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棣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整个身体无力地靠在了椅背上,目光显得有些迷茫。
警方已经对死者周围所有相关人员都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然而目前为止,除了汪辉一人与犯罪侧写相吻合之外,却也因为某些关键证据而被排除了嫌疑。
那么这个神秘莫测的凶手会是谁呢?他又与这些不幸的受害者们之中的哪个人存在着某种特殊关系?
汪正平听到敲门声后赶忙前去开门。
当他看到门外站着的是前来查案的警察时,脸上瞬间露出了欣喜的表情,急切地开口问道:
“警察同志你们是不是已经抓到凶手了?”
面对汪正平满怀期待的询问,江陌摇了摇头,表示目前还未能将真凶绳之以法。
不过看着汪正平那瞬间变得无比失落的神情,江陌出言安慰道:“虽说暂时还没抓住凶手,但是我们这边倒是发现了一些新的线索。”
听完这话,汪正平稍微松了一口气,心情也稍稍平复了些。
他热情地邀请两位警官进屋坐下,亲自为他们倒好了两杯温水。
江陌礼貌地接过水杯并道谢,他像是想起什么,随口问了一句:
“我想问一下,汪世书家里除了汪纶和汪辉这两个孩子之外,还有其他子女吗?”
汪正平顿时瞪大眼睛,脸上都是掩饰不住的惊讶,一时间竟然连话都说不出来。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结结巴巴地反问道:“警……警察同志,您……您是怎么知道这件事情的?”
江陌一听这话,立刻明白这里面恐怕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内情。
他一脸严肃地注视着汪正平,示意对方详细讲讲。
汪正平叹了一口气,缓缓开口说道:
“其实吧,当年弟媳在怀孕期间,心里一直盼着能够生下一个可爱的女儿,这样一来就能凑成一个‘好’字,实现儿女双全的美好愿望。
结果没想到竟然怀上了一对双胞胎!两个小生命出生时,却是两个男孩子。
那时他们家庭的经济状况远不如现在这么宽裕,养活三个男孩谈何容易啊!
最终还是母亲站出来拿定主意,表示将其中一个孩子送养。”
听到这里,陈棣迫不及待地追问道:“那个送养的孩子现在在哪里?”
汪正平沉重地又叹了一口气后回答道:
“就在红安县古楼镇,后来,弟媳心中始终对送出去的孩子心怀愧疚,时不时地前去探望。
没想到,这件事被孩子的养父母察觉了,为避免麻烦,他们干脆带着孩子悄悄地搬走了。至于搬到哪里,我们也不知道。”
汪正平满脸愁容,但转念一想,警察怎么可能无缘无故的询问这些事情,不禁心生疑虑,看向了坐在对面的两位警官。
陈棣冷哼一声,心想着那可说不定呢!
一旁的江陌迅速瞥了陈棣一眼,示意他注意控制情绪,切勿轻易表露内心想法。
陈棣迅速调整自己的面部表情,让其恢复平静自然。
出了汪正平家门,他们急匆匆地朝着市局赶去。
抵达市局后,江陌立刻将汪辉的照片导入到先进的系统中。
经过照片搜索比对,没过多久,屏幕上出现了一个与汪纶有着高达七分相似度的男人。
这个人名叫余黔,与汪辉同岁,来自红安县古楼镇过江楼村。
考虑到不能轻易惊动嫌疑人以免引起对方警觉,江陌联系了古楼镇的派出所请求协助调查,
派出所此次行动是以走访为名义,暗中打听余黔一家人目前的居住地址。
四十分钟后,终于,古楼镇派出所传来了消息,余黔一家如今租住于红安镇康乐街白衣巷 58 号。
不仅如此,据村里一名早起的村民反映,就在案发后的第二天清晨,有人亲眼目睹余黔出现在自家房屋后面,似乎正在掩埋什么东西。
另一边,付鹤年、周意以及吕书香也结束了在外的调查工作,返回市局。
遗憾的是,他们此番外出并未获得太多有价值的线索。
刚一踏进市局大门,接到江队电话的付鹤年顾不上休息片刻,带着周意立刻投入到对案发当晚余黔行踪的深入调查当中。
陈棣与吕书香跟着江队很快赶到了古楼镇的过江楼村。
当得知余黔极有可能就是令人震惊的红安八尸案的凶手之一,古楼镇派出所立刻进入了高度戒备状态。
就在江陌带领着他的队伍即将到达过江楼村的时候,派出所的民警们也几乎同时抵达了目的地。
一时间,警笛声打破了村庄原本的宁静,引起了众多村民的注意。
这些村民们哪里见过如此大的阵仗?
他们纷纷好奇地从家中走出来,紧紧跟在警车后面,伸长脖子张望着。
有些人交头接耳,低声议论着,还有些人面露惊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为了确保现场秩序,不影响案件的侦破工作,派出所的民警们迅速行动起来,开始驱散围观的群众。
他们一边耐心地向村民解释情况,一边引导大家远离挖掘现场。
随后民警们手持铁锹,走到了村民所指出的地点,开始进行挖掘工作。
随着一锹又一锹泥土被挖出,坑洞越来越深。
大约挖到一米左右的深度时,突然一名民警高声喊道:“这里面好像有个铁箱子!”
听到这句话,在场所有人的心都不由得提了起来。
大家迅速围拢过去,每个人的眼神都是满满的紧张和期待。
江陌站在人群前方,指挥着:“大家都小心一点,不要破坏掉里面的东西!”
听到他的指令,民警们小心谨慎地扒掉箱子周边的泥土生怕一个不小心而毁掉关键线索。
慢慢地铁箱完全暴露在了众人眼前。
铁箱外表锈迹斑斑,通体散发着一股陈旧与阴森的气息。
锁扣被打开时,整个现场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仿佛连周围的空气也在这一刻凝固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