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签订完成,萧奉先与耶律余睹自金国会宁府离去后,他们并未径直返回上京城,而是奔赴至了辽金交战的前线。
两人将在此地与金军对峙的十五万辽国大军迅速回撤,打算率领这支军队南下,前往中京道,以抵御武植所率的北伐大军。
萧奉先与耶律余睹行动已然迅速,然而相较于武植所率大军的攻伐推进速度,仍显得迟缓。
二人还未率大军南下抵达中京道,武植亲率的北伐大军便已摧枯拉朽般攻破了中京大定府。
转瞬之间,辽国中京道全境尽皆落入宋军掌控之中 。
萧奉先和耶律余睹率领着南下大军刚行到半路,中京道沦陷的战报便传到了两人耳中。听到如今中京道已被武植所带领的大军占据,两人面色阴沉。
此刻,他们都感到了辽国情势万分危急,因而一番商议后,并未继续前往中京道,而是率领着大军改道向上京城行进,妄图依托国都上京城坚固的城防,阻挡大宋军队进攻的势头。
另一边,辽国西北路,武松率领的宋夏联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将西北路境内的七州十八部部落逐一剿灭。
一时间,辽国西北路烽火连天,各部族在联军的强大攻势下土崩瓦解。
随后十几万宋夏联军从四面八方对可敦城形成合围之势,如一张大网,将可敦城紧紧笼罩。
可敦城内,驻守在城内的耶律大石及 残余的三万辽军都陷入了恐慌之中。
他们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敌军营帐,听着宋夏联军震天的喊杀声,绝望的气息再度蔓延开来。
可敦城的城主府,耶律大石面色忧愁,在大堂内来回踱步,试图寻找破局之法。
他在这段时间得知此次领兵进攻西北路的宋军主帅乃是武植的弟弟武松,而且听说其是为那战死的宋军大将徐宁报仇而来。
想到那徐宁是被他率领的大军所斩杀,知晓自己即便率军投降,也肯定难逃一死,因此想要活命,只有凭借可敦城顽抗到底。
耶律大石咬了咬牙,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决绝,心中暗想:只要坚守到城外的宋夏联军补给粮草供应不上,自会退去。
幸好可敦城的粮草储备还算充足,足以支撑一段时间,城墙上的防御工事也经过了加固。
然而面对十几万宋夏联军的围困,耶律大石的心里依旧没底,但此刻除了坚守,他已别无选择。
可敦城城外,宋夏联军的军阵前列,武松领着林冲、鲁智深、刘光世、夏崇武等将领,带着徐宁的灵柩出现在了可敦城前。
武松望着眼前的可敦城,脸上露出狠厉之意,此次他并不打算接受可敦城内耶律大石的投降。
他缓缓转头,目光落在一旁徐宁的灵柩上,面色悲切,声音透着决然:“徐大哥,你瞧好了,今日我定要为你报仇雪恨!”
语毕,武松转身,对着麾下一众将领下令道:“传令给大军中的神机营,即刻将红衣大炮尽数推出,对准可敦城全力炮轰,务必完成五轮炮击!”
听到武松这道军令,身旁的林冲、鲁智深等将领,皆面露惊愕之色。
要知道,此次他们这路北伐大军之中,可是配备了近五十门威力惊人的红衣大炮。一旦这些红衣大炮朝着可敦城发起五轮齐射,那可敦城的最终结局,必然是化作一片残垣断壁的废墟。
届时,城内三万辽军将士的性命生死难料,而可敦城内那两万多的平民百姓,也必将遭受池鱼之殃。
林冲见状,忍不住心急地一同上前一步,双手抱拳道:“大帅,可敦城内还有辽国百姓,这般猛烈炮击,实在是会造成生灵涂炭的惨状,还望大帅能慎重思量啊。”
武松听闻林冲所言,面色瞬间一沉,眼中先是闪过一丝挣扎之色,不过转瞬之间,那眼神再度坚定。“林大哥,此番我下定决心炮轰可敦城,一来是要为徐大哥讨回公道,以慰他在天之灵;二来,也是最关键的,便是要把这可敦城从辽国西北路的版图上彻底抹除。”
武松看着林冲满是不解的神情,缓了口气,接着道:“林大哥有所不知,这辽国西北路,尽是外族人聚居,我中原百姓在此地少之又少。常言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唯有将这可敦城夷为平地,往后大宋才能毫无阻碍地掌控这片区域。”
林冲、鲁智深等一众将校听了武松这番话,彼此面面相觑,皆是一脸复杂。
片刻后,众人纷纷无奈地轻叹一声,终究还是选择沉默,不再言语,气氛一时间凝重得近乎压抑 。
“大帅深谋远虑,既然众位将军心怀恻隐,那便由我刘光世来执行此令吧。”这时,一旁的刘光世听完武松的话,双手抱拳,对着武松拱手说道。
武松目光望向刘光世,轻轻摇了摇头,脸上涌起一抹坚毅之色,随即仰头哈哈大笑道:“我武松既然敢下这般命令,就没怕过旁人的指责。往后哪怕出了什么事,所有责任,本帅一人承担便是。我武松还不至于让自家兄弟为我背锅担责。”
说完,武松对着身旁亲卫高声吩咐道:“还愣着作甚?赶紧前去通知神机营,即刻准备对可敦城展开炮击!”
亲卫听闻,拱手领命道:“谨遵大帅之令!”说罢,转身疾步,领命而去 。
可敦城城头上,耶律大石正密切留意着城外宋军的一举一动。他瞧见宋军军阵有了异样动静,心头陡然涌起一股强烈的不祥预感。只见宋军从后方缓缓推出一门门黑黝黝的火炮,炮口直指着可敦城。
瞬间,耶律大石脸色骤变,身为辽国的高层将领,他对宋军的红衣大炮早有耳闻。这种攻城利器威力惊人,即便在近千米之外发炮,也能将地面炸得人仰马翻。
耶律大石心急如焚,急忙转身对着一旁的辽军将士声嘶力竭地大喝道:“速速传令下去,全城即刻进入戒备状态!宋军极有可能动用他们那威力巨大的轰天雷,让大军找好掩体,躲避炮火!”
将士们听闻主帅的命令,一个个神情紧张,忙不迭握紧手中武器,脸上写满了惊恐与不安,脚步匆忙地奔走传达指令,整个可敦城一时间弥漫着大战将至的紧张氛围 。
此时的宋军军阵前列,神机营已将近50门红衣大炮全部准备妥当。
一门门红衣大炮在日光下泛着森冷幽光,黑洞洞的炮口犹如择人而噬的猛兽,对准了可敦城。
武松骑着战马,疾行至后方,猛地挥臂,大喝道:“开炮!”
随着武松一声令下,神机营的士兵们迅速点燃炮捻。转瞬之间,“轰轰轰轰轰!”50门红衣大炮同时发出震耳欲聋的怒吼,一条条裹挟着毁灭力量的咆哮火龙,推动着一枚枚炮弹,朝着可敦城飞去。
瞬间,可敦城内响起一连串震得人耳膜生疼的爆炸声。无数辽国士兵、城中百姓,乃至牲畜,根本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便被炮弹无情击中,瞬间在火光与烟尘中失去了生命。
第一轮炮击的硝烟尚未散尽,第二轮炮击便已接踵而至。天空之中,一枚枚黑乎乎的炮弹拖着长长的尾焰,再次在可敦城内不同角落轰然炸开。
城中的房屋在这股巨力冲击下,如脆弱的积木般纷纷倒塌,熊熊大火瞬间燃起,火光映红了半边天,滚滚浓烟遮天蔽日。
城内哭喊声、求救声交织在一起,辽军士兵和百姓们惊慌失措地四处奔逃,却发现无论躲到哪里,都逃不过这死亡的威胁。街头巷尾,到处是残垣断壁,伤者们躺在废墟中,发出痛苦的呻吟,场面惨不忍睹 。
可敦城内的凄惨状况,伴随着城内那凄凌的叫声,源源不断地传至了城外宋军的阵营之中。
此刻与武松站在一旁的林冲眉头紧锁,脸上露出了不忍之色。他侧过头看向武松,嘴唇动了动,似乎还想说些什么。
鲁智深则将手中的兵器重重地杵在地上,长叹了一口气,眼中也露出了复杂的神情。而刘光世望着可敦城内的火光冲天,以及听着那凄凌的叫声,却是眼中露出了兴奋之色。
然而,此时的武松依旧面无表情,眼神中透露着坚定。他望着可敦城方向,那火光与浓烟、凄厉的叫声都无法触动他的心弦,口中冷冷地吐出:“继续进行炮击。”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神机营的士兵们虽已心有不忍,但军令如山,他们再次点燃了炮捻。
又是一轮震耳欲聋的轰鸣,炮弹如雨点般再次落入可敦城。这一次,更多的建筑被彻底摧毁,原本还在城内挣扎的幸存者,在这一轮新的炮击之下,也逐渐失去了生命。
第四轮炮击过后,整个可敦城早已面目全非。曾经高大的城墙,如今已尽数坍塌。从可敦城内传出的叫喊声已逐渐减弱,不过偶尔传出的几声惨叫,依旧让人心惊肉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