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双桥 > 第213章 王记者患癌弥留,品尝2000年前汉长城猪蹄了却夙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3章 王记者患癌弥留,品尝2000年前汉长城猪蹄了却夙愿。

王记者这次出行,也许是他最后一次出远门,最后一次下基层调研。

他陷入迷茫之中,作为一名新闻记者,他职业生涯最悲惨的事情就是,每采访一次灾难,当他听到废墟下面的求救声,此时他却无能为力。

而他只能陈述那份悲惨,直至求救者生命结束。

他也不过是一个刀笔小吏,地位卑微,他在白虎水泥厂调研 ,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决定着这些卑微员工的生死。

其实大多数的采访都是安排好的,真正在一线与员工交流,他是接触不到的。

或者遇见的就是背书,被提前安顿好了,该如何说,一切都是编好的教材。

这次的调研,他才知道微小企业员工的生存状态。

不关闭这些微小企业污染环境,关闭这些员工的生活又怎么办?

他站在骆驼山石窟,走到《九色鹿》壁画旁,驻足良久,不能释怀。

我们的祖先也不是在射杀小鹿?当做食物吗?

他不是尸毗王,把自己身上的肉割下来,喂给捕捉鸽子的老鹰,让鸽子飞翔。

他在杨师傅家里,吃了几口开水煮面条,味觉逼着他,面条反胃难以下咽。

真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他也一样是一个普通人,爱吃可口的饭菜。

在水泥厂,窑工的工资是拿命换来的,每一次煅烧都是与高温的搏斗,每一袋水泥都是与危险擦肩而过。

塌料,有毒气体,粉尘,飞溅,喷窑,灼伤……

在厚重的工作服下,汗水湿透窑工的后背,他们用双手拿着钢钎,搅动窑内火洞,是用生命演绎生活。

每一份工资都是汗水与奉献的结晶,窑工每一份坚持,都是撑起一个家的重量。

没有感同身受,只有在一线拿起钢钎干过,才知窑工的不易。

路漫漫,戈壁苍茫。

王记者在戈壁滩,在旷野里,在阳光下漫无目的走着,一道灰色的土墙挡住他的去路。

他驻足在城墙边,这是两千年前阻挡游牧民族进入河西的城墙。

废弃的城墙,隔着一个民族与一个民族冷漠与刀光剑影的厮杀,现在一切又归于平静,化为虚无。

长城两千多年前的衰落和兴盛,夏日温暖的阳光,照着戈壁的城墙,灰白色苍穹掩映下的城墙。

戈壁滩干枯的蒿草、土地、城墙全都是灰白色,苍茫大地的本色让城墙显得朴素,破旧的城墙掩藏了一切。

王记者触摸城墙,仿佛历史的悲歌如一缕春风,一丝悲凉在他心头。

夯土墩台,极目西望,通向茫茫原野之中,城墙历经沧桑,蒿草、红柳、刺蓬、芨芨草,静静地在城墙边枯黄。

城墙边的寂寞,让他的心灵抛洒戈壁荒野里无所适从。

这时他远远看见一个女子,也在城墙边驻足凝神,抚摸城墙。

于是他突兀的走向前去对那个女子说:“请 你不要抚摸我的城墙。”

女子愕然:“ 城墙是你的吗?”

“ 是的,是我先祖用生命防护的掩体,你不懂,不应该抚摸城墙。”

“我想你是知道的,城墙浸透着历史的悲欢,夹杂着近世的风尘,是历史烟云和人间悲喜退去后留下的坚影,透着晦暗的生命历程。”

女子浅浅一笑说:“你也喜欢探寻城墙,远方不远,远方已远,远去的就让它远去吧。”

“城墙给我们遐想,我们触摸千年的城墙,使这里有了温度,有了感情,我可以感受城墙的呼吸、心跳、厚重、沧桑,抚摸一下城墙不行吗?”

王记者沉默了,原来城墙并非他一个人的。

那女子说:“两千多年前的故事已烟消云散,你在找寻什么?”

我在找寻国家文化的根在哪里?

“远方不远,远方已远,远去的就让它远去吧,国家文化的根在你的心里,也在我的心里”。

女子飘然而去。

王记者在汉居延海边塞遗址迷了路,烽燧墩台被风沙剥蚀变形,通向茫茫的沙漠。

在不能走了,再走就是居延海,通向罗布泊无人区楼兰王国。

王记者茫然失措,他停下脚步,一座海市蜃楼,这时一个千手观音,坐在莲台, 头戴宝冠,面部端庄。

她双手合十,一千余只手呈圆形布满于城墙边,每手各持法物,样式各异,千变万化,构图壮丽,如孔雀开屏,金碧辉煌,光彩夺目。

王记者在居延外海沙丘旁迷路了。

再不能往北走。

再走,就是罗布泊无人区,楼兰王国的废墟。

这时,一辆坦克700越野车,飞驶在沙丘上。

王老师,可找到你了。

原来孙雨露给王记者订的飞机票,到时间了,还没有人取飞机票。

科技改变了人类,也改变了金城市,孙雨露一个电话打给了王玉霞。

玉霞,王记者是不是坐火车上了京城。

没有,没有听说过买火车票。

王玉霞多了一个心眼,像他这样的记者,都是提前邀约,单独采访几乎不存在。

王记者在河西报道事实真相,怕个别人起坏心眼,恶搞王记者。

王雨霞一路打听,才知道居延海有个旅人,顺着长城步行,他们追到这里。

二人跳下越野车。

王老师,你怎么在这里?

一个人,走不是挺好吗?来去自由。

可这里不安全,迷路进入罗布泊无人区,就出不来了。

罗布泊无人区,出不来也好,无牵无挂。

王玉霞总觉得王老师语言晦涩,似乎想表达什么?

王老师这就是你不对了,你无牵无挂,把麻烦事丢给你妻子,孩子,你是不是有点太自私?

王老师辛苦,在杨师傅家那顿白水煮面条,不合口,到白虎城休息一会,品尝白虎城的美食再走不迟。

我想吃二千年的汉长城戍卒遗落的猪蹄,你能做的出来吗?

王玉霞想,先留住人再说:“王老师,你想吃二千年汉长城戍卒遗留的猪蹄,就有人可以做的出来。”

原来王记者走的居延外海,正是大汉王朝,二千年守卫长城的戍卒,打了一只野猪,吃剩下一只猪蹄,舍不得丢弃,埋在沙土里。

后来戍卒二次巡逻,全部战死,再后来野猪蹄,就成为了白虎城长城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孙雨露忙于工作,苏叶儿又种菜当然不知道野猪蹄的故事。

半个文化人王玉霞隐约记得一些,文化人王记者知道全部的故事。

白虎城长城,二千年,有不少故事在里头。

文物考古队在白虎城城墙,挖出竹简,有时也挖出箭镞,古钱币,甚至青铜剑……

有一次,居然挖出了一只猪蹄。

不是考古队的猪蹄,而是埋在城墙沙丘里面的猪蹄。

在这戈壁滩怎么会有猪蹄?

可地上,就有一只猪蹄。

不是考古队员的,可这猪蹄是怎么一回事呢?

挖掘出的猪蹄,看着像野猪的,可怎么会出现在这白虎城的荒漠中?

于是考古队员拿起猪蹄,就有了不同的猜想。

难道这猪蹄不是现代的,是二千年前的?

回到文物局,通过碳14放射性测定,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

这只猪蹄,来自汉朝时期,2000多年前,这只猪蹄被戍卒埋在沙土之下。

一直等到现在被发现,还完好无损,简直是个奇迹。

后来经过考古学家查阅,这只猪蹄,是戍卒抓住一头野猪,做烤野猪吃。

在白虎城遗址出土的木简,在悬泉简(1):亭捕野猪一,黑,齿六岁,耗箭镞十支,戈一击必杀,十戍卒私自吃……

汉简中不少有记录戍卒的个人生活,原来是私自捕捉。

“这些私人书信,记录汉代河西屯戍吏卒的生活细节。”

现存的私人简牍,有写信托友人代买东西的,有因物资短缺而写信向友人求助的,有寄思亲之情于书信的,真实反映出汉代河西戍卒的生活状况,情感世界,人际交往及社会风气。

悬泉汉简EpF22:42.43hANJ,汉简记录“兄行,弟病,诸君幸为……”

这是一位哥哥写给弟弟的家书。

哥哥屯垦戍边,留下弟弟在老家。

听家乡来人说弟弟生病了,哥哥急忙在驿站写了一封家书。

从简牍出土地得知,这是一封没有发出的家书。

信写完后,就一直留在了大漠戈壁的戍所里。

汉简是有温度的,现代人不知道哪个捕野猪戍卒的弟弟,病是否痊愈。

但是汉简记录,那种浓浓亲情依然令后人感动。

悬泉汉简LV92dxt03172(3):68详细记录捕野猪的过程,在汉代戍卒吃肉,朝廷有严格的规定,必须记载。耕牛不许吃,战马不许吃……耕牛,战马如何死得,又是如何处理的,必须详细记录,就有了汉简的温度。

悬泉汉简1163b简载:口省卖口得骑驼三百二匹……

野猪还没有吃完,匈奴就过来抢劫了,战斗一触即发,戍卒只好放下手中的食物野猪。

汉简127.18记载:传马一匹,赤骝,牧,齿八岁,高五尺八寸,驾,名曰铁柱,毙。

也许戍卒嘴馋,一名戍卒偷偷把一只猪蹄,埋在了沙土之下。

等战争结束再挖出来吃。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这些戍卒没有回来,这只猪蹄在白虎城沙漠里度过了二千年。

因为沙漠气候干燥,猪蹄得以保存下来。

直到埋在沙丘里的猪蹄被发现。

现在,这只猪蹄,被收藏在白虎城长城博物馆里,成了一道别具一格的展品。

这个猪蹄,看似普通,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王记者给孙雨露帮了大忙,吃了一碗杨师傅,家里的白水煮面条,孙雨露心里过意不去,于是他宴请王记者。

苏叶儿电话打给陆呦呦。

呦呦,你还记得八元钱稿费的事情。

我请客。

开个玩笑,苏叶儿你别当真。

孙雨露请了,刘世雨,陆呦呦夫妻。

冯大田,何金玉夫妻。

陈富海,韭花夫妻俩。

还加了两个外人王玉霞,李黎平,

他为王记者饯行。

王记者就要回京城,以后再也不下基层了。

这次请的主厨,还是何金玉。

果然有一大桌。

宴席就叫《送别》

晶莹的凉粉,何金玉刀法娴熟,把凉粉切成块状,长条状,再用拼盘把凉粉堆砌起来,每个拼盘代表一段城墙,然后排列有序把拼盘摆成不同形状,模拟成一道蜿蜒曲折的长城。

靠王老师为主座,刘世雨夫妇坐在王老师右侧。

冯大田一人,坐王老师左侧,何金玉位置由韭花代替。

韭花旁边坐着陈富海。

陈富海对面是李黎平,王玉霞。

孙雨露和苏叶儿夫妇是主人,坐在下首。

何金玉在厨房。

在凉粉做的长城,南面,苏叶儿上了一盘油炸白虎泉小银鱼,河西羯羊肉炒锅盔。

羯羊肉炒锅盔做法是,取羯羊后腿肉一块,切成厚薄均匀的肉片,用淀粉包裹,然后用文火翻炒,七成熟,加孜然,把锅盔切成月牙形,与羊肉一起翻炒。

吃一片羊肉滑溜鲜香,啃一口锅盔味道醇厚。

还有一道硬菜,肉苁蓉炖大公鸡,是上佳的补品,适合王记者……

在凉粉外围,靠近孙雨露,苏叶儿夫妇

苏叶儿上了一盘凉拌沙葱,一盘软炸茄子,一盘拔丝白兰瓜,一盘土豆甜丸子。

一盘硬菜,雪花骆驼蹄筋,做法就是成年骆驼,一只骆驼蹄子,与牛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表示走廊牵骆驼的旅人,没有雪花骆驼蹄筋,不能成为《送别宴》

九个菜,寓意,无论人生经历多少波折,最终都会九九归一,回归平静。

上首主食面塑卧羊(馍馍),下首主食,面塑野牦牛(馍馍)。

这时,孙雨露苏叶儿夫妇站起来,

不成敬意,备了几道菜,都是熟人,动筷子……

刚说到动筷子,翠翠就趴在桌子上,一只小手,抓起一个土豆丸子,就往嘴里塞。

韭花赶紧阻止孩子翠翠……

妈妈,我也吃。

原来苏叶儿儿子航航也三岁了……

何金玉快来吃……

你们先吃,还有一个菜。

苏叶儿进了厨房,这时何金玉和苏叶儿,一人端着一个盘子,两只带毛的猪蹄,呈现在大家面前。

瞬间屋内香气四溢,醇厚鲜美。

在看猪蹄软烂。

王老师,这就是二千年前,长城戍边戍卒吃的猪蹄,现在叫五里香。

何金玉端的带毛的猪蹄,猪蹄壳都没有取,放在下首。

苏叶儿端着带毛的猪蹄放在上首。

其实二千年的猪蹄,古人只能在火上烧烤,王记者是梦幻,那时的戍卒啃猪蹄,与非洲难民啃动物尸体差不多。

现在是飞天艺术加工,达官贵人享用的。

首先配置香料,八角,桂皮,陈皮,豆蔻,蒜仁,米酒……

把八角,桂皮,砂姜,陈皮,草豆蔻,蒜仁用小火炸香,取出。放入汤盅内,加入烽燧墩台的,喇嘛泉水二碗。

然后用纱布蒙住盅口,上笼蒸一个小时。

然后取出,过滤去渣,取汁,即为卤汁香料。

你以为的飞天,没有高超技艺,能当飞天吗?

然后在砂锅里,加入烽燧墩台,喇嘛泉水,把猪蹄放入,加入葱,姜,料酒然后过一下水,去血沫。

然后就是注入米酒,加入香料汁,加入清水慢慢炖……

出锅的猪蹄,香气四溢,醇厚鲜美,现在叫五里香。

大家品尝美食。

吃到不到一半,呦呦憋不住了,

她一个教师写不出《守望》。

苏叶儿你的诗意境深厚。

呦呦,那里,十年前我就写好了。

我在地里摘菜花,早晨白虎村田野里露水大,我穿着雨衣,摘菜花,种菜辛辛苦苦积攒了三万元。

被孙雨露拿去填窟窿。

我不给钱。

结果我们夫妻两人打起来。

你知道孙雨露说得话有多恶毒吗?

我不要嫁妆,说是倒贴。

我在青山堡车站看望孙雨露,被他说自作多情。

我留一个孙家的种,被人戳脊梁骨,一个姑娘大肚子。被孙雨露说我自作自受。

孙雨露活着,我是他妻子,他战死了,我孤儿寡母怎么活?

给了孙雨露一个面子,就写了那首诗。

苏叶儿的话激起在座女人强烈的反响。

冯大田背罐头,何金玉没喝上一口水。

刘世雨守猫儿洞,陆呦呦没有住过一天。

陈富海清洗兄弟(遗体,不能随便说)

没有给韭花洗过一件衣服……

连不说话的韭花,都在指责陈富海。

这时陈富海听不下去了。

韭花,话不能这么说。

没有我们,今天能吃这么好。

不害臊,这《送别宴》是何姐做的。

最后女孩王玉霞下了一个结论,男人都是废物,除了怀孩子前那三十秒有用,其他时间没用。

苏叶儿你的那首《守望》写的真好。

陆呦呦朗诵起来。

今生我只有一个选择

如果我去戈壁滩经受风雨的洗礼

你会不会和我一起去?

不会,

我会站在三角城遗址

把生命缩影在历史烟云中

化作戈壁滩的一株沙枣树

遥望这一片黄色的沙枣林。

静静地坐在月光里。

驱散戈壁的苍茫和灰暗

点亮内心的温暖

在戈壁滩土间

米黄色留白处暗枝飘香。

如果是那样

我愿意在一株沙枣树下沉沉睡去

微风轻轻而过

沾满戈壁的暗香唤醒我

和你低吟浅唱。

沙枣花的芳香穿过灵魂

芳香湮没在芳香里

月光叠加在月光中

冷龙岭雪域化作的水

消失在沙枣花海里。

在沙枣林中

你依偎着我

我守望着你。

这时王玉霞拍手。

王记者看不下去了,他说了句:“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

然后他拿起带毛的猪蹄,能吃上二千年前的猪蹄,也是一件幸事。

王记者要用手拔猪蹄上黑色的毛发,什么也没有。

是配制的植物香料,加上糖稀熬制,猪毛是何金玉画上去的,看上去惟妙惟肖,以假乱真。

王记者笑着说:“女人就会骗人,还惟妙惟肖,让人看不出来。”

大家惊叹何金玉的手艺。

我也要吃带毛的猪蹄,翠翠嚷嚷。

我也吃猪蹄,航航也嚷嚷。

幸亏厨房多做了二个用糖稀香料画猪毛的猪蹄,才骗过孩子。

王记者又啃了一口猪蹄,你们女人以假乱真,诱惑男人,就好比猪蹄上的糖稀,让男人看不穿,就当是毒药,尝一口。

人人惊叹何金玉的手艺。

男人怎么没用了?

男人被当做赚钱的工具,被金钱压榨,既要父母放心,还的让老婆开心,还得事业有成,还得赚钱养家,又要传宗接代,做牛做马一辈子。

等到喘息的那一天,恐怕坟头上开出花了。

李黎平捡了一口羯羊肉,还没有咽下去

雨露,明天我要给祁市长汇报工作。

你们好自为之吧,我以后不下基层了,累了。

后来听说王记者是肝癌晚期,被发现是癌细胞已经转移,他的骨灰,被家人葬在天堂殡仪馆玫瑰树下。

李黎平给市长祁连雪汇报工作,是否扭转乾坤,且听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