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皇帝连连称赞道:“徐夫人,每次见你,朕都有不少收获,你可真是朕的福将啊!”

皇帝的福将,这名头可太大了,宁明歌自知担待不起。

宁明歌:“是您谬赞了。”

皇帝又问出一个让宁明歌哭笑不得的问题:“这糠,该怎么吃?”

想到皇帝一辈子吃的都是最好的我贡米,只怕是连普通的糙米都没有吃过。

宁明歌只能耐心解释:“有条件的人家,糠都是用来喂家里牲畜的。

吃糠的都是穷苦人家。

糠想要做得能咽下去,需要用舂子或者石磨将糠碾碎成粉,兑在粮食里面吃。”

皇帝:“你说的处理糠的法子,能带朕去看看吗?”

宁明歌说得越细致,皇帝就越好奇。

这是他身在皇宫一辈子都接触不到的东西。

年年下面都有遭饥荒的县城、甚至是州报上来,朝廷的拨款总是石沉大海。

皇帝总觉得他屁股底下的位置处处漏风。

大臣们只会说怪天灾、怪治理的官员能力不够。

没有人会像宁明歌这样,从粮食收获后的不同阶段、丰俭的不同人家来讲述这些问题。

皇帝今日索性一股脑将自己好奇的所有问题都抛给宁明歌,譬如现在,他就想要看看穷人家是如何把糠,一点点变成饱腹的食物。

对着皇帝好奇的面孔,宁明歌能说不吗?

她向淮阳王发出求救的目光,后者更是一脸兴奋道:“宁明歌,你就带我们去吧,我也很好奇!”

宁明歌忘了,自己对着的可是全天下最饿不到的两个人。

说实话陛下没有问她糠是什么东西,她都已经觉得对方是个明君了。

宁明歌无奈道:“我去和金山寺的师傅们商议一下,看看能不能从他们的库房里,借点糠和高粱面吧。”

高粱面?又是一种新鲜的粮食。

皇帝和淮阳王这对兄弟,就像第一个到门店的学徒,亦步亦趋地跟在宁明歌身后。

金山寺后院,除了积香厨不得随意进入外,有几个空置的灶房,就是留给平日里香客使用的。

宁明歌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点心、香油钱添上,很容易地拿到了一大袋的糠和一小袋高粱面。

还好宁明歌上辈子做过这些粗活。

她用小扫帚把石磨上的灰扫干净。

黄色的糠被倒在石磨上。

宁明歌准备上前推磨,淮阳王抢先一步,“我好歹是个男子,这样的力气活还是我来吧!”

宁明歌没有和他争,面前的大石磨需要一个人推,一个人在边上倒料、扫料,两个人配合才行。

巨大的石磨一点点被拉动,宁明歌将边上的糠扫到石磨下面,一遍又一遍。

直到淮阳王开始喘粗气,问道:“徐夫人,这糠磨好了吗?”

宁明歌扫出一点糠的粉末,若换了普通人家,面前的糠粉粗细已经够了。

但是,陛下还在这里。

看他在一旁跃跃欲试的样子,宁明歌怀疑最后陛下还要命她把这糠做成饼子,吃下去才满意。

糠粉磨粗了,对陛下这样金尊玉贵的人来说,难以下咽。

宁明歌:“还要再磨两遍才行。”

淮阳王大声抱怨道:“什么,还要再磨?”

皇帝:“你让开,让朕来!”

淮阳王装模作样拦了一下,把推磨的位置让给了皇兄。

石磨再次被推动,这次速度要快了许多。

黄色的大颗粒糠已经看不见了,石磨里最终留下的是一堆糠的粉末。

宁明歌也十分自觉,扫出糠粉后就开始和面。

皇帝拦住了宁明歌手中继续放高粱面的动作,反问道:“你口中的穷苦人家,一般和面,会放多少糠、多少高粱面?”

宁明歌老实答:“一般是两份糠兑一份高粱面。

好一点的人家一半一半。”

皇帝:“那就两勺糠,一勺高粱面。”

既然要尝尝这糠,自然要和寻常百姓吃一样的。

宁明歌点头,按照皇帝的吩咐开始和面。

面团子和好,灶上的火升起来。

宁明歌把一个个高粱面窝头放到锅上开始蒸,白色的水汽带着高粱面的味道从锅里面飘出来。

淮阳王嗅了嗅,称赞道:“这高粱面的味道闻着真不错,徐夫人好手艺。”

宁明歌看了这个添乱的老小孩一眼,笑着说道:“喜欢的话,等锅里的高粱面窝头熟了,淮阳王多拿两个尝尝!”

等下别难吃到哭出来就行!

即便宁明歌将糠多磨了几遍,又细细筛过,可糠就是糠!

弄得再精细,它都好吃不到哪里去!

淮阳王搓着手,期待道:“我刚才推磨出了这么大的力,等下自然是要多吃几个的。”

锅上的火候差不多了,宁明歌掀开锅盖,锅上几十个灰扑扑的高粱面窝头在水汽的烘托下,表面亮晶晶的显得很有食欲。

淮阳王不顾锅里的热气,直接上手拿了两个。

一个给自己,一个给皇兄。

淮阳王:“烫烫烫!”

高粱面在他两个手之间倒腾,终于有些凉下来后,淮阳王大口咬了下去。

咦——

什么东西!

一点都不松软。

还粘在嘴巴里,好不容易咽了下去,淮阳王觉得自己嗓子都疼。

淮阳王:“刚才我们费这么大力气磨出来的糠,这么难吃?”

宁明歌也拿了一个高粱窝头尝尝,比前世自己做的那些相比,已经好吃许多了。

皇帝小口吃着高粱拌糠的窝头,一言不发。

宁明歌从边上递过去一碗灶膛眼里烧出来的热水,“陛下,喝口水吧,别噎住了!”

淮阳王一把抢过去,猛地灌了一大口,顺便拍着自己的胸口。

他是真要被噎死了!

淮阳王:“咳——咳——皇兄你别吃了,这东西真的太难吃了。”

皇帝听了反倒猛地咬了一口,“不好吃就不吃?

那些穷苦的百姓,也能有得挑吗?”

说罢转头对宁明歌道:“徐夫人,这些糠做的窝头,可以放几天?”

宁明歌:“如今天气热,只怕是放不了几天。

若是在冬日,可以放半个月。现在的天气,最多三天。”

皇帝喃喃自语道:“三天,够了。徐夫人,朕还想请你帮个忙,能麻烦你再蒸几锅这些窝头吗?”

不用猜也知道,陛下的那些“香客”们明日有福了,这些窝头就是替他们准备的。

宁明歌在厨房忙活,皇帝则拉着淮阳王在院子里推磨。

他学着宁明歌的样子,将今日得来的糠都磨成粉末,只是他的动作没有宁明歌熟练。

这些糠粉有粗有细。

淮阳王到最后还是没憋住,问道:“皇兄,你弄这么多窝头,是要带回去给我那些侄子,还是朝上的大臣们?”

要说徐靖这对夫妻真有意思。

上次因为徐靖,皇兄说要把侄子们送到庄子上去教育几天。

后宫的娘娘们哭成一片,最终作罢。

这次遇到宁明歌,更狠!

皇兄直接要请侄子和大臣们吃糠!

若传出去,徐靖夫妇还要不要在顺天做人了。

皇帝瞥了一眼淮阳王,“朕喜欢谁,这窝头就赏给谁!”

淮阳王“呵”的笑出了声。

就您磨的这些糠,用来噎死人都够了!

您的喜欢,一般人可承受不起。

宁明歌前前后后一共蒸了三锅窝头,终于凑到了皇帝满意的数字。

他一个个数着面前的窝头,似乎每一颗窝头上都写着某人的名字。

淮阳王在后面对宁明歌比了个鬼脸,“回去别忘记问你夫君,明日有好戏要看!”

宁明歌将晾凉的窝头打包好,松了一口气道:“这么多窝头做下来,实在是没力气了。

陛下,我今日斗胆开口,请你赏我一碗金山寺的素面吧!”

累死累活半天,这糠做的窝窝头,实在是咽不下了。

皇帝笑道:“一碗素面,朕还是请得起的。”

淮阳王像是活过来一样,“臣弟也是出了力的,我也要吃皇兄请的素面。”

皇帝:“行,带你一碗!”

三人说笑着准备离开院子,淮阳王颇有眼力见地替皇帝把窝头背着。

院门推开,一支利箭迎面而来。

一直守在院门口的锦衣卫头领、魏长风的长刀来得更快,干脆地折断箭矢。

魏长风将皇帝推向身旁的小路,“陛下,往南边走,锦衣卫的支援马上就到了。”

本次皇帝微服出巡,金山寺脚下的早市上布满了锦衣卫的人手。

后面宁明歌带着皇帝去了粥铺,锦衣卫的布置随之改变。

再到后面来到此处的寺庙的后院。

皇帝停留的地方越来越小,为行刺提供了方便。

淮阳王第一时间掏出都察院特制的信烟,却被魏长风制止了,“王爷可是要向都察院求援?

来的人员越驳杂,越容易让人有机可乘。

锦衣卫的人手足够,一定能保证陛下的安全。”

魏长风的话还没有说完,第二、第三支箭接踵而至。

都被他利用身上的软甲挡住了。

皇帝:“听魏长风的。”

宁明歌见还有第二波行刺,“陛下,我在只会拖累你们,不如我退回到院中。”

皇帝:“不行,对方若是擒住了你,趁机要挟徐靖,局面只会更乱。你跟着我们!”

以魏长风为首的几十个锦衣卫已经围了上来,以身作盾将皇帝三人保护起来。

淮阳王在从小路撤退的时候,脚下一个踉跄。

人没事,背着的那一包窝窝头掉了。

皇帝狠狠瞪了自己的兄弟一眼。

朕的窝窝头!

算了,逃命要紧!

宁明歌在一群虎背蜂腰的锦衣卫中间,看着那窝窝头散落一地。

心中一叹。

陛下,您的臣子中,看来有人不愿意吃这糠做的窝窝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