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启年激动的连连点头,“老臣拿回去会认真拜读的。”

裴乐瑶有点尴尬的挠了挠头。

这东西也不是她创造出来的,她是学习了一位伟人的思想。

可她也无法全盘告诉张启年。

“先生不用这样……先生治理经验丰富,一定要提出中肯的意见,认真客观的进行修改。”裴乐瑶态度诚恳的说道。

“太女殿下给老臣的惊喜不知还有多少?”张启年情绪激动,眼眶泛红。

“太女殿下一定是一位心中装着百姓的伟大君主。”

张启年难以压制自己的情绪。

他被皇帝赶出京城的时候已经年近六十,现在已是七旬老人。

他选定了太女殿下作为大周的下一任君主,进行培养和扶持。

在他那个年纪是需要何等的勇气和魄力。

他是想要一位明君的。

现在看来,他的选择是正确的。

在叛军起兵造反,一路打到京城,再看皇帝和二皇子的反应便知道,他之前的选择是多么的明智。

“先生客气了,我们师生之间就不用互相吹捧了。”裴乐瑶坦然道。

张启年连连点头,带着裴乐瑶写的两本方案,将其捧在怀中,爱不释手,离开了勤政殿。

裴乐瑶想做明君,当然也需要明臣来辅佐。

君臣互助,相辅相成,才能为大周开创一代盛世。

*

燕州府。乔叶在州府里巡视了一圈,回到衙门。他重重叹息一声。

燕州府萧条了许多。

虽然燕州府严防死守,但还是有不少老百姓逃离。

叛军大势已去,被朝廷兵马攻破是迟早的事情。

赵攀已经被杀,燕州其实没有再坚持下去的必要。

燕州府也曾经十分繁华,可现在却显得越来越萧条。

燕州府是叛军赵攀的发源地,谁能知道朝廷兵马打下燕州之后会怎么处置。

宋城听到乔叶的哀叹声,走进了衙门。

宋城从京城逃离,跑到燕州府,在燕州府衙门做文书工作。

宋城就是个刀笔小吏,不会涉及到核心的事务,再加上他又是乔叶的好友,没有人对他起疑心。

平时他在衙门做完自己的事情,有时间了便会和乔叶谈谈诗文,偶尔也会陪他一起去钓鱼。

秋天的时候他们会去登山赏红叶。

“乔兄,这是在哀叹什么?”宋城问道。

“宋兄来了。”乔叶招呼宋城入座,让衙役上了茶。

“刚才我出去巡视一圈,燕州府越来越萧条了。”

乔叶又叹了一口气。

“燕州府大势已去,朝廷兵马迟早会攻破燕州。”

“我不知将来燕州府会怎么样?”

作为地方官,乔叶不想看到百姓流离失所,看到燕州府血流成河。

“只要投降,太女殿下都会给予优待。”宋城说道。

乔叶点点头,“这个我自然知道。”

“我也知道燕州已经不可能再有将来。”

“陈灿率领着河北路的兵马,宋青峰率领洛州的兵马,已经逼近燕州府。”

“他们迟早也会打下燕州府。”

“只是燕州府我说了不算。”

乔叶虽然是燕州知府,也是赵攀让他留守燕州府。

可是在战争时期说了算的是武将,谁手中握着兵马,谁的拳头就大。

他不过就是个文官。

宋城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燕州府的守将叫金贵。

金贵不是纯正的中原血统,他有一半是北方蛮族血脉。

金贵是赵攀最信任的将领之一,去年冬天,金贵跟着赵攀在京城。

原本赵攀想派诸葛思明回燕州府,但诸葛思明拒绝了,最后赵攀便派金贵从京城返回燕州府。

“金贵虽然有蛮主血脉,但也是聪明人,不会看不清楚燕州府此时的形势。”宋城说道。

“乔兄要不要与金贵谈一谈?”

乔叶苦笑一声,“金贵何止是聪明,他是太聪明了!”

“他现在是在待价而沽。”

“我此时投降,他得到的利益定然是最少的。”

“以燕州府现在的粮草,只要朝廷的兵马没有攻破城池,守个两三年是没问题的。”

“朝廷兵马打一年打不下燕州府,定然会开出更好的条件。”

“金贵那个时候投降,得到的利益才是最大的。”

战争打到最后都是在谈判桌上解决。

可要怎么谈,这是很讲究方式方法的。

金贵自然想要一边打一边与朝廷谈判。

他要让太女殿下意识到,攻打燕州府没有那么容易,太女殿下才会开出更加诱人的条件。

金贵心中有了算计,计较谋取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他根本不将燕州府的将来,燕州府的百姓放在心上。

金贵想要的条件都是宋城无法给予的。

他想劝说金贵投降,十分困难。

宋城离开燕州府衙门,往自己的住处走。

街道上格外的寂寥。其实他刚来燕州府的时候,燕州府看起来还是比较繁华的。

自从赵攀被杀,就完全变了一个景象。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打仗不论是对于大周的百姓,还是对于燕州的百姓,都是最受苦的。

百姓不能正常的生活、生产,家中的父兄十六岁以上的男丁都要参战。

很多人在战场上送命。

这一战结束,不知道能有几家的儿郎返回家乡与自己的父母,亲人团聚。

宋城停在一家酒楼前,仰头向酒楼的帆布望去。

这家酒楼的名字起的很诗意,叫与君行。

这是宋城亲自起的名字。

自从换了这个名字之后,这家酒楼的生意比以前好多了。

不过,倒是没有几个人知道这酒楼的名字是他给起的。

他来燕州府是搏一次宋家的富贵,但是也搏一次天下太平,百姓安康。

他是带着视死如归的心理准备来的。

不过,这话在离开京城之前他没有告诉自己的弟弟。

太女殿下是明主,他们兄弟都跟对了人。

但是,早些时候他并未觉得太女殿下有多厉害,更没有想到太女殿下能有今日之成就。

他在京城整日陪着皇帝喝酒饮乐,他觉得自己很失败,觉得自己并没有为太女殿下做太多的事情,立太多的功劳。

他也希望将来这天下盛世有他宋城出的一份力。

既然已经走到了这一步,该做决断的时候,就要做出决断。

为了大周百姓,也为了燕州府的百姓,为了整个大周早日实现海晏河清。

离开酒楼之后,宋城回到住处做些准备。

傍晚的时候,他去了乔叶的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