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脑后的阵阵酸痛以及耳朵边传来的水流倾泻声,他猛地清醒过来。
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之后立刻站起身检查水塘状况,却发现眼前的景象早已不同于之前的预期...
回到现实生活中,李伟峰选择先简单处理好头上撞出的大包,涂了些药膏来舒缓伤痛后便坐到了一边观察局势发展。
### 一百二十章:盈满的水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伟峰每天定时定点来此看守这个新形成的
天渐渐亮了,经过数小时的流水声,在那坑中的水已经不再那么汹涌,估计一公里之外早起干活的人已听不见动静。
关于是否要把储存空间的水放回原处,苏青山想了想还是算了。
每次收放一次水,他感觉就像经历了一场耗尽心力的大挑战,再来一次估计更吃不消。
太阳升起后,他走向鸡舍打开了门,把鸡饲料喂给那些小鸡,然后继续返回那个水坑边坐着,目不转睛地看着水流缓缓地流入下方。
幸运的是,上游的水流依旧保持稳定,他在河边一直待到中午,并顺便抓了不少想 * 扰他的蚊虫拿回去喂了鸡。
这样一连看了三天,河水逐渐减量到只剩下原来的三分之二,并且下游段的水流已经断流。
按照这样的趋势估计还需两天才能彻底排干,但愿接下来的这两天不会出意外。
到了夏至日,也就是6月22日这天,星期一,苏青山如前几天一样早早地来到了河边,终于见到水流连接了起来,他也松了口气。
此时上游的水似乎变得更小了,当他正打算转身离去时,对岸突然有几人开始向他挥挥手示意。
这几人似乎是认出了他,所以走了过来。
他们到河畔后看到如此浅的河面显得惊讶不已,因为这里的河水以往可是很深的。
只有一侧有一个水塘里还留存了不少水。
领头叫李明的人忍不住开口问道:
\"同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可能是干旱引起的吧。”
听到他的话众人微微有些愣神片刻,不过很快就点点头认同。
的确,如果不下雨他们也不可能连续灌溉一个多月的农田,更何况这次可能还要再重来一遍。
可现在水源有限...
另一件事是:他们是来买鸡蛋的。
\"好吧,等着。
我去拉桥过来。”
为了让他们消除怀疑心,苏青山会在他们眼皮底下搭设一座浮桥。
回到院子里拉动支架把之前做好的竹桥拽出来。
放好四根竹杠之后扣上m型铁环以稳定结构。
很快一座稳固的过河设备搭建完成了。
那几个等得耐心十足的农垦成员也陆续过了河。
进院之后他们望着另一个仓库中的鸡苗群目瞪口呆,怎么养这么多的鸡?
\"一些养了比较久的母鸡要淘汰了,需要更新换代保持稳定的蛋产率.\" 不管其他人怎么想反正眼前的几个人完全相信了他的说辞。
这一次交易中苏青山提供两千二百个鸡蛋, 花了几乎每天从凌晨到晚上全力工作所赚取的报酬. 因为这些食物补充是维持体力不可或缺的因素.
除了自己种植的新鲜蔬菜外, 在这个地方就只有他能够供应肉类和蛋品.
如果没有充足的补给,工地上人员身体早已出现问题。
如今每个人至少能吃到一个卤蛋或者煮熟的蛋白以及午饭中炒鸡蛋。
因此大家都能获得相对充足营养。
别的地方的人们已经开始采取掏鸟窝捕捉兔子或下网抓鱼的方式来补充食物资源,但这远没有想象中容易做到,例如使用大瓢捞小鱼费时费力收获很少,大点鱼种都存在较大水域。
苏青山收下了王秀英给出的费用共六十六块钱,并与来者交谈了几句话便离开了。
随后这些人商量是否可以下星期购入几只鸡。
而这点根本不成问题,想买我就卖。
由于管理上的变化,以前归农场管,现在归 ** 统一发放工资,并每人每月有一定的口粮。
但是随着春节后肉食供应每个月都在缩减。
从过去的一个月一斤下降为现在的半斤,有时甚至无法送达。
于是现在规定不得单一个人去买鸡蛋,而是通过前进农场后勤部用公用钱购买分配给大家,并确保整个农场的人达成一致同意这样做;否则无人敢私自决定这种事。
送走这几个人后,
竹制简易桥留在那里没再拆,不久又有人来访,
是邻近其他农场所派来的代表。
随行者包括一些小场所有十几人的代表会少量购买; 更大规模些的会更豪迈些多购进许多。
送走他们后已经是下午,
看着袋子里沉甸的钱包苏青山叹了口气: “赚钱还挺轻松的嘛。”
只是对于他来说这笔收入并不吸引人。
他的储物箱里已有三万多块了。
现阶段他对钱的需求不大。
就算需要开支也都是尽快花掉的事,但他实在太会挣钱以致于根本花费不尽。
终于,在六月底的好消息来了:
天空阴云密布,
早上到中午持续降雨,而且一下就是一整日,直至第二天天才停歇。
连日以来赵常山曾感
今年夏天格外炎热,这使得油菜提前成熟。
10号时观察的豆荚仍带些绿色,但到了12号基本已经变成金黄色。
眼看不能再等了,否则果实就会爆裂到地里。
大太阳下只需两天就能把豆荚完全晒干。
尽管老陈已经种植了几百亩油菜田,但这一次只有100亩,收获进度很快。
他清早就开始准备,上午将打谷场清理干净,下午则割了一条能让卡车通过的小路,一直工作到晚上8点多钟,终于收割完毕。
紧接着是小麦和芝麻,芝麻也因为热浪而早早成熟。
30多亩的芝麻田需要赶紧收割。
凌晨三点,老陈起床后直接前往地里开始耕地,新拖拉机配上液压装置让工作更轻松快捷。
整个100亩地从清晨4点半忙活到下午5点,顺利完成播种白菜的工作。
自家生产的机械设备不仅速度快而且省油,节约了大量时间。
芝麻也在这几天可以收获,为了避免果夹开裂,必须尽早脱粒和收整。
老陈一边干活一边看着日历。
现在已是大暑时节,50亩的芝麻地刚刚完成收割,并且已种上白菜。
持续暴晒之下,油菜秆已经彻底干枯。
经过三天努力,他用长长的竹竿不停地敲打着干燥后的油菜枝,收集种子装入大筐,称重统计出菜籽总量有斤。
每亩平均产量为167.4斤,虽然比去年略少一些,但是质量依旧饱满丰硕。
此外,他还储存了两百亩油菜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