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声音洪亮而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在空旷高大的朝堂上悠悠回荡,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让原本喧闹的朝堂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视线都聚焦在了他的身上。

这一刻,整个朝堂仿佛凝固了一般,所有人都在等待着他接下来的话语。

殿外凛冽的寒风肆意呼啸,一阵紧似一阵,窗棂被吹得微微晃动,发出细微声响,衬得殿内静谧得有些压抑。

满朝文武神色各异,有的眉头紧蹙,面露忧色,有的则不动声色,暗自观望。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聚焦在那高高在上的龙椅之上。

皇上坐在龙椅之上,神色平静如水,眼眸深邃难测。

他微微颔首,动作轻柔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向那年轻官员投去一道鼓励的目光,示意他继续陈言。

年轻官员感受到皇上的目光,深吸一口气,胸膛微微起伏,平复着内心的紧张与激动。

他抬手仔细整理了一下衣冠,稳步向前,身姿笔挺,宛如一棵苍松,稳稳地立在大殿中央。

他拱手,声音清朗而有力,在空旷的大殿内悠悠回响:“启禀陛下,李谏议方才大放厥词,口无遮拦。

全然不顾朝堂礼仪与国家大义,肆意诋毁沐将军。

沐将军南征北战,历经无数次生死恶战。

青璃国一役,她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指挥若定,以非凡的谋略与果敢的决策,带领将士们浴血奋战,终获大捷。

为我天玄开疆拓土,立下不世之功。

幽梦国归降,也是她凭借卓越的军事威慑与巧妙的外交斡旋,兵不血刃,化解了一场潜在的危机。

成功抵御外敌,保我天玄百姓安居乐业。

她的功绩,上可告慰列祖列宗在天之灵,下可护佑我朝万千黎民百姓。

她是我天玄当之无愧的社稷功臣,是全军将士的楷模,是天下百姓的守护神!

可李谏议却毫无敬重之心,仅凭一己之偏见,信口雌黄。

妄图抹杀沐将军的赫赫战功,否定她多年来的艰辛付出与无私奉献。

此等行径,实乃大不敬,不仅令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们寒心,更让天下百姓对朝堂失望,实在可恶至极!

望陛下明察秋毫,严惩此等对功臣不敬之人,以正朝纲,以慰功臣。

唯有如此,方能彰显陛下的公正贤明,激励我朝将士一心报国,让我天玄国势蒸蒸日上,永享太平!”

金銮殿内,气氛剑拔弩张。

李谏议僵立当场,双眼圆睁,直勾勾地盯着那年轻官员,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震惊,迅速转为难以置信的愤怒。

他怎么也想不到,仅仅是片刻之前的一番言论。

竟会引得这位平日里看着谦逊有礼的同僚,在这满朝文武面前,毫无顾忌地向皇上告状。

他只觉气血上涌,脑袋嗡嗡作响,心底无数次呐喊:自己所言,字字句句皆为肺腑。

一心只为朝堂纲纪与国家的长治久安,怎么就被歪曲成了妄言,被扣上对功臣不敬的大罪?

回想起二人同为谏官,在同一天踏入仕途的场景,李谏议心中五味杂陈。

那时的他们,怀揣着对朝堂的憧憬与抱负,彼此寒暄,互道共勉。

本以为命运的丝线将他们紧紧缠绕,往后能携手为朝廷尽忠效力,没成想这所谓的“同僚之谊”,竟如此不堪一击。

此刻,李谏议狠狠地瞪着那年轻官员,眼眶因愤怒与不甘而泛红,目光如刀,仿佛要将对方千刀万剐。

可在这威严庄重、不容丝毫放肆的金銮殿上,他也只能强压怒火,不敢有更多逾矩之举。

下一秒,他双腿一软,“扑通”一声重重地跪在地上。

膝盖磕在坚硬冰冷的地砖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仿佛连带着他的心也狠狠一颤。

他双手下意识地连连摆动,动作急促而慌乱,声音急切又带着几分颤抖。

几乎是带着哭腔喊道:“陛下,微臣冤枉啊!微臣对朝廷忠心耿耿,日月可鉴!

自入朝为官以来,无一日不殚精竭虑,为天玄的社稷民生着想。

今日所言,皆是为了维护祖宗定下的纲纪,为了让朝堂重回正轨,绝无半分诋毁功臣之意!

沐将军的功绩,微臣岂敢无视?求陛下明察,还微臣一个清白!”

皇上高坐龙椅之上,神色冷峻,仿若寒夜中的孤星,让人敬畏。

原本平静无波的脸上微微挑起一道眉,冷峻的目光仿若实质。

在这两位谏官身上来回扫过,仿佛能穿透表象,洞悉他们内心深处的想法。

随后,他薄唇轻启,声音低沉冰冷,仿若裹挟着数九寒冬的寒霜:“他说了什么?”

这简短的四个字,在寂静得落针可闻的大殿中格外清晰。

每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重重地砸在众人的心间,让在场众人都真切地感受到了皇上的不满与探究。

整个金銮殿的气氛愈发凝重压抑,仿若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令人窒息。

大臣们屏气敛息,目光在两位谏官与皇上之间来回游移。

谁也不敢轻易出声打破这僵局,生怕一个不小心,便成为这场风波的下一个漩涡中心 。

年轻官员听到李谏议那番急切的求饶声,他微微侧身,目光如锋利的刀刃,斜斜地刺向跪地之人。

此刻的李谏议,早已没了刚刚的意气风发。

他瘫倒在地,双手伏地,身子因恐惧和急切而止不住地微微颤抖。

发髻也有些凌乱,几缕发丝垂落在额前,模样狼狈不堪。

年轻官员看着这副场景,眼中满是不加掩饰的不屑。

那眼神仿佛在看待一个滑稽又可怜的跳梁小丑,他鼻子里轻轻哼了一声,嘴角微微下撇,满脸嫌弃。

随后,他不紧不慢地转过身,微微昂首,仪态端庄,神色间带着几分严肃与郑重。

他深吸一口气,胸膛微微起伏,像是在压抑内心的愤怒。

双手交叠,稳稳地拱起,向着高坐龙椅之上的皇上恭敬说道:“陛下,就在方才,李谏议全然不顾朝堂的庄严肃穆。

大放厥词,口出荒谬至极的妄言。

他秉持着腐朽的观念,固执己见,坚称女子岂能立功传。

对我朝诸多巾帼英雄的丰功伟绩视而不见,那些女中豪杰,有的在沙场上冲锋陷阵,不畏生死,马革裹尸。

为天玄开疆拓土、抵御外敌。

有的在朝堂中出谋划策,凭借非凡的智慧与谋略,为天玄的安稳繁荣出谋划策,排忧解难。

她们所立下的赫赫战功,她们为天玄、为百姓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是天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李谏议这般言论,不仅是对众多杰出女子的污蔑,更是对我朝女子赫赫战功的亵渎,实在令人愤慨!”

年轻官员的话语,如同晴空炸雷,在庄严肃穆的朝堂上轰然炸开。

这一瞬,时间仿若凝固,整个金銮殿内落针可闻,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言论惊得呆立当场。

沐云汐,这位战功赫赫的女将军,此刻原本平静的面容瞬间冷若冰霜,双眸中寒芒闪烁,宛如寒夜中出鞘的利刃。

周身不自觉地散发着令人胆寒的冰冷气场,仿佛下一秒就要将这大殿中的空气冻结。

她征战沙场多年,为天玄出生入死,南征北战,身上的累累伤痕便是她赫赫战功的见证。

可如今却遭这小小谏议诋毁,心中的愤怒犹如汹涌的潮水,几欲将她淹没。

她紧咬下唇,贝齿几乎要嵌入娇嫩的肌肤,修长的手指紧紧攥着衣角,关节因用力而泛白,显然在极力压抑着内心的怒火。

一众官员也被李谏议的言论惊得哗然,顿时炸开了锅。

文臣们平日里举止文雅,此刻也顾不上仪态,纷纷交头接耳。

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情,摇头叹息,对李谏议的无知与狂妄感到震惊不已。

有的文臣低声咒骂,言辞间满是对李谏议的不满,有的则皱着眉头,小声议论着该如何处置这等目无朝堂之人。

武将们更是怒目圆睁,满脸通红,仿佛一头发怒的雄狮。

他们紧握着双拳,骨节泛白,发出“咯咯”的声响。

恨不得立刻冲上前去,揪住李谏议的衣领,质问他为何要污蔑为天玄立下汗马功劳的巾帼英雄。

他们的眼神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仿佛要将李谏议生吞活剥。

皇上听闻,原本平和的面容瞬间阴沉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龙颜大怒。

他坐在龙椅上,身体微微前倾,双手紧紧抓住扶手,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眼神中透露出愤怒,仿佛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周身散发着令人胆寒的威严,让大殿内的空气都为之凝固。

在他的治理下,天玄广纳贤才,不论男女,朝堂上下一片清明,国家繁荣昌盛。

如今却被李谏议这般诋毁,他怎能不怒火中烧?这不仅是对朝堂秩序的公然挑衅,更是对他治国理念的否定。

吏部侍郎站在一旁,目睹这一切,心中暗自思忖。

此事恐怕另有隐情,李谏议如此肆无忌惮,背后或许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事情。

怀着这样的疑虑,他急忙悄悄翻开李谏议的履历档案查看。

档案纸张泛黄,散发着墨水的气息,上面详细记录着李谏议的生平轨迹。

当他的目光落在“永宁郡出身”这几个字上时,眼中闪过一丝恍然,脑海中瞬间浮现出永宁郡那保守陈旧的民风。

那里的百姓思想守旧,对女子的束缚极为严苛,秉持着古老而迂腐的观念。

原来如此,他心中暗自点头,这下终于明白李谏议为何会有如此荒谬的言论了。

随即,他快步上前,微微躬身,姿态恭敬,低声将这一发现禀报给了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