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心瑶轻轻咬着下唇,思考片刻后说道:“也许她有着更大的图谋,比如皇位之类的。若是她的孩子登上皇位,那她就能掌控一切。”

赵浩轩听完之后,眼睛瞪得如同铜铃一般大,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如果真如所描述的那样,那么这种人的存在简直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然而,片刻之后,他稍微冷静下来,开始逆向思考这个问题。

尽管这种可能性听起来极其恐怖,但仔细想想,似乎也并非完全不可能发生。

毕竟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各种匪夷所思的人和事都有可能存在。

就在这时,只见王心瑶轻轻地将手伸进怀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两张黄色的符纸。

她面带微笑,步履轻盈地走到赵浩轩身前,然后将手中的符纸递到了他的面前,并柔声说道:

“赵大哥,这是我最近新学会绘制的传音符哦。你先把它们收好,如果遇到什么紧急情况或者危险,咱们就可以通过传音符相互联络!”

赵浩轩满脸惊愕之色,他一直都知道自己心爱的王心瑶绝非等闲之辈,但却没想到她竟然还掌握着如此神奇的技艺。

一时间,他不禁对王心瑶刮目相看,同时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和赞赏之情,脱口而出道:

“心瑶,你可真是太出色了!像你这样优秀的女子,让我感觉自惭形秽,都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才能配得上你哟!”

“赵大哥也很优秀!”王心瑶不好意思的回复。

“心瑶,放心,我会尽快求父皇应允咱们的婚事!”赵浩轩动情的把王心瑶拥入怀中。

在接下来的整整一个月时间里,杨晨德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宫廷内部的彻底清查工作之中。

他不辞辛劳、夜以继日地四处搜寻着每一个可能隐藏秘密的角落,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然而,尽管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那位名叫小井的宫女却始终杳无音讯。

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这漫长而艰辛的调查过程中,杨晨德竟然意外地揪出了好几个来自倭国的奸细!

这个惊人的发现犹如一道晴天霹雳,瞬间传遍了整个宫廷,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

宫廷中的众人皆瞠目结舌,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震得不知所措。

而坐在高高龙椅之上的皇帝赵帼安更是怒发冲冠、龙颜大怒!

只见他猛地一拍桌案,霍然站起身来,那气势仿佛能掀起一阵狂风骤雨。

在这庄严肃穆的皇宫之内,竟然存在他国奸细潜伏其中,这简直就是对皇室尊严和国家安全的严重挑衅,实乃罪大恶极,令人无法容忍!

盛怒之下的赵帼安毫不犹豫地下达了旨意,要求务必将此事件彻查清楚。

无论涉及何人何物,都绝不能心慈手软、姑息养奸!

一时间,宫廷内外气氛紧张,人人自危。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阴贵妃却如坐针毡,内心惶恐不安。

她原以为自己能够巧妙地将宫女小井藏匿起来,不为人知,从而掩盖住那些见不得光的秘密。

可未曾料到,事态竟会急转直下,发展到如今这般难以收拾的局面。

若是继续放任不管,任由局势恶化下去,恐怕用不了多久,就连她隐藏在暗处的地下室也将会无所遁形,彻底暴露在众人面前。

想到此处,阴贵妃不禁感到脊背发凉,额头上也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百般无奈之下,阴贵妃决定孤注一掷、铤而走险。

她暗自调动起自己手下最为信任的心腹之人,向他们下达了一条狠毒的指令。

谋害小井,以绝后患!这个恶毒的念头在阴贵妃心中不断盘旋,她那阴险狡诈的面容在烛光下显得愈发狰狞可怖。

经过一番精心策划,阴贵妃巧妙地安排手下的心腹之人,趁着地下室的掩护,悄悄潜入小井所住的房间。

他们如同鬼魅一般行动迅速而无声,轻易地就将毫无防备的小井置于死地。

随后,这些人按照事先计划好的步骤,将小井的尸体小心翼翼地藏匿在了宫殿的一个极为偏僻且少有人知的角落里。

那个角落位于宫殿深处,周围杂草丛生、阴暗潮湿,平日里就连负责打扫的宫女太监们也很少涉足此地。

没过多久,小井冰冷僵硬的尸体被细心敏锐的杨晨德杨大人给发现了。

至此,所有与宫女小井相关的线索似乎一下子全都中断了。

原本以为能够顺着这条线索揭开背后,此刻案件再次陷入一条死胡同,之前好不容易找到的一点蛛丝马迹如今也都化为乌有,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最终,这起错综复杂的案件经过长时间的调查和审理,却因为关键证据的缺失以及各方势力的暗中干扰,只得不了了之!

就在旱灾结束后没多久,皇帝赵帼安下达的三道圣旨,如同三颗重磅炸弹一般,瞬间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

第一道圣旨率先抵达了苟府门前。

只见一名面容白净、声音尖细得宛如女子般的太监,手持明黄色的卷轴,进了苟府大门后高声呼喊着:“苟尚书,大喜、大喜啊,请苟小姐来接旨!”

正在书房处理公务的苟弘英听闻此声,急忙放下手中的笔砚,匆匆赶至府门。

他满脸堆笑地向那太监拱手行礼,并赶忙吩咐身边的丫鬟道:“快去速速将小姐请来!”

不多时,一阵轻盈的脚步声传来,身着一袭淡粉色罗裙的苟春梅袅袅婷婷地走进了大厅。

当她得知眼前的圣旨竟是给自己的时候,心中不禁暗自窃喜起来。

但表面上仍装作一副端庄娴静的模样,款款走到厅中央,然后双膝跪地,低头等待着圣旨的宣读。

那位娘娘腔的太监见状,清了清嗓子,缓缓展开圣旨,用他特有的尖锐嗓音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随着太监口中每一个字的吐出,整个大厅都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所有人都屏息凝神,静待着这道圣旨所带来的命运转折。

太监继续宣读:

“乾坤交泰,日月同辉,邦国之道,贵在亲睦。朕与苗国国主,皆念苍生福祉,期两国永结同好,世代通和。

朕之皇太子赵轩浩,温良恭俭,德才兼备,储君之任,重若泰山,将承大统。

苗国陈公主苟春梅,温婉聪慧,端庄淑仪,性情尤善温和。今特封其为太子妃,择吉成礼。

望此良缘,润两国之邦,促民生之安。两国子民,亦当以此为基,携手共进,共创太平盛世。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钦此!”

当圣旨读完的那一刻,苟春梅心中大喜,终于,她终于可以与心心念念之人在一起了,看来上次冒着生命危险回到京城真是值了。

“臣女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苟春梅满心欢喜的双手接过圣旨。

就在这时,一直站在旁边默默观察着局势发展的阴枝子,心中那块沉重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她长长地舒出一口气,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

因为对于她来说,如果女儿能够成功嫁给太子,那么就无需再回到遥远而陌生的苗国,可以继续留在自己的身旁相依相伴。

这种亲情的陪伴,远比任何权势地位都要珍贵得多。

与阴枝子截然不同的是,苟尚书此刻却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

阴贵妃曾向他下达过明确的指令,务必让苟春梅返回苗国并掌控那里的权力。

可眼下的情况却是,苟春梅即将嫁入东宫成为太子妃。

在苟尚书看来,这位太子朝不保夕,随时都有可能被阴贵妃或者王爷暗中除掉。

相比之下,他当然更期望自己的宝贝闺女能够听从阴贵妃的安排,回到苗国去大展宏图。

其实,苟尚书在外还有一房外室,并与其育有一子。

只是由于他的正妻乃是阴贵妃的小姨,这层特殊关系使得那位外室始终无法名正言顺地进入家门,只能默默地生活在暗处。

在苟尚书眼中,当务之急是巩固自己手中的权力,至于外室和儿子,跟权力相较而言简直微不足道。

况且,他的外室远在南湖县,距离京城甚远,他甚至已经有十余年未曾过问那对母子的死活了。

尽管如今自己已然年逾五旬,但只要牢牢握住权力这根魔杖,何愁没有年轻貌美的女子投怀送抱?又何须担心后继无人呢?

然而事到如今,圣旨已然下达,他纵有万般无奈,亦是回天乏术,唯有静候阴贵妃娘娘的下一步指示与安排。

虽说内心深处满是愤懑与不快,但苟尚书依旧满脸谄媚地笑着,对着那前来传旨的公公抱拳施礼道:“公公一路奔波劳累,实在辛苦啦!”

话音刚落,站在一旁的阴枝子便迅速反应过来,赶忙上前一步,从怀中掏出整整六张银票,并毫不犹豫地朝着那位公公的怀里使劲儿塞去。

那位公公先是微微一愣,随即便满心欢喜地接过那些银票,待展开仔细一瞧,好家伙!竟然清一色都是面额高达一千两的巨额银票。

刹那间,他的脸上绽放出难以掩饰的狂喜之色,心花怒放地暗自思忖着:这一趟奉旨传话可真是赚大发了啊!

与此同时,他不禁有些洋洋自得起来,心里更是轻蔑地想到:原本还以为那徐总管能有多机灵聪慧呢,竟如此深得圣上恩宠。

竟然这般没有眼力见儿,放着这么一桩油水丰厚的美差不要,反倒拱手相让于我,自己却跑去给区区一介农妇宣读圣旨。如今看来,也不过尔尔嘛!

第二道圣旨乃是由深受皇帝信任的徐公公亲自前来传达,由此可见皇帝赵帼安对于此事的重视程度,以及满满的诚意。

暂且不论王心瑶那村妇和寡妇的身份,实际上,相较于其他女子,赵帼安更倾向于让王心瑶成为自己的儿媳。

此刻,恰逢金秋时节,正是丰收之际。

当徐公公一路风尘仆仆地赶到王心瑶所在的庄子时,眼前所见的景象令他瞠目结舌、惊讶不已。

只见一大群村民正热火朝天地在那广袤无垠的田地里忙着收割稻谷。

那一株株金黄的稻穗沉甸甸地低垂着,颗粒饱满、色泽诱人,微风拂过,阵阵浓郁的稻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那身处人群之中、正辛勤劳作的王心瑶。

这位年仅十八岁的少女,竟然毫无娇柔之气,毫不犹豫地与众多村民一同弯下腰来,挥舞着镰刀,熟练地收割着稻谷。

她动作敏捷、利落,额头上虽已布满汗珠,但脸上却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阳光洒落在她身上,勾勒出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仿佛她就是这片田野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目睹此情此景,徐公公不禁为之震撼。

他暗自思忖道:这般吃苦耐劳又能力出众的女子实属罕见,如果她能够有幸成为一国之母,想必定能造福天下万民啊!

只可惜......

奈何她出身卑微,这身份终究成了难以逾越的鸿沟。

想到此处,徐公公不禁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心中满是惋惜之情。

不过,片刻之后,徐公公猛地回过神来,想起自己此番前来所肩负的重要使命。

于是,他连忙整理好思绪,高声喊道:“王姑娘,圣旨到了,请速速接旨吧!”

正忙于忙碌的王心瑶,听闻田间传来声响,抬眸循声望去,只见徐公公的身影映入眼帘。

她嘴角即刻绽出一抹温和笑意,停下手中动作,脆声道:“哦,原来是徐公公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说罢,她便从田间款步走向徐公公,一路寒暄着两人并肩返回庄园。

进了屋子,她安排下人为徐公公沏上一盏茶,待徐公公坐定,才欠身告退:“公公稍作歇息,我去换身衣裳,马上就来。”

“好、好、好,王姑娘,你且先去忙吧!”徐公公沉凝道,他着实惦念王心瑶家的茶水,那滋味,远胜他人家,喝口水再宣读圣旨也不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