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谏议跪在地上,膝盖早已酸痛麻木,仿佛失去了知觉。

他感受到四周如刀般锋利的目光和皇上那令人胆寒的怒火,身体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犹如寒风中的落叶。

但他内心深处的执念却如野草般疯狂生长,愈发坚定。

在他的认知里,女子生来就该在家操持家务、相夫教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恪守三从四德。

在他的家乡永宁郡,女子甚至不能随意抛头露面,更别说参与朝堂之事了。

早在入朝为官第一天,他踏入这威严的朝堂,看到朝堂上众多女官时,心中就满是不满。

那些想法如潮水般在他心头翻涌,当时他就想站出来进谏,将心中的不满一股脑地说出来。

但理智告诉他,朝堂之上,规矩森严,不可贸然行事,于是他强行忍耐住了。

如今,压抑已久的情绪终于如决堤的洪水般爆发。

在他眼中,天玄朝堂竟有女官、女丞相甚至女王爷,这简直是乱了纲常,违背了祖宗留下的规矩,成何体统?

他自幼接受的教育根深蒂固,让他坚信自己是在坚守正道,是在维护祖宗的尊严和国家的稳定。

即便面对皇上的怒火和众人的指责,他也不愿轻易低头。

他心中还隐隐期待着,皇上能理解他的良苦用心,认同他的观点,纠正朝堂上所谓的“乱象”。

金銮殿内,庄严肃穆的氛围被愤怒与惊愕搅得七零八落。

皇上端坐在那象征无上权力的龙椅之上,身姿笔挺,可周身散发的凛冽寒意却让整座大殿的温度骤降。

他的目光仿若寒夜中的冷电,直直地射向台阶下跪俯着的李谏议,那眼神仿佛能穿透皮肉,直抵人心。

李谏议此刻如惊弓之鸟,整个人蜷缩成一团,在冰冷坚硬的大殿地面上瑟瑟发抖。

他的呼吸急促而紊乱,每一次颤抖都像是在向众人宣告他内心的惶恐与不安。

在皇上那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目光下,他的每一个小动作都被无限放大,心中的恐惧如潮水般将他彻底淹没。

皇上,向来以仁德宽厚的形象闻名朝野。

平日里,他对待臣子总是温和有礼,处理政务尽显睿智与包容。

朝堂之上,无论大事小情,他都能耐心倾听臣子的谏言,权衡利弊后做出公正的决断。

他推行仁政,减免赋税,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这样一位贤明的君主,绝非残暴嗜杀之人。

然而,李谏议今日的一番言论,却如同一把锋利无比的利刃,直直地刺进了皇上的心窝。

永宁郡,这片天玄国收复不久的郡县,在过去两年里,朝廷可谓是殚精竭虑、倾尽全力地进行治理与教化。

皇上派遣了最得力的官员前往永宁郡,推行一系列新政,鼓励农桑,发展商业,让当地经济逐步繁荣。

传播天玄本土的思想文化,试图打破当地陈旧腐朽的观念。

朝廷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只为了让永宁郡跟上天玄发展的步伐,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

然而,眼前的李谏议却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将朝廷的努力与期望击得粉碎。

皇上不禁在心中暗自思忖,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差错?

为何在如此大力的治理与教化之下,永宁郡还能孕育出这般冥顽不灵、守旧迂腐之人?

更让皇上怒不可遏的是,这样一个满脑子腐朽思想的人,竟然通过了层层选拔、严谨公正的科举考试。

科举,本是国家选拔贤才的重要途径,无数寒门学子凭借自身的才学,通过科举踏入朝堂,实现自己的抱负,为国家效力。

可如今,李谏议却凭借着不知从何而来的歪理邪说。

堂而皇之地踏入了这象征着国家最高权力与智慧的朝堂,参与国政大事的讨论与决策。

这简直是对朝堂清明的公然践踏,对国家选才制度的莫大讽刺。

皇上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烧,恨不得立刻将这股恶气宣泄而出,以正朝堂风气。

满朝文武大臣们,心中亦是同出一辙的愤慨。

平日里沉稳持重、满腹经纶的文臣们,此刻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纷纷交头接耳,脸上写满了不满与斥责。

他们饱读诗书,深知治国之道在于广纳贤才,不论出身贵贱,不论性别差异,只要有真才实学,都应得到重用。

他们清楚地知道,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各种人才的共同努力。

而李谏议的言论,无疑是妄图将天玄朝堂变为当初轩辕国的模样。

诸位女官员更是义愤填膺,她们平日里在朝堂上,凭借自身卓越的才学、非凡的智慧与坚韧不拔的毅力。

兢兢业业地处理政务,为天玄的繁荣富强出谋划策、倾尽心力。

此刻,听闻李谏议这一番荒谬绝伦、歧视女性的言论,她们只觉受到了莫大的侮辱。

她们挺直腰杆,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愤怒,仿佛在无声地抗议。

女子又如何?男子又怎样?这世间本就只有男女两种性别。

能力的高低、学识的深浅,向来都是因人而异,凭借自身的努力与天赋所决定,从未听闻有因女子和男子而区分的道理。

李谏议这般大放厥词,无视她们多年来的辛勤付出与卓越贡献,将男女作为评判能力的标准。

简直是好生无理,不可理喻,实在是罪无可恕!

覃芊落原本正专注地聆听着朝堂议事,神色平静而专注,手中轻轻把玩着腰间佩戴的一块温润玉佩。

然而,李谏议那番荒谬绝伦的言论,如同一把尖锐的匕首,瞬间划破了这原本平和的氛围。

她先是微微一怔,随即黛眉紧紧蹙起,宛如春日里被狂风骤雨侵袭的一泓清泉,泛起层层涟漪。

她缓缓转过头,每一个动作都仿佛带着无尽的威严与审视。

美目之中瞬间凝聚起一层寒霜,那目光冷冽如刀,直直地射向跪在地上的李谏议。

在这目光的注视下,李谏议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压制,原本就颤抖的身躯愈发抖动得厉害。

覃芊落的眼神仿佛能将空气冻结,让人不寒而栗。

她的心底涌起一阵强烈的厌恶,那感觉就像是在繁华的街市中突然闻到了一股令人作呕的腐臭气息,让她胃里一阵翻腾。

她实在难以想象,这庄严神圣、汇聚天下英才的朝堂之上。

竟然会混入如此冥顽不灵、迂腐不堪之人,简直是对朝堂的亵渎,对所有为国家辛勤付出之人的侮辱。

覃芊落心中暗自腹诽,若不是凤卿云正处于升级阶段,无法像往常一样看到资料,她真想即刻知晓这家伙的过往生平。

她倒要看看,是怎样扭曲的成长环境,是怎样失败的家庭教育,才能孕育出如此荒诞不经的言论。

在她看来,说出这般话的人,若非心智不全,从小缺乏正确的引导。

便是毫无教养,根本不懂得尊重他人和敬畏国家的功勋。

与此同时,皇上与满朝文武大臣们,其实都在不动声色地等待着覃芊落的心声。

在以往的朝堂纷争中,覃芊落那独特的心声,总能凭借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的见解,为众人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

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毕竟,众人已许久未曾听闻锦瑞昭王的心声了。

今日,朝堂之上因李谏议的言论骤然掀起轩然大波,气氛紧张得如同拉紧到极致的弓弦,仿佛下一秒就要断裂。

按常理,覃芊落的心声早该在众人的脑海中响起,为这场激烈的纷争注入别样的思考,引领众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

然而,众人屏气敛息,竖着耳朵,全神贯注地等了许久,那熟悉的心声却迟迟未现。

大臣们面面相觑,眼神中充满了疑惑与好奇。

有的大臣微微皱眉,暗自思索,有的则轻轻摇头,试图从过往的经验中寻找答案。

片刻之后,大家心中便已明晰——看来凤卿云又去升级了。

毕竟凤卿云每次升级,都会暂时中断与覃芊落的心声传递。

皇上没能等到覃家小丫头的心声,心中同样也迅速想通了缘由。

只见皇上神色一凛,原本威严的面容此刻更添几分冷峻,宛如冬日里的寒峰,高耸而冰冷,让人望而生畏。

他微微向前倾身,龙袍上绣着的金龙仿佛也随着他的动作而活灵活现,张牙舞爪。

他的目光如炬,仿佛能洞察一切,直直地盯着李谏议,寒声质问道::“李卿此番言论,究竟是何意呢?

莫不是觉得沐将军的丰功伟绩,竟也无法在功传之中留下一笔?

若真是这样,朕倒也想听听李卿高见,究竟何等功勋,方能入得了李卿的眼,有资格被镌刻在功传的青史之上?”

可李谏议却像被蒙蔽了心智,对这剑拔弩张的氛围浑然不觉。

他满心沉浸在自己不切实际的幻想里,一门心思认定皇上是真心向他询问意见,甚至一厢情愿地揣测。

皇上心底或许也对给女子立功传一事心存疑虑,只是碍于情面不好直说。

念及自己身为谏议大夫,职责便是直言进谏,为君分忧。

再想到若能借此机会,帮皇上“拨乱反正”,把朝堂上那些女子官员一网打尽,自己日后飞黄腾达岂不是指日可待?

这般诱人的前景,瞬间点燃了李谏议心中的贪婪之火,之前的惊恐害怕早已被抛到九霄云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