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之下,王家只好放弃了继续从事布匹生意的念头。
值得庆幸的是,王家往昔还算是略有家资底蕴,而且尚有好几名忠心耿耿的仆人相随左右,一路辗转流离,最终一同逃至此处。
王家可谓是人丁兴旺,其中不乏身强力壮的劳动力。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老太爷当机立断,在村里购置下数十亩良田。
从此,一家人便开始勤勤恳恳地耕种劳作,靠着出售粮食来维系日常生活开销,还有结余。
在随后的数年时间里,他们不畏艰辛,披星戴月地辛勤开垦荒地,硬是将二十几亩荒芜贫瘠的土地改造成适宜耕种的良田。
再加上村里分配给他们的田地,时至今日,王家名下总计已坐拥多达一百余亩肥沃丰饶的优质农田。
若是遇上风调雨顺的好年景,靠着出售丰收的粮食,王家一年下来也能够赚取约百来两银子;
可一旦年成不佳,哪怕全家人拼死拼活地劳作,最后也只能勉强挣到几十两银子而已。
后来几年家里又开始养猪,刚开始两年还好,家里养的猪又肥又壮,镇上的屠户都喜欢买他家的猪。
可就在前年,整个五羊县的猪都得了瘟病,那年王家养的猪大大小小有一百多头,全部染病。
这次就让王家亏了不少银子,如今也不敢再养猪。
“亲家公、亲家母呀,快看看,这就是咱们家沐楠的媳妇——清儿!”
周氏满脸笑容地拉着王清儿快步走到两位看上去有些苍老且身形精瘦的老人面前,热情洋溢地向他们介绍起来。
王清儿也毫不怯场,落落大方地上前一步,眉眼弯弯,笑意盈盈地对着两位老人甜甜喊道:“外祖父、外祖母!”
老太太一听,脸上顿时乐开了花,忙不迭地伸手拉住王清儿那柔若无骨的小手,一边轻轻摩挲着,一边满心欢喜地从自己怀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个红封来,边塞到王清儿手中边慈爱地说道:
“哎呀,真是个俊俏的好孩子!这是我跟你外祖父给你准备的见面礼,拿着去给自己添一身新衣裳吧!”
王清儿见状,下意识便想要推辞,可还没等她把话说出口,站在一旁的婆母忙开口说道:
“清儿,既然是外祖给你的心意,你就快快收下吧!”
听了婆母这番话,王清儿也就不再坚持,赶忙点头应道:“好,多谢外祖父、外祖母!”
说罢,她双手接过那个红封,将其放入自己的袖袋之中仔细收好。
虽然此时她并不知道这红封里头究竟装了多少银钱,但能够得到长辈们如此亲切的关爱与馈赠,她的心里依然感觉像吃了蜜一样甜滋滋的。
接着,王翠英又热心地带着自家她一一见过了其他亲戚。
接下来王翠英领着儿媳妇认识了三个舅舅,三个舅母,两个表哥,两个表嫂。
四个表弟,两个表弟媳妇以及五个表妹。
除此之外,还有六个年幼的小辈,他们正是两位表哥和两位表弟的孩子。
王清儿微笑着向每一个人问好,脸上始终挂着亲切的笑容,然而长时间的打招呼下来,她感觉自己的脸颊都快要笑得麻木了。
王清儿不禁暗自感叹,婆母的娘家人口可真是多啊!老老少少加起来竟然足足有二十几口子。
此地的风俗向来是只要父母健在便不会分家,因此王家至今也没有分家,这么多人一直生活在一起,共同吃住。
值得庆幸的是,家里并没有那种不安分守己之人,一家人相处得十分融洽和睦,家中事务依旧由老太太掌管着。
大人们围坐在一起,愉快地谈论着各种家常琐事。
而另一边,小孩子们则在沐琴、梓潼、沐磷和梓豪的带领下,在一旁尽情玩耍嬉戏。
一时间,整个庭院都充满了欢声笑语,好不热闹!
王清儿对于王家人尚不熟悉,于是她只是安静地坐在相公身旁,默默地打量着外祖家的每一个成员。
那两位老人虽说身形精瘦,但双目炯炯有神,精神头儿极佳,瞧上去身子骨依旧十分硬朗。
尤其是外祖母,一张嘴说话时嗓门响亮得如同洪钟一般,中气十足,让人老远就能听见她爽朗的笑声。
再将视线投向那三位舅舅,他们的年岁与自家公爹相仿,他们个个都是身材魁梧、相貌堂堂皆是一副成熟稳重的模样。
至于那三位舅母,则与自己的婆母年龄相近,不过仔细观察便能发现,舅母们的肌肤状态可不如婆母那般细腻光滑。
想来或许是这段日子以来,婆母用了她制作的香胰子和嫩肤膏,再加上最近这几个月家中的伙食得到了改善,营养跟上了。
婆母如今的面色不但变得白皙,甚至还透出几分红润之色来,整个人看上去容光焕发。
值得庆幸的是,这几位舅母不管是从面容上还是说话的语气,都丝毫看不出有半分尖酸刻薄之相。
表哥表弟几人也是一表人才,虽说不上有多出众,但是与村里其他的糙汉子还是有区别的。
据相公说他外祖家的表兄弟都是读了些书的,虽没有考中过,但至少能识文断字。
如今大表哥的儿子在去年就考中了童声,也不过十一岁而已。
不得不说王家的几个表妹都生得很是清丽脱俗,可能是家里平日也没有怎么让她们干活,皮肤都很白皙细腻,不似其她农家的姑娘那般黝黑粗糙。
看来王家没有重男轻女的做派,反而是女儿家养得更好些。
王清儿静静地凝视着眼前的这些亲人,脑海之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了原主的外祖一家人。
记忆中的她们,同样也是这般和和气气、其乐融融的景象,从来不曾因为那些琐碎的家务事而闹得面红耳赤、争吵不休。
想到此处,她心中不由得生出一股想要见见原主外祖家人的念头,同时希望能够代替原主好好地向长辈们尽一份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