“这位大才叫什么名字?”赵骥感觉自己的心脏都快要蹦出胸口了,“王校长你能不能把他代为招募到我们这里来?”

“他姓钱名学森”,王守竞终于说出了赵骥期待的答案,“我和他只是浅交,不过素来听闻他是个爱国青年,在留美学生中颇为知名,如果赵书记你同意的话,我愿意……”

“同意,同意,我同意”,不等王守竞把话说完,赵骥就连连点头答应,好像生怕他会反悔一样,“请王校长尽快写信,我派人专门跑一趟美国去请”。

王守竞被赵骥剧烈的情绪波动搞得有点莫名其妙,当年在美国时,他是全美成名已久的顶尖科学家,而初到美国的钱老尚未成名,自己不过是想找个专业领域的年轻人回来当帮手而已,有必要这么激动吗?

王守竞不知道这个名字对后世的国人有多么如雷贯耳,穿越者赵骥却太清楚这位超级大佬的分量啦。

后世人由于两弹一星的缘故,很多都误以为钱老是研究航天工程的,其实他自己的本专业是航空领域,最早就是奔着设计飞机去的。

钱老回国后结合当时的现实国情,认为导弹比飞机能够更快地建立起国家急迫需要的军事威慑力,所以才专心致志投身两弹一星事业,其实他的专业最对口的应该是研究飞机才对。

在那个时代,为了国家需要而半路改换专业的科学家并不少见,王守竞、钱老、于老等莫不如此,后来从事的都不是专业最对口的工作。

赵骥算了一下时间,眼下的钱老博士毕业六年,已经是美国空军科学咨询团的成员了,个人知识体系也早已构建完成,并且浸润尖端科学领域多年,此时回国并不会影响他的专业上限。

王守竞写了封私信交给赵骥,在信中详细讲述了自己回国后在国府的系列遭遇,以及到了鄂豫皖边区又是怎样一番激情天地。

赵骥接信当晚就迫不及待地给陕北发去电报,请求动用在美的绝密渠道与钱老取得联系。

很快,一名叫做谢和庚的留美学生就专程登门拜访钱老,并递交了王守竞的私信。

谢和庚本是吉鸿昌将军的秘书,在1934年秘密加入我党,后来奉命打入桂军内部,他是广西人,又是北京大学经济系的高材生,不久就获得信任成为了白崇禧的随从秘书,甚至被白崇禧授予了一枚金质的特别通行证,可以任意进出包括李宗仁官邸在内的桂系全部机要重地。

1941年时,为了拉拢与美国高层的关系,谢和庚作为桂系代表被白崇禧出钱派往美国西北大学留学并兼任芝加哥领事馆职员,利用这些身份作为掩护,谢和庚不难与钱老取得联系。

钱老读了王守竞的信后深受感动,他赴美留学的初衷就是为了帮助中国建立起一支强大的空军,当得知王守竞回国后已经建立起了一家能生产先进活塞式战斗机的制造厂就更加敬佩不已。

王守竞本来是研究理论物理的,是为了报国才毅然放弃美国高薪的优渥生活,回到尚在战乱中的祖国从零开始学习航空动力专业,这份传奇经历激得钱老胸中豪气顿生,恨未能亲身参与其中。

王守竞在信中表示自己毕竟是半路出家,研究航空动力已然耗尽全力,实在没有多余精力再去同时从事空气动力的研究了,希望钱老能够回国助自己一臂之力。

王守竞、樊庆笙等留美科学家回国后在鄂豫皖边区做出的成绩早已在美国留学生圈子里传开了,而事实上钱老早在1941年时就曾有意回国,只不过由于恩师冯卡门的极力挽留才决定留下。

现在,时机终于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