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东旭和秦淮茹长的都好看,小当更是继承了二人的优点,她在高中时就非常受欢迎,喜欢她的男孩子很多。
她平时聊天的时候会套话,把两个班里看着家庭条件还行的男生,家里的信息都了解了个大概,再去掉年龄小的,年龄太小,毕业后打不了结婚证也是白搭。
剩下几个符合条件的,平时遇到就多说几句话,现在的“养鱼”,可不像后世那么复杂,现在男女多说几句话,各自心里都会觉得“我俩关系和别人不同”。
等到快毕业时,她又在和几人聊天时,确定了哪个家里已经给找好了工作,然后找了个对她有好感,家里条件最好的开始发起总攻,先是和男生表达了自己对他的好感,又叹息马上毕业,她可能就要下乡了,所以才要和他表明心意,不想留下遗憾。
这一番操作下来,看着眼前梨花带雨的女孩,那个本来就对她有好感的男生可不就迷糊了,先是惊喜于自己暗恋的对象也喜欢自己,后又因为喜欢的人即将下乡而难过。
可是很快就反应过来,他可以现在就让家里人提亲啊,毕业后就结婚,他喜欢的人就不用下乡了,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和小当说的。小当适时的表现出了得知男孩也喜欢她的欣喜,然后娇羞的表示,那她就等他家人上门提亲了。
那男孩倒是说到做到,回家就找他妈说了这事,他妈也怀疑贾当是为了逃避下乡才想嫁给她儿子的。而且贾当没有工作这事,她有点不满意,她本来是想等儿子工作两年后,再找人给儿子说亲,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儿媳妇的。
她也把她的顾虑和打算和儿子说了,可她儿子正是情窦初开,浓情蜜意的时候,学校里还有贾当时不时的敲边鼓,最终她也没拗过儿子,还是找了人去贾家提亲。
也不知道贾当是不是私底下和贾张氏说了什么,双方见面的时候倒是一片和谐,彩礼也是按市场行情价要的。
男方妈妈看这一家人都挺明事理,好说话的样子,贾当又着实长的好看,除了没工作,其他的倒也还行,心里的那股气倒是顺了不少,双方等男孩毕业上班后,就在单位开了介绍信,领了结婚证。
74年底的时候,住在后院的聋老太太去世了,是易磊给摔的盆,一院子的人都出力帮着忙活了,毕竟这老太太走的时候都快90了,搁哪个时代都算是喜丧,所有的人都夸易中海夫妇厚道。
至从没有算计走何大清,易中海又领养了孩子,聋老太太没办法,只能大张旗鼓的和易中海认了干亲。
易中海这个人看重名声,而且伺候老太太的活也不要他干,他肯定会督促李翠兰照顾好她,等她百年,易中海还能得套房子和她的私产,哪怕为了给自己收养的孩子做榜样,易中海也会把她伺候的妥妥的。
李翠兰是个厚道人,她总是会换位思考,她也希望易磊他们以后对她和老易,能像她对聋老太太似的,所以对聋老太太那是真的尽心。这老太太算计人心那是真的有一手,她是睡梦中走的,人倒是一点没受罪。
等老太太过了七期,易中海就把老太太的屋子翻修了一下,他和李翠兰搬到了后院住,中院的房子就留给易磊以后结婚用。
75年,闫解娣嫁人,闫解旷也接班回了城,易中海退休还是让棒梗接了班,一个院里住了这么多年,他和贾东旭还是师徒关系,要是他自己家里有人接班就算了,这不是没有嘛。他要是不给贾家也有点说不过去,至于贾东旭给了他多少钱,那也只有他们两家人知道了。
至此,四合院所有下乡的孩子都回了城,再剩下的,等到高中毕业也就不需要下乡了。
时间到了76年,在地震前几个月,何雨柱还是找了个晚上,散了满天的纸条,他现在有精神力作弊,还真不会让人抓到痕迹。
国家收到消息,早早的让地质专家过去考察,京城警卫也加大了巡察力度,一方面是想找到散播消息的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民众有点恐慌,都在加紧屯粮屯物资,街面上有点乱,又赶上粉碎“S人帮”最后阶段,所以京城的警卫力量一下就加强了很多。
四合院里的孩子们该娶媳妇的这两年也都陆陆续续相亲娶了媳妇,家里的房子都紧张起来,随着下一代的降生,那院子里每天都吵吵闹闹的。
上班了的,能在单位申请房子的都申请了房子,像是闫解成,刘光齐,都是小两口带孩子另住,毕竟他俩都是中专毕业,刚转正就有资格分房的,两人娶的媳妇也和剧里不同,现在都有孩子。资历不够申请不了的,就还是只能跟着父母挤。
何家还好有两个去当兵的,两个女孩也出嫁了,不然家里也住不下。像贾家,棒梗到76年才结婚,就是因为家里房子76年才搞好。
虽然贾东旭工级升上来以后,给厂里提了置换房屋的申请,可那时候哪还有屋子给他换,最后只能和王大河学,把前院靠闫老师家的倒座房要了过来。
但当时他家没有花大价钱去修那个倒座房,就是简单收拾了一下,后面给小当和槐花睡觉用,贾张氏不愿意去倒座房住,一直带棒梗和贾东旭两口子住中院,直到棒梗下乡。
现在棒梗回来了,工作解决后就得考虑娶媳妇的事,要娶媳妇就得有房子,他们家也不可能其他人都挪到倒座房,把中院的房子留给棒梗结婚,后来没办法,只能把倒座房花大价钱修整了一下,给棒梗结婚用,至于槐花就搬回中院和她奶睡。
胡同里的人家,家家都住房难,哪家不是三世同堂起步,再熬熬吧,再过两年房屋就能买卖了,到时候有家底的人家就能想其他办法了,不过大多数人家还是等着单位分房,这是一个时代的影响力,这种观念是很难打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