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老师,要不你们清北大学继续在台上把节目演了吧。”

朴不成声音低沉地说道,开玩笑,现在观众这样热烈的情绪自己大学上台表演不得被秒成渣子吗?

叶辰再次站上舞台时,礼堂穹顶的水晶灯已调至暖光。他穿着白色衬衫,撸起袖子,露出小臂上淡青色的血管纹路。

台下樱花大学学生发出低低的惊叹,那是常年握笔解题的痕迹,在追光灯下像流动的玉髓。

那肯定的,叶辰那可是妥妥的学霸啊!

直播间左上角显示,《精忠报国》的全球播放量已突破5000万次,弹幕余热未散。当叶辰将电吉他背带套上脖颈时,b站突然弹出系统提示:检测到用户“种花家的兔子”捐赠3000艘航母舰队特效。满屏金红相间的战舰驶过,映得他瞳孔里跳动着火焰般的光。

寒国网友“Kpop_Fan”不屑打字: “换歌了?看来上一首只是运气好。”

华夏网友“长城永不倒”立刻回怼:“” 建议查叶辰的数学建模论文,人家写歌跟解题一样随便。”

第一段主歌在失真吉他的轰鸣中炸开,叶辰的嗓音像块刚从炉火中夹出的铁:

“充满鲜花的世界到底在哪里

如果它真的存在那么我一定会去”

他咬着“鲜花”二字时,舌尖抵住下齿龈,发出近乎撕裂的气音。

樱花大学心理学教授松本清子在笔记中写道:声线中的砂砾感传递出强烈的对抗性,与《精忠报国》的悲壮形成张力。副歌前的间奏,他突然用指节敲击吉他面板,咚的一声闷响,像心脏撞在肋骨上。

副歌爆发时,叶辰单膝跪地,琴弦擦过牛仔裤发出刺啦声:

“向前跑 迎着冷眼与嘲笑

生命的广阔不经历磨难怎能感到”

他仰头唱出“冷眼与嘲笑”时,喉结在汗湿的皮肤下剧烈滑动,颈侧青筋暴起如老树虬枝。

twitch上,正在波士顿留学的华夏网友“枫桥夜泊”截取画面发帖:“这让我想起在实验室被导师质疑的夜晚,凌晨三点对着试管唱这首歌的日子。”

第二段主歌突然降调,叶辰改用气声唱法,尾音拖出青春期特有的破音:

“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纵情燃烧吧

有一天会再发芽”

他唱到“发芽”时,指尖在琴弦上划出流星般的滑音,镜头扫过台下,看着满心斗志的清北大学学生,叶辰很欣慰,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

樱花国网友“樱花祭”发弹幕:“原来华夏少年的孤独,和我们深夜备考的心情是相通的。”

间奏部分,叶辰忽然拔掉吉他线,抱着琴颈当话筒唱:

“不妥协直到变老”

无伴奏的清唱里,他的声音呈现出惊人的可塑性:低音区像旧磁带的沙沙声,高音区却透亮如冰裂。

b站音乐区Up主“耳朵会怀孕”激动科普:“这是咽音与胸声的完美融合,比《精忠报国》更展现声乐技巧!”

第三段副歌,叶辰彻底抛开乐器,双手攥着麦克风线嘶吼:

“向前跑 迎着冷眼与嘲笑

命运它无法让我们跪地求饶”

他跳起来时,露出那八块棱角分明的腹肌,让原本充满热血的学生们眼睛都直了!

高潮尾声,叶辰突然笑了。

那抹笑容在撕裂的声线中绽开,像暴雨后的向日葵。他对着镜头比出弹吉他的手势,汗水顺着下巴砸在舞台上,洇出深色的星芒。

当最后一个音符消失在礼堂穹顶,台下爆发的掌声比《精忠报国》时更热烈。

樱花大学学生自发用日语喊“bravo”,寒国代表团虽未鼓掌,却有女生低头在手机上搜索叶辰的资料。直播间数据疯狂刷新:Youtube实时观看突破3500万,b站弹幕池被“破防”“泪目”等词淹没。

“高三党边刷题边听,现在浑身是劲!妈妈问我为什么边哭边写五三”

“在工地搬砖的爸爸发来消息:这歌比我当年听的摇滚带劲!”

“建议《追梦赤子心》成为高考加油曲,比《阳光总在风雨后》燃一万倍!”

“叶辰哥哥的汗滴在舞台上的样子,像极了我凌晨四点背书时滴在试卷上的眼泪”

“松本老师说,这首歌的‘对抗性’其实源于东亚青年共同的生存压力。”

“他单膝跪地时的眼神,让我想起《灌篮高手》里樱木花道受伤的瞬间。”

“原来华夏也有这样热血的少年,不是只有‘内卷’和‘躺平’。”

“已经循环十遍,现在满脑子都是‘向前跑’的旋律。”

“承认吧,这才是真正的K-pop精神,可惜是华夏人写的。”

“他的发声方法很像我们的摇滚歌手河铉雨,但情感更直白。”

“查了叶辰的履历,数学奥赛金牌+原创音乐人+志愿者,这才是真正的偶像。”

“突然觉得,我们的爱豆在舞台上抛媚眼真的很空洞。”

一条寒国网友“han_artist”的评论引发热议:“为什么华夏总能把个人奋斗写成民族史诗?”

华夏网友“长安十二时辰”回复:“因为我们的血脉里,早就刻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比赛结束后的全球新闻发布会上,叶辰抱着吉他坐在中央。

樱花国记者问:“《追梦赤子心》和《精忠报国》看似主题不同,是否有内在关联?”

他拨弄琴弦,泛音清亮如晨钟:“太爷爷那代人‘精忠报国’,是为了让我们这代人能自由‘追梦’。”

这段话被翻译成37种语言传播。在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大屏循环播放叶辰演唱的画面,下方跑马灯写着:华夏少年的答案:国之忠魂,亦是青春底色。

巴黎左岸的咖啡馆里,有留学生跟着旋律哼唱,邻座的法国姑娘问:“为什么你们的歌总能让人想哭?”

对方翻开《诗经》,指着“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笑:“因为我们的浪漫,从不是风花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