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安西一片欣欣向荣,南诏却已经四面楚歌。

李晟采用王臣之策,兵分四路,会攻南诏,现在除了岭南节度使杜佑的两个军团仍还在半路上,其余的三路大军已经攻入南诏国境内。

听闻大唐兵分四路来讨伐南诏,南诏王阁罗凤当即召集举国之兵,共有十万战兵外加十万辅兵,兵分四路迎战。

阁罗凤也算个枭雄。

南诏得以建制立国,主要原因是钻了吐蕃和大唐互相牵制的空子,但是阁罗凤曾先后三次击败唐军,也是事实。

所以尽管已经是六十六岁高龄,阁罗凤却依然亲自统率十万大军,北出三赕城迎击李晟的唐军主力,三赕城也就是丽江城。

另外三路唐军则交给了他的几个儿子侄子。

阁罗凤只把他的嫡长孙异牟寻带在了身边,其一是为了悉心指导,其二则是为了帮异牟寻积攒军功,尽快上位。

只不过,异牟寻的表现却让阁罗凤很失望。

面对四路唐军合攻,异牟寻显得极其不安,甚至劝说阁罗凤投降。

“祖父,打不过的,我们根本打不过大唐。”异牟寻一脸忧虑的道,“强大的吐蕃都被大唐轻松灭国,我们南诏无论人口还是军队数量都远远不如吐蕃,又怎可能是大唐的对手?所以不如趁现在还有得谈,尽量争取优厚的条件,最好仍能世代镇守云南。”

阁罗凤起兵造反前,就是世镇云南的藩王,只是因为云南太守张虔陀密谋将其废黜,才抢先下手铲除了张虔陀,然后才建立了南诏国。

异牟寻的意思是放弃南诏的独立,回归大唐继续当云南王。

但是阁罗凤显然没想过就此投降,而且他内心也害怕回归,怕大唐会找他秋后算账。

当下阁罗凤训斥道:“闭嘴,你根本就不懂,我们蒙氏跟大唐的李氏早已仇深似海,所以即便是打开国门投降,大唐也绝不会放过蒙氏。”

“怎么会?”异牟寻反驳道,“大唐安南郡王派来的使者不是说了么?只要我们肯打开国门归降大唐,唐军不仅不会伤害南诏百姓一人,更会保证我们蒙氏安全,甚至于还要调祖父你前往长安担任十六卫大将军!那可是长安啊!”

说起长安,异牟寻脸上流露出毫不掩饰的向往。

至少此刻,长安是异牟寻无比向往的精神家园。

“给我闭嘴!”阁罗凤忍无可忍,一巴掌扇在异牟寻的脸上,再怒斥道,“汉人的话历来不可信,你怎么会相信他们说的鬼话?”

异牟寻不服,反驳道:“汉使的话怎么就不可信?吐蕃赞普、回纥可汗和那么多藩国小王不都在长安活得好好的?李唐皇族没道理只针对我们南诏蒙氏!”

“还敢胡说!”阁罗凤这下真怒了,“你到过长安?亲眼见过赤松德赞、移地健还有那些藩国小王都还活得好好的?没有亲眼见过就不要轻信,你今年也二十四了,祖父我已经是风烛残年,再过几年你就要继位为南诏王,怎么还像个孩子般幼稚?”

看到阁罗凤动了真怒,异牟寻才讪讪的闭上嘴巴,只是内心依然不服。

异牟寻仍旧觉得投降大唐是最好的选择,比跟唐军打生打死强太多了。

之后一直到三赕城,祖孙俩再没有说过话,阁罗凤忽然觉得很没意思,他都已经这大把年纪了,餐风露宿率军出征又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异牟寻这个不宵子孙?可这个不宵子孙非但不领他的情,反而劝说他投降大唐,真何苦来哉?

饶是阁罗凤意志坚定不会轻易动摇,但是情绪受影响却是不可避免的。

即便是这样,阁罗凤也强打起精神,派出五万辅兵以及从附近募集的十几万民夫沿着牦牛河(金沙江)两岸陡峭的山地修筑了大量城堡墩台。

阳光底下没有新鲜事,西川军在大小金川的败绩早就已经传到了南诏。

所以阁罗凤早就已经想好了应对唐军火炮的策略,就是修筑城堡墩台。

阁罗凤一边派出辅兵以及民夫沿江遍筑城堡墩台,一边则将牦牛河沿岸的百姓连同牛羊牲畜和家禽全部迁往阳咀咩城,做好坚壁清野的准备。

建中五年(778)十一月初,当李晟亲率四个轻装军团杀入牦牛河谷时,遭到驻守在数以百计的城堡墩台中的南诏军拼死抵抗,竟不得寸进。

面对修筑在陡峭山坡上的城堡墩台,大炮上不去,打不着,山炮也不行。

就在李晟无计可施之时,王臣从安西派来的“援军”到了,更确切点说,来的并不是安西军的援军,而是王佖的一旅陌刀兵外加李记商号的一群伙计。

“元舅,这是安王送给你的两千五百支安西铳,还有蚊香。”王佖说道。

“蚊香?竟还有安西铳?贤婿此举真是雪中送炭。”李晟闻言大为感激。

自从出了康区进入云南,军中就因为蚊子的叮咬陆续出现了患病的情形,有蚊帐也没有用,因为你不可能时时刻刻躲在蚊帐内。

尽管随军郎中全力施救,仍有不少官兵因为热症丢了性命。

而更让李晟忧虑的则是,在深入云南之后,蚊子数量剧增,因为蚊子叮咬而患病的官兵数量也剧增,已经严重的影响到部队的战斗力。

这时候,好女婿送来了整整五百石的蚊香。

至于两千五百支安西铳,那就更不用多说。

李晟当即选了一个步营,换装成了安西铳。

在逻些的时候,李晟也曾见过王臣麾下的那两个换装安西铳的步营演练,其中就有攻击陡坡上的城堡墩台,很管用。

除非陡坡上的墩台守军同样装备了安西铳,否则就没得打。

牦牛河(金川江)两岸城堡墩台上的南诏守军自然是不可能装备安西铳,所以面对装备了安西铳的唐军步营的进攻,完全没有招架之力。

仅仅只过了不到半个月,几百个城堡墩台全部被唐军攻破,驻守在城堡墩台中的两万多南诏精锐也被全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