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爆发。
这场战役美军几乎出动了全部的兵力,对我军进行了猛攻。当时我国的军队正坚守五圣山地区,两军对抗一触即发,大家都抱着必胜的决心誓死一战。
这场战役持续了43天,在这43天的时间里,每一个将士们几乎都分不清白天与黑夜,他们的精神都达到高度的紧张,每天也都有无数的人牺牲。
这次战役两军都将自己的火力开到了最猛。
战斗结束之后,上甘岭的山头都被削平了两米。
1952年11月,上甘岭战役进入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11月11日,第12军31师92团加入537.7高地北山反击战,尽管上甘岭战役已经打了近一个月,但惨烈的战斗仍在继续,仅3天后,整一个团的兵力,就伤亡过千,而537.7高地仍在反复争夺。
上甘岭前线指挥部在18日,给15军的报告中显示:92团伤亡1400人,从阵地下来的只有400伤员。第12军的班底是中原野战军主力纵队,作战骁勇,功勋卓着,善于打硬仗恶仗,美第八集团军对志愿军第12军有如下评价:
“12军享有精锐部队之称,具有攻防全面作战能力。”
美军对第12军的评价,并不为过。然而在犹如绞肉机的上甘岭,仅几天的时间,92团就不得不撤出高地,因为伤亡实在太大,再继续下去,92团的骨干就可能会被打光。
1952年11月15日,第12军31师93团,登上了上甘岭537.7高地北山,接替了第92团,第93团也是久经战阵的英雄团,其前身就是抗战时期的“朱德警卫团”,即便如此部队,登上了上甘岭也被眼前的场景所震惊。
被反复轰炸的537.7高地,几乎找不到立脚点,一脚踩下去土就能没过小腿肚子,随手抓上一把土,就能看到数不清的钢铁弹片,就连架机枪的地方都没有,一名机枪手找不到硬实的地面,就将机枪架在一具遗体上开打,打了一阵子才发现,那具遗体竟然是他的班长。
战斗中所有机枪管都被打得通红,大家便轮流用尿给枪管降温,直到尿也尿不出来。
12军又将一个增援的步兵团,在漫天的风雪中,用车运到上甘岭附近的梅桧里。被运上阵地的是第12军34师106团,也是志愿军3兵团投入上甘岭战役的最后一个团队。
106团是不光是12军,也是二野数一数二的主力团,它还有一个别号——百将团,许多红四方面军出身的开国将军都在这个团当过兵。
11月18日,前线指挥部向15军报告:“我自11日至今已消耗16个连队,今夜第106团参战。”换言之,短短3天时间,又一个团几乎被打残,即便牺牲如此之大,在交接阵地之时,第93团仍无法完整地移交537.7高地。
第34师106团,已经是从上甘岭战役开始,中国军队投入的第9个步兵团了,在巨大的伤亡面前,李德生副军长交代团长武效贤:
“你们团要全部恢复和巩固住北山,12军已经上来了4个团,再不上别的团了,几个主力团都用光了……你们106团准备打到底,收摊子吧!”
武效贤回复道:“行啊,副军长,不就这么个高地吗?我给你收拾好这个尾巴就是了。”
其实武效贤更清楚的是:收得了要收,收不了也要收。
武效贤看到指挥所窄小的坑道里,值班参谋和九十二团首长围在一个用弹药箱架起来的小桌边,桌上的煤油灯因坑道氧气不足而显得昏暗,人们的面色显得沉重不安……
那天,武效贤从92团首长的介绍中,已经预感到106团将会遇到极其严峻的考验。
他意识到,与91团防守的597.9高地不同,597.9地势高,利于防守,而537.7高地北山,则低于敌人占据的537.7高地主峰,在敌人三面火力压制下,很难防守……
武效贤知道,92团只打了3天就顶不住了。现在93团2营和3营也拿上去了,恐怕也只能撑个三、四天……这样看来,让106团最后“收摊子”绝非易事。
若干年后,武效贤回想起当时的心情,仍不无自豪地说:“那次才知道什么叫责任,什么叫担子……”
1952年11月17日,106团奉命投入到上甘岭537.7高地北山作战。由此,开始了长达28天的阵地反击和坚守作战任务。作为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投入的最后一个团,106团肩负着“打到底,守摊子”的艰巨任务。
尽管第106团底气十足,但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他们所经历的最残酷的战役,韩伪2师不计成本地向6号阵地发射炮弹,热浪一波接一波,弹片疯狂喷射,每一个炮弹落下,就可能演化为一团血雾。
在战斗中,106团始终控制着537.7高地北山主峰和九号阵地,并在四、五、六号阵地与敌展开拉锯式的争夺,给敌人以沉重打击的同时,自身也付出了不小的伤亡。
106团及时改变战术手段,采取兵力前轻后重、火力前重后轻的方法,使部队伤亡骤减,不断恢复和巩固了北山阵地。
6号阵地是537.7高地北山最突出的一个阵地,也是敌我双方争夺的较低,敌我双方在这里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1952年11月18日,上甘岭战役第36天的2时30分许,志愿军106团3营8连3排接防了537.7高地北山的4号5号6号阵地。
1月18日凌晨,黑夜笼罩着上甘岭,沉寂的山谷中突然响起了低沉的轰鸣声。美军的轰炸机出现在天空中,炸弹如同陨石般坠落,炮火连绵不断地破坏着一切。537.7高地上的6号阵地成为了他们的目标。
炮火的狂轰滥炸让整个阵地剧烈摇晃,炸弹落下的冲击力让士兵们几乎无法站稳脚跟。6号阵地上唯一的坑道在一瞬间被炸毁,一声巨响中,8连的连长文法礼等20多名勇士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8连失去了指挥,士气一度低落。看到这一切,韩军乘胜追击,派出了一个连的兵力准备夺取这个阵地。他们冷酷无情,铁蹄踏碎着阵地上的一切。
162人的8连,不到24小时伤亡151人,连长被炸死,指导员身负重伤,连排干部只剩下了副连长和3排副排长,战士仅剩下了12个人。
这些冰冷的数字,马上震惊了106团团长武效贤和政委于永贤。
106团副团长唐永舜晚年回忆说:“天寒地冻,几十人上百人挤在窄小的坑道里。洞里热,人们呼出的热气从坑道口冒出去,像一股烟柱子,敌人的炮火和飞机炸弹很容易找到轰炸目标。“
“敌人飞机大炮一整天炸个不停,六号阵地的坑道就给炸塌了,人都给捂里头了……晚上反击上去,扒了两天也没扒出来,又伤亡了几十人……”
3营营长权银刚说:“六号阵地的坑道已经被炸成半截子了,8连连长文法礼,带着20多人在里头。18号白天是他们防守的第一天,敌人来了4架轰炸机狂轰滥炸,硬是把这半截子坑道给震塌了。”
“坑道顶有十几公尺厚,还是石头的,硬给炸塌了,你说得用多少吨炸弹?这一下,出师不利,把我一个排人加上连长都牺牲在里头了……”
“我派人一连四个晚上找,都没找到坑道口的位置。因为他们刚上阵地,对地形不熟。白天敌人进攻,又不能挖。晚上黑,找不到坑道口位置。最后失去了信心,知道人早都牺牲……”
同样的惨祸在一营则遭遇两次。
11月19日,2连的一个加强排在2号阵地的坚守中,坑道口被敌机炸塌。
营参谋长李治回忆说,“那个排实际上就是王克勤排,全排无一幸免,全部光荣牺牲。”
当时,团政治处的宣传干事李焰正在1营指挥所,坑道口被炸塌后,消息一传到营指挥所,大家全愣了,指挥所一下子全没了声音,空气仿佛凝固了。
这个加强排由一个副连长指挥,配有步谈机,一共40多人,全部被埋在坑道里。
当时,营长宜文光立刻向团指挥所报告,并派两个班的工兵冒着炮火赶赴现场挖掘,但敌人炮火拦阻十分凶猛,一批战士冲上去,倒下了;又冲上一批战士……”
营长宜文光回忆起那惨痛的一幕,心情非常沉重:“2号阵地的坑道,原是马蹄形的,敌人已炸毁一个口,只留下一个口,而且很小。”
“坑道内进了40多人,天又突然下雪,由于坑道里热,早晨就从坑道口涌出一股白气,直升到几公尺高,被敌人发现。敌人出动数十架飞机用重磅炸弹轰击,最终将坑道炸塌,坑道内的四十余人被埋在里边,全部牺牲……”
18日,3营8连打光了,19日,7连又打光了。
19日黄昏时,敌人约1个排占领了537.7高地的突出部6号阵地。
1952年11月19日,106团3营9连奉命接替7连,坚守上甘岭537.7高地北山。3营营长权银刚知道,这是3营最后一个连了,但是没办法,只有拼,反正阵地不能丢在他们手里。
9连1班接受的任务是反击并固守6号阵地。
20日拂晓5时,1班在班长刘保成的带领下奋不顾身地向6号阵地发起冲锋。
不久之后,虽说6号阵地被我军抢了回来,经过几轮恶战后,全班十几个人,仅剩班长刘保成、高守余,还有他的堂弟高守荣,以及3名受伤的战友。
高守余,1930年出生在山东昌乐县龙山村,他和高守荣两人,在1951年告别山东昌乐老家,加入了志愿军,到了朝鲜后兄弟两人还被分到一个班,真可谓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战至黄昏时敌人再次发起了进攻。
高守余他们几个化整为零,分成两队战斗,一队负责正面进攻,另一队负责绕后牵制敌人。
炮火纷飞中刘保成、高守余、唐祚禄三人小组展开了突袭,敌人的火力网织得密不透风,子弹像雨点般扫射而来。但三人配合默契,利用地形的掩护一点点向敌阵地逼近。
就在胜利在望的时刻,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打破了战场的节奏。
班长刘保成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手持爆破筒,冲进敌群与敌同归于尽,用血肉之躯为战友铺平了前进道路。战后志愿军总部为刘保成追记一等功,并授予二级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
当高守余站起来环顾着四周时,才发现只有自己站在阵地上。
高守余四处寻找高守荣,突然他发现有一只断腿,他一眼就看出来,那是表弟高守荣的,因为脚上的那双鞋,是奶奶亲自给他缝制的。
等他找到高守荣时,弟弟的一条腿已经被炸没了,腹部被弹片划出一道拳头大小的伤口,冒着热气的肠子从肚子里滑出来,右边的胳膊也中弹了。
高守余在旁大声呼唤:“守荣,你醒醒!”高守荣睁开了眼睛,但已经说不了话了。
在几天前,部队在五圣山集结,高守余看到弟弟的那双黑布鞋已经露出了脚指头,便告诉弟弟:“我这还有双新鞋子,等打完这一仗,我就给你换上。”
可是现在,高守荣再也没有机会穿上那双新鞋了。
高守余顾不上心里的悲痛,他迅速搜集弹药,准备接下来的战斗。
就在此时,韩军也再次发起了步兵冲锋。
高守余只能对弟弟道:“守荣,你躺着别动,等我打退了敌人就带你回去治伤!”
高守余两眼通红,带着复仇的怒火,抱上一篓手榴弹就冲了上去,此时阵地上只有高守余一个人,他拼命地挥动着手臂,将手榴弹投向蜂拥而至的韩军。
韩军见攻之不下,便再次发起了炮击,大地再次开始颤抖,高守余在一个弹坑中躲避,但仍被一颗炮弹震晕了过去。等他再醒来,就马上寻找找弟弟,可是,弟弟所在的位置已经被炮弹炸平了。
仅仅一瞬的时间,兄弟俩便天人永别了,高守余抱着弟弟的脚,痛哭了起来。就在这时,高守余发现一个韩军士兵竟然爬了上来,并向他扔过来一个手榴弹。
刚刚失去亲人的高守余,刹那间就用仇恨的目光,盯住了那个韩军士兵,手榴弹尚未爆炸,高守余手疾眼快,拿起手榴弹就扔了回去,那个韩军士兵躲闪不及,手榴弹尚未落地,便在空中炸开,韩军士兵的半个脑袋都被炸没了。
站在6号阵地上,高守余感受着阵地上传来的炮火声和爆炸声。
他知道,他是最后一个坚守的战士了。
没有再传来新的命令,但他明白,他必须守住这片土地,不能退缩。
很快,韩军再次冲了过来,高守余收拢了能看到到手榴弹,一颗一颗疯狂地向敌人砸去,他恨不得将敌人全部撕碎。
冲在最前面的敌人瞬间炸的血肉横飞,韩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手榴弹炸蒙了,也意识到战壕里还有活着的志愿军,一时间也不敢贸然前进。
在敌人密集的炮火封锁下,后面的战斗,高守余无法得到任何的增援和物资给养。数千名敌人在山下看着这个阵地上只剩下一个志愿军战士,一开始是很高兴的,但是后面他们发现这个志愿军战士怎么炸都炸不死。
不管他们从哪个方向去攻击他防守的阵地,他都能很快的冒出头来,狠狠的朝他们射出无数喷着怒火的子弹,等他们被打退,他就跳出战壕,以一种十分可怕的冷静在每个尸体上摸索,去寻找补充自己的弹药。
由于这一阵地地形比较复杂,敌人想要冲上高峰,只有一条比较狭小的上山通道。每次在进攻之时,敌人都会集聚在一起,这就给高守余带来了反击的绝佳条件。
每当敌人炮击时,高守余就躲在弹坑里,拖来敌人的尸体遮挡乱飞的弹片,或趁敌炮火短暂间隙,跑到后山坡大岩石下躲避。
而一旦敌人炮火延伸步兵出动时,他就立即钻出来或跑回来,将爬坡爬得气喘吁吁的敌人放至前沿二、三十米的地方,用手榴弹、手雷、爆破筒打得敌人狼狈撤退。
有时敌人不是以密集队形攻击,而是以散兵队形向上攻,高守余就利用阵地上几个简单掩体和弹坑掩护,这里扔几个手榴弹,那里打几下冲锋枪,让敌人摸不清阵地上有多少我军士兵。
但是敌人全部卧倒了,倒是更麻烦了,因为敌人分得很散,高守余弄不清他们的确切位置,自己又不能探身查看,怎么办呢?
他摘下帽子,挑在一支枪上,向掩体外一伸,然后迅速滚到一旁的另一个弹坑里。
敌人果然从不同方向向帽子射击,高守余抓起手榴弹向枪响处投去,随着一声声爆炸,敌人的枪哑了。他还将敌人尸体剥去外衣,往掩体外一推,残存的敌人立即向这个“目标”开火,又暴露了位置,他立即用冲锋枪射杀。
高守余用这样的战术不知道和敌人战斗了多久。
高守余成功打退敌人的这次进攻,利用空隙时间把被炸死的敌人身上的弹药,搜集到战壕内,时刻准备敌人的再次进攻。
午时12时的那次,敌人攻击非常凶险,那次敌人没有按照炮火延伸后再步兵攻击的惯例,而是冒着被炮火误伤的危险边炮击边冲锋,当高守余在后山坡等炮火延伸后,背着弹药返回山顶阵地时,近一个排的敌人,已经冲到离他只有10多米的地方了。
高守余立即把手中的爆破筒向敌人扔去,又抓起手榴弹就扔。
在一声声巨响中,敌人被打退下去。
连续高强度作战,高守余已经饥渴难耐,只靠着一口气坚强支撑。
好在他的口袋里还放着三颗糖,这三颗来自国内慰问团的糖果,原本被高守余小心翼翼地揣在口袋里舍不得吃,却在那个血与火的日子里,成了他这一天唯一的口粮。
长时间作战的高守余,为了维持体力,他掏出一颗放入口中,这才恢复了一点精神。
16时,敌人又以2个班的兵力向6号阵地攻击。高守余趴在用敌人尸体堆成的掩体里,用从敌尸上搜集到的汤姆枪和手榴弹,沉着应战,打退了敌人进攻。
这是这天敌人发动的最后一次攻击。
这本来就是一场根本不对等的战斗,但高守余仍然死战不退。
全连的防御任务都被他一个人承担,他就这样在6号阵地上,从拂晓到黄昏,和韩伪2师独自战斗了12个小时时间。12个小时里,敌人先后六次派兵冲锋。
最后一次派了一个连上去,结果走到半道,高守余居然抓了一个空档,主动开始跳出战壕反冲锋了过来。杀光这波敌人以后,搜集完弹药,他自己又溜达了回去。
这次作战,他一个人单杀了120多个敌人,成功守住了阵地。
高守余也创造了朝鲜战争中单兵作战的奇迹。
当增援部队终于赶到时他们看到的是这样一幅震撼人心的画面:方圆两平方公里的阵地上遍布着被击毙的敌军,而守护这片阵地的竟是一个因体力耗尽而昏迷的战士。
高守余的棉衣棉裤被炸成了包烂棉花的网兜,一根皮腰带有好几处都快断裂,军用水壶上不是弹孔就是弹痕。在这样的情况下,高守余已经是伤痕累累,但是他活了下来。
当天美联社记者肯尼德站在537.7高地东边的敌军阵地,隔着不到200米的距离,亲眼目睹了对面6号阵地的战斗情形。
他在随后向美国国内发回的战地报道中写到:“有3支南朝鲜军队向6号阵地进攻,两支全军覆没,第3支只剩下18个人。
他们的对手只有一个中国士兵,他挥舞着手臂不断向南朝鲜军队投掷手榴弹,还从山上滚下爆破筒,独自一人将南朝鲜军的攻击击破,这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高守余的勇武,不仅吓住了韩军,也让美军震惊,一家美国报纸在头版头条登出大标题:“‘杀人魔王’高守余!”
战后,高守余荣立一等功,获评二级战斗英雄,被志愿军总部授予“孤胆英雄”荣誉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
向英雄致敬!
1955年高守余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被调往福州军区工作。高守余从不居功骄傲,勤勉做事,忠厚做人,每当有人称赞他是英雄的时候,他都诚恳地说,我不是英雄,在上甘岭上英勇牺牲的我的班长和战友才是英雄。
坚守上甘岭537.7高地6号阵地的日子,是高守余终生刻骨铭心的日子。
每年11月19日的晚上,也就是当年他们9连1班奉命进抵537.7高地,准备次日拂晓向6号阵地发起攻击的前夜,高守余都要做几个菜,备两瓶酒,桌上摆几付碗筷。
他两眼泪花,独坐独斟,嘴里默默念叨当年班里阵亡战友的名字,一杯一杯地将酒洒在地上,祭奠他们的英灵。
2005年,这位经历过血与火考验的战士永远地离开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