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的街巷熙熙攘攘,百姓们在各自的生计里忙碌奔波,全然不知一场决定地域归属的谋划正在刘尨军的军机要地悄然展开。
议事厅内,气氛凝重而热烈,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斑,却无法驱散屋内紧张的气息。
刘虞的使者齐周,风尘仆仆地站在厅中,他的衣袍满是旅途的褶皱,面庞也带着连日奔波的倦意,但眼神中却燃烧着焦急与期待。
“沮大人、荀大人呐,袁本初那厮背信弃义,撕毁和我家主公的盟约,亲率大军攻打幽州,广阳郡已经沦陷,蓟县也没守住,如今渔阳城危在旦夕,恳请贵军念及同属汉室,速速出兵救援啊!”
齐周的声音因为急切而微微发颤,字字句句都裹挟着幽州百姓的惶恐与呼救。
沮授端坐在主位上,神色沉稳,他微微眯起双眸,手指有节奏地轻叩桌面,陷入沉思。
荀彧站在一旁,手中下意识地转动着一支毛笔,目光深邃,同样在权衡其中的利弊。
“公与,依你之见呢?”
荀彧率先打破沉默,看向沮授,眼神中带着询问与探讨。
沮授轻抚胡须,缓缓开口:“幽州乃北方要冲,战略位置极为重要。若落入袁绍之手,其势力必将如虎添翼,届时对我冀州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威胁,唇亡齿寒呐,这援,不可不救。”
“话虽如此,”荀彧微微皱眉,目光落在墙上的军事地图上,“但出兵救援幽州,也得兼顾我军自身的利益。眼下袁绍主力出征幽州,后方必然空虚,渤海、河间二郡的防守必定薄弱,这可是我们夺回失地的绝佳时机。”
一直静静聆听二人对话的陈宫,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双手抱胸,接话道:“不错,我也正有此意。我们不妨借救援幽州之名,行收复失地之实。既能解幽州之困,又能扩充我军势力范围,增强实力,此乃一举两得的妙计。”
三人围绕着这个话题,你一言我一语地深入探讨起来。
他们时而围在巨大的军事地图前,用手指比划着行军路线,时而分析着袁绍在各城可能的兵力部署,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若要出兵,主帅的人选至关重要。”沮授思索片刻,开口道,“我举荐张文远,他武艺高强,谋略过人,且多次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定能担此重任。”
荀彧微微点头,眼中流露出赞同之色:“文远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将才,再配上公台为随军军师,一文一武,相互配合,必能克敌制胜。”
“那副帅人选呢?”陈宫看向二人,抛出疑问。
“黄忠黄汉升,老当益壮,弓马娴熟,他的箭术更是出神入化,可担任主力先锋;鞠义久在冀州,对本地地形了如指掌,且麾下的先登死士战斗力极强,可助我军一臂之力。”沮授有条不紊地说道。
“如此甚好。”荀彧和陈宫相视一笑,点头认可。
商议已定,三人以军机处的名义,迅速拟定任命文书。
齐周在一旁听得热血沸腾,心中暗自钦佩这几位谋士的深谋远虑。
他上前一步,抱拳行礼:“三位大人深谋远虑,若贵军出兵,我家主公定会感激不尽。只是不知大军何时能够出发?”
“齐先生放心,”沮授微笑着对齐周说道,“我军会尽快筹备,不日便会出兵。你且先回去复命,告知刘虞大人,务必坚守待援。”
齐周领命而去。
与此同时,张辽正在军营中忙碌地操练士兵。
他身姿挺拔,声如洪钟,每一个指令都清晰有力,士兵们在他的指挥下,整齐划一地进行着各种战术动作。
突然,一名传令兵匆匆跑来,大声喊道:“张将军,军机处传召!”
张辽闻言,立刻放下手中的事务,快马加鞭赶到议事厅。
“末将张辽,参见三位大人!”张辽大步走进厅中,单膝跪地行礼,声音坚定而洪亮。
“文远,快快请起。”沮授笑着扶起张辽,“今日召你来,是有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要交付于你。”
荀彧将幽州局势以及出兵计划详细告知张辽,最后说道:“此次出征,你为主帅,陈宫为随军军师,驻守清河国的黄忠、驻守安平国的鞠义为副帅,黄叙、韩猛、关纯为将,三军包括先登死士,共九万余人。你的任务是夺回渤海郡和河间国,最低要求是收回渤海郡。可有信心?”
张辽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与期待,挺胸抬头,坚定地说道:“末将定不辱使命!只是……”他微微皱眉,“渤海、河间二郡虽防守薄弱,但袁绍也定会有所防备,不知三位大人有何破敌良策?”
陈宫走上前,指着地图说道:“文远,你看。河间国信都城乃重镇,袁绍派大将高览驻守。高览武艺高强,不可小觑。但他此刻孤立无援,我们可先集中兵力攻打信都。我军兵力占优,可先围城,切断其粮草补给,再寻机破城。同时,派小股部队骚扰周边城池,使其不敢轻易来援。”
“那鞠义将军所率先登死士,可有其他安排?”张辽问道。
“鞠义将军可带三千先登死士,分兵袭击乐城。乐城是信都的侧翼,若能拿下乐城,信都便成孤城,高览必乱。”沮授补充道。
张辽沉思片刻,点头道:“此计甚妙。只是攻城之战,伤亡必定不小,还需谨慎行事。”
“文远放心,攻城器械我们会尽快筹备,你只管全力指挥作战。”荀彧说道。
“末将明白!”张辽领命后,回到军营,立刻召集众将,传达出征命令。
“兄弟们,此次我们出征,是为了夺回冀州失地,扬我军威!大家可有信心?”张辽站在点将台上,大声问道,声音在空旷的军营中回荡。
“有!”众将士齐声高呼,声音震耳欲聋,士气高昂到了极点。
之后,张辽快马加鞭赶到安平国与鞠义会合。
此时的鞠义,早已听闻出征的消息,正在军营中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见到张辽前来,他大步迎上前去。
“张将军,可算把你盼来了!”鞠义满脸兴奋,声音中透着一股豪迈劲儿。
“鞠将军,此次出征,责任重大,还望你我齐心协力。”张辽微笑着说道。
“那是自然!我麾下的先登死士,各个以一当十,定能立下大功!”鞠义自信满满,拍着胸脯保证。
与此同时,在清河国的黄忠也接到了出征命令。
他听闻此次任务是攻打渤海郡,不禁捋着胡须,哈哈大笑:“好哇!早就想会会袁绍的人马了,看我这把老骨头,还能不能让他们见识见识厉害!”
黄忠迅速点齐黄叙、韩猛及三万大军,踏上了前往渤海郡的征程。
一路上,军旗飘扬,马蹄声阵阵,士兵们步伐整齐,士气高昂。
而在信都城内,高览得知冀州军出兵的消息,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
“没想到刘尨竟敢在此时出兵,真是可恶!”高览一拳砸在桌子上,脸上满是愤怒,“传我命令,加强城防,所有士兵进入戒备状态!”
“将军,那我们是否向审配大人求援?”副将小心翼翼地问道。
“立刻派人前往南皮,向审配大人传信,就说冀州军来犯,请求支援!”高览说道。
“是!”副将领命而去。
高览站在城墙上,望着远方,心中暗自担忧。
他深知冀州军实力不弱,此次来势汹汹,信都恐怕要面临一场恶战。
但他身为袁绍麾下大将,绝不会轻易退缩。
“哼,想攻下我信都,没那么容易!”高览咬着牙,眼中闪过一丝狠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