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领着大军抵达襄阳附近的时候,甘宁、寇封两路大军已经在襄阳城下等待许久了。
而诸葛亮和关羽、庞统也已经在宜城完成了对关羽麾下将校的初步考核,事实证明,果然不逼别人一把你都不知道别人有多优秀。
关羽竟然完美地完成了任务,甚至将校通过考核率达到了惊人的九成三,这让诸葛亮都感觉有些惊讶。
他本来想到其他军队的任务是完成八成的考核任务,给关羽定到九成一方面是对关羽的期许,一方面是因为关羽麾下的军队最多。
原以为关羽能努努力,达到八成五的通过率就已经很厉害了,然后庞统再求求情,诸葛亮就顺坡下驴以战事为先,稍微斥责一番。
趁机继续打压一下关羽的傲性,可是没想到关羽竟然完美地完成了任务,这让诸葛亮一时之间找不到什么理由来训斥关羽了。
左看看右看看,愣是也没有找到其他的什么问题,无奈,只好令关羽点军,往襄阳而来。
宜城的防务自然而然地就落到了文聘的头上。
自此,文聘彻底囊括了从宜城到巴丘荆州整个东线的防务,便连魏延现在也属于他的麾下将领。
临走之时,诸葛亮嘱咐文聘道:“为了迷惑江东,吾已将巴丘的士卒全部调往襄阳,但此举应该还不能完全令江东中计,
你可效当年董卓之法,先将各个城池的士卒光明正大地调出,再秘密潜回,这样就可迷惑江东,若江东有什么动作,
你到时候便可举兵攻之,文长乃大将之才,你可尽用之。”
至于具体的计划,诸葛亮并没有明说,如果他将一切事情都干完了,那将领就都成为了提线木偶了。
对于文聘这样的大将一点即通,是不用说的这么详细的。
文聘当即就明白诸葛亮是要自己培养魏延,以后想要重用魏延的意思,同时也是放权自己,对付江东的重任就都交给自己了。
如何抵抗,如何定计,那都是自己说了算的,这是在刘表麾下都未曾有过的信任。
虽然当初将整个荆北都交给文聘,但如何调兵都是从荆州传来调令的,自己没有足够的主动权,现在总算可以放手一战了。
领着大军到达襄阳和其他两路大军汇合点兵的时候,诸葛亮忍不住雄姿英发。
就是当年全盛之时自己北伐的时候都没有统率过这么多的军队,当时的大汉东拼西凑,也只能勉强支撑十万大军出战。
且十万大军之中有两万是在轮休状态中的,所以,北伐的军队每次都只是保持在八万左右。
就这,偶尔还没有那么多,只能从汉中调个三四万的兵力进行北伐,因为受困于后勤,太多士卒就意味着太多消耗。
所以一般的北伐大军都维持在五万上下,不敢太多,也不敢太少。
而现在围攻襄阳的大军中,只是关羽麾下就有五万有余,本来之前是不到五万的,攻打宜城的时候还伤亡了不少。
但在休整的时候,关羽又招募了一万民壮,此外,还有征募的辅兵两万,民夫两万,只是关羽麾下就可以称之为十万大军了。
此外还有甘宁麾下的两万余军兵,辅兵一万,寇封麾下大军万余,此外还有傅士仁率领的辅兵一万,民夫一万。
徐庶麾下的军兵虽然不多,但仍有五千精兵,加上已经融入荆州兵的一千益州兵,合计六千精兵,此外,还有辅兵四千。
现在光是战兵,就有将近十万,另有辅兵四万余,民夫两万余,浩浩荡荡聚集在离襄阳不远处的中卢安营扎寨。
诸葛亮登上点将台,点将出征。
“庞统、寇封听令!令你二人将兵一万,前去取蔡阳,威胁襄阳后路,也为了截断江夏来的援兵。
若来兵势大,可徐徐退之,不可力敌,亦不可不敌,你二人去吧!”
“领命!”庞统、寇封上前一步领命而去。
因为梦中的提示,诸葛亮对于让寇封去上庸,让庞统入川产生了心理阴影,于是就将他们全部留在了荆州。
寇封在被刘备约谈改姓之后,倒是低沉了好长一段时间,眼看刘备的实力发展的越来越好。
自己这个世子辱没了祖宗,连姓氏也改了,就为了可以取得眼下成果的时候,刘备竟然掀桌子了。
明确告诉自己位置不是自己的,你还是回去姓你的寇吧,这怎么能行?
过河拆桥?卸磨杀驴?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寇封将为数不多的词汇全部说了出来,心中对于刘备也是有很大的怨念。
但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沉淀,再加上魏延、傅士仁、张允等将时不时地来宽慰,寇封觉得心情好多了。
同时也知道再这样沉寂下去指定是不行的了,即使想夺取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也要好好奋斗。
万一刘禅日后夭折了呢?万一刘备突然死了呢?那国赖主君,是不是事情还会有转机?
即使这些事情都不可能发生,那自己也要好好奋斗,建功立业,为自己的子孙搏下一份家业。
至于反叛?这玩意儿寇封不是没想过,但投奔曹操或投奔孙权都有不同的弊端,曹操太强,孙权太弱。
太强意味着出头的机会小,太弱意味着报仇的机会小,现在的刘备可不是泥捏的,发展的可谓是蒸蒸日上。
后来想了半天,发现麾下的士卒好像都带不走,没办法,刘备给的太多了,福利也好,怎么愿意跟着他一起去干造反的事情来?
想了半天,还是觉得跟着刘备老老实实地干才是更好的,自己老舅刘泌也给自己分析了:首先刘备心里对自己有一份亏欠,
以后肯定会重用自己,现在自己的姓氏已经被改为了寇氏,那就更不会防着自己了。
所以自己只要好好干,只要不是点子太背,或者自己作死,封侯拜将肯定不成问题。
其次,现在的刘备真有可能荡平天下,可不是之前那个蜗居西陲的小国,又是大汉正统,傻了才不跟他干。
于是,寇封就决定好好表现,不管怎样,都要好好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