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所有官员全部按照各自的官职排好了入宫队列的顺序后,没过一会儿,宽阔巨大的宫门终于被缓缓打开。
几名内侍在一群禁军的陪同下,从宫门里迈着小碎步,未发出丁点声音的走了出来。
除了一名内侍在观察了一番后,主动朝着苏清和以及余震走来以外,其余内侍立刻引领着众官员们往宫门内鱼贯而入。
虽然即便没有内侍的引领,这些大周最顶层的官僚们也对进入宫门之内前往参加小朝会的路线无比熟悉,可皇宫毕竟是皇帝居所,没有内侍的引领,任何人不能随意在其中走动。
否则稍有不慎,就很可能会被守卫皇宫的大内高手当做入侵的刺客处理掉。
那真是死了都白死。
“是九江王殿下当面吧?那这位……就是苏清和苏大人了?”
走到苏清和跟余震身前的内侍先是躬身行礼,然后才轻声细语的开口问道。
余震回应道:“没错,清和,我得跟着那些人一起去参加小朝会了,不能继续陪你。千万记得,谨言慎行!别给我惹祸!”
苏清和无语道:“你能不能对我有点信心?我在你眼里就这么不靠谱吗?”
“我就是因为对你太有信心了,才会反复不断的叮嘱你。”
余震翻了个白眼,接着又看向那名内侍说道:“劳烦中使多提点下本王这位朋友。本王的这位朋友刚来神都不久,第一次入宫面圣,若有不妥帖之处,望中使能照看一二。”
内侍赶忙回礼道:“殿下言重了,这都是咱家应该做的。”
余震点了点头,不再多说,看到官员的队伍基本上快要全都走进宫门了,这才转身小跑着追上了队尾。
那名内侍则是再次朝着苏清和行礼道:“苏大人,跟咱家进去吧。圣上要先上朝,等下了朝之后,再接见大人,所以咱们慢慢走就行,倒也不用着急。”
“有劳了,不知中使如何称呼?”
苏清和很有礼貌的拱手致谢道,同时微微抬腕,将两张银票不着一丝烟火气的递到了内侍的掌心之中。
尽管此时两人就站在皇宫的大门外,周围还有不少禁军正值守岗位,可内侍在感受到了银票的触感后,仍然异常熟练的将银票收入了宽大的袖口里。
脸上浮现起了无比灿烂的笑容,态度远比方才亲近许多的说道:“苏大人实在是太客气了,咱家姓李,就是个在宫内行走的普通奉御太监而已,当不得苏大人‘中使’的称呼。
平日里咱家连出宫宣旨的机会都捞不到,苏大人如果太客气,咱家反而忐忑。先领苏大人去御书房外等待圣上吧?路上顺便跟苏大人讲讲圣上的喜好,好让苏大人心里有个数。”
苏清和笑呵呵的拱了拱手,旋即在这名内侍的带领下,走入了皇宫的大门。
高大雄伟的城墙极为宽阔,城门内的门洞少说也有十几米的长度。
并且在走过了门洞后,苏清和愕然发现,眼前虽然一片开阔,可大概百米之外,竟然又是一圈巍峨的城墙……
这皇宫的宫墙怎么整了个‘回’字形的结构?!
注意到了苏清和眼神中的惊讶之意,李姓内侍笑呵呵的开口道:“苏大人第一次入宫,因此不太了解。咱们大周的皇宫,整体的建造设计其实并不是为了居住的多么舒适,而是相当于建造了一个巨大的堡垒。
外圈宫墙是皇宫的第一道防御墙,配合着‘结界’,以及城墙上方的各种防御工事,据城而守,能形成无比强大的战斗力。而这里则是集结兵卒的地方,若有万一,这里可以立刻转变成为兵卒们列队的校场。
同时前面的第二道宫墙,能确保在第一道宫墙被攻破的前提下,让宫内保留继续顽抗的基础。当然,理是这么个理,可真要是到了那种境地,连皇宫都被妖魔围攻了,那宫里不过是打算借此以身殉国罢了。”
苏清和感慨道:“想法倒是非常刚烈,难怪皇宫给我的感觉颇为肃杀,少了几分恬淡闲适之态。不过,就像李公公所说的那样,真到了局势最为恶劣的境地,妖魔甚至围困了皇宫,那咱们人族也就大势已去了。
借着这座宫城,无论能在最后时段给妖魔造成多大的杀伤,都毫无意义,最终不过是成全自身的名声而已。可若是在种族战争中彻底失败,名声同样没有任何用处,妖魔不可能让咱们人族的历史传承下去的。”
李姓内侍闻言,顿时一个哆嗦,赶忙劝告道:“苏大人!慎言!咱家在宫里可以给李大人解释一些疑惑之处,但对于上面的评价,咱家连听都不敢听的,苏大人还是不要让咱家为难才好。”
苏清和笑道:“看李公公这个意思,只要进了皇宫之内,那无论言行举止,都会处于被监视之中?所以才会如此的小心?”
李姓内侍颇为委婉的说道:“皇宫的‘结界’,比神都大阵的‘结界’只强不弱,苏大人以后会明白的。一会儿咱家会将苏大人带到御书房外等候。
不过御书房区域是禁军高手们看顾的重点,苏大人在等候时最好不要随意走动,就站在御书房的大门外便好,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平添麻烦。”
苏清和拱手道:“明白,李公公,不知一会儿面圣时,我都需要注意些什么?用下跪磕头吗?”
李姓内侍疑惑道:“下跪磕头?这……除了在重大节日庆典、需要祭拜天地的时候以外,其他任何时候都不用下跪磕头的。面圣的时候当然也不需要,保持恭敬即可。
不过在面圣时,除非和圣上发生了争吵,否则尽量不要直视圣上的眼睛,那是不礼貌的。除非圣上有明确的要求,不然的话,身为臣属,应该尽量避开圣上的视线。”
苏清和诧异道:“争吵?还可以跟皇帝陛下吵架吗?”
李姓内侍点头道:“这倒是无所谓的事情,无论是先帝还是当今圣上,都很能听得进去意见。只要你说的确实在理,那争吵就不是什么大问题。当然,如果你本身没道理,却非要同圣上争个高低对错,那事后被圣上惩罚,也不要心怀怨怼。”
苏清和赞同道:“很合理,听起来当今陛下似乎还算好相处?不用太担心一句话没说好,便触怒陛下的情况出现?”
李姓内侍小声道:“确实,尽管圣上登基不久,可对内对外都非常宽宏,只要不是真的犯了严重的错误,便完全不需要担心会被惩处,咱们宫里的这些人,都觉得日子好过了许多。
不过宫里面的规矩不少,苏大人第一次入宫,该注意还是要注意的。当今圣上好说话,不意味着宫里其他人也好说话,像咱家这样老实本分的,其实很少,苏大人千万小心甄别。”
苏清和闻言,再次拱手致谢,对于李姓内侍的提醒却也没有全信。
这些生活在深宫里的太监又或者宫女,不说全都心理有问题吧,起码绝大部分是一定存在心理疾病的。
最好是用银子开道、在某些关键点上对他们善加利用,除此之外,不要有其他太过异常的接触。
当然,该表示尊重还是要表示尊重的。
特别是面对宫中那些太监的时候,由于身体的残缺,让所有的太监无论地位高低,其实本心之中都会非常自卑。
这种自卑的情绪不断被压抑,很容易形成扭曲的变态心理。
只要对他们抱有正常的相处态度,都不需要太过刻意的去捧着,往往就能有奇效!
他们渴望被尊重,因为没有卵子,反而更渴望被看成是真正的爷儿们。
在宫中走了大概两刻钟左右,按照李姓内侍的要求,苏清和一直低垂着脑袋,再怎么好奇,也没有任何四下张望的意思。
根据李姓内侍的说法,入宫后若是对宫中各个建筑以及布局观察的太仔细,很有可能会被隐藏在暗中的禁军高手怀疑图谋不轨的。
毕竟,这里是皇帝居所,你详细的去观察宫中情况,意欲何为?
有没有可能是在想着寻找秘密潜入皇宫的机会?
哪怕你自己没有这样的想法,只要你的举动引起了禁军高手的怀疑,都会引来严苛的调查。
若是为了满足一点好奇心而闹出这样的事端来,实在是得不偿失。
总算是抵达了御书房的大门外,李姓内侍行礼道:“苏大人,咱家将你领到这里,便完成任务了。还有其他事情等着咱家去做,所以不能在这儿多陪苏大人。
一般小朝会持续不了太久,除非有什么紧急的事情,必须参加朝会的老大人们当场定下章程,否则您在这里至多再等上一个时辰,估摸着也就差不多了。
千万不要四处走动,也不要东张西望。皇宫大内,高手无数,你得一举一动,都随时处于被监视之中。不要做任何有可能引起误会的动作,切记!”
最后强调性的又叮嘱了一遍,李姓内侍这才悄然离去。
和之前出宫门时的状态一样,脚步无声,显然同样有境界傍身。
只是李姓内侍收敛的很好,饶是以苏清和对气息的敏锐感知能力,也仅仅只能察觉到分毫而已。
皇宫大内……确实高手如云啊……
苏清和在心里感慨了一句,旋即便老老实实的站在御书房的大门外,眼观鼻鼻观心,老实的仿佛木头桩子一般。
不过就这么干等着也实在是无聊,苏清和不想浪费时间,干脆直接在脑海中模拟起了对‘万象星辰刀法’第一式的实战应用来。
他在‘壶中世界’里闯过不知道多少次的‘通天塔’,对于‘通天塔’里幻化出来的那些妖魔了解的不要太透彻。
因此在脑海中模拟实战是完全能够做到的。
只是效果相比于闯‘通天塔’的修炼要差上许多。
并且这种自行在脑海中模拟实战的做法,也仅仅只是能一定程度的提升熟练度而已,要做到像‘壶中世界’内修炼那样,直接将所有的经验和收获都反馈到身体上,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充其量算是在打发时间,让这种平白的等候不要太过无聊。
就在苏清和自行于脑海中模拟实战的同一时间,皇宫内专门用来举行小朝会的勤政殿内,突兀的爆发了一场无比激烈的争吵。
争吵的其中一方,正是苏清和需要优先进行调查的九军都督府大都督,‘人间太岁’王崇山!
而另外一方,则是大周的户部尚书,绰号‘财神’的姜莫衡!
按理来说,王崇山毕竟属于阁臣,是大周仅有的九位正一品大员之一。
姜莫衡尽管执掌户部,管控天下财权,却仅仅是正二品的尚书衔,面对着阁臣时,终究要低上一头。
可实际上王崇山这个阁臣只对军方事务有强大的影响力,以至于六部之中,除了兵部外,其他五部对王崇山基本上只保留着表面上的尊敬,一旦牵扯到了具体的利益,便历来寸步不让!
“姜莫衡!库银失窃,这是你们户部的责任!凭什么将我们边军的饷银扣发!你这是要寒了前线将士们的心吗!”
王崇山怒发冲冠的瞪着眼前的姜莫衡吼道。
一身修为虽然隐而不发,形成的气势却依旧极为惊人。
可惜面对着王崇山的逼问,姜莫衡却是夷然不惧,一脸云淡风轻的说道:“王阁老,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现在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是将失窃的库银找回来。
您朝我发火能有什么用呢?我又不能凭空给你变出银子来。咱们国库的银子一直非常紧张,这一点王阁老您是知道的。每一笔银子都有一个萝卜一个坑的详细安排。
原本之前定好的,这一批到的税银,便是边军的边饷,结果却离奇的失窃了。仓促之间,我如何再给你搞一笔银子出来?只能先苦一苦边军了,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王阁老您在军方德高望重,跟边军好好商量商量,户部不是不发饷银,是真的没有。等稍稍宽裕后,只要有了额外的银子,一定给边军优先补上,您看这样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