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时间来到建中五年(778)十月,从兵器研究院传来了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通过高温锻炼硝石,成功的制备出了浓硝酸,进而获得了硝化纤维,坏消息则是,将硝化纤维加工成无烟火药远比王臣想象中要更困难。

最主要的麻烦就是,硝化纤维的稳定性太差,动不动爆燃甚至爆炸。

张厌九的美髯甚至于头发都被烧得七七八八,脸上还被烧起了水泡,只不过两只眼睛却仍旧炯炯有神,很显然,硝酸及硝化纤维的制备,给他打开了一扇大门,眼看着就要一头扎进化学的世界,这可比在翰林院炼丹有意思多了。

所以张厌九一点都不气馁,反而格外的兴奋。

还跟王臣打包票,说半个月之内一定解决硝化棉容易爆燃的弊端。

张厌九说到做到,真的就在半个月之内找到了硝化纤维的钝化剂,而且不止一种。

“殿下,这是高度的烧酒,这是木炭,这是桐油,这个是石灰石。”张厌九献宝似的将几个小瓷瓶摆放到王臣的面前,“都可以让硝化棉的性子从暴躁变温顺。”

一边说,张厌九一边又取出五个瓷瓶:“这是制备好了的无烟火药。”

“已经制备出了无烟火药?这太好了!”王臣大喜,当即兴冲冲的带着张厌九还有刚刚制备好的四种无烟火药直奔距离最近的水力机械工场。

抵达水力工场后,王臣取了一支线膛燧发枪成品。

半年来,座落在伊丽河两岸的十个水力机械工场陆续建成并且投产,让安西铳的产能扩充足足十倍,从年产不到两千支变成年产将近两万支。

当然了,这个产能并不是一躇而就的,现在正处于爬升产能的阶段。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到建中六年(779)的年底,也即明年的年底时,应该就能达成年产两万支安西铳的产能,其中包括一千支线膛燧发铳。

取来一支成品线膛燧发枪,王臣又取来一粒圆锥底凹弹。

所谓的圆锥底凹弹,其实就是另外一条世界线的米尼弹。

不过在这条世界线,圆锥底凹弹不可能再以米尼来命名。

跟圆锥底凹弹同等待遇的,还有大量的数学、物理定律,还有公理。

因为安西学堂已正式落成,并且在今年九月份招生开学,设置的课程包括文学、数学及工学等主科,其中的工学包含物理、化学等分科。

如果按后世的标准,安西学堂的物理、化学尤其是工学的水平简直低到辣眼睛,学堂聘请的一些教授或者讲师,比如说冶金科的,甚至就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除了文学等少数学科之外,大多数学科的综合水平甚至连后世的初中都没有达到,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

任何事,最困难的是奠基,只要奠定了基础,就可以在地基上慢慢的堆砌建筑,总有一天会建成一栋华丽的高楼大厦。

拿到线膛燧发枪和圆锥底凹铅弹头后,王臣亲自动手做了颗纸壳弹。

接着王臣就想要亲自试枪,却被王构拦住了,王构其实就是安狗儿,因为追随王臣多年且忠心耿耿,所以被赐以王姓,改名为构。

王构现在不仅是安大都护的亲兵队长,还是安西都护府的内务参军。

至于王臣的另外一个臂助,粟特商人康达斯,则是都护府外务参军。

因为王构坚决反对,王臣也就没有过多坚持,当即便把线膛燧发枪递给了王构。

王构稍稍瞄准之后,即对着百步开外的人形标靶轻轻扣下扳机,只听嘭的一声,接着就是一声惨叫,王构捂着自己的脸倒在了血泊之中。

炸膛了,所幸没伤到眼睛,只是脸部受重创。

张厌九吓得脸色都变煞白,得亏不是安王受伤。

这要是安西受了伤,安西将士的怒火能把他淹了。

这话还真不是瞎说,王臣现在就是全体安西军将士心中的战神,谁敢对他不利,安西军将士就能把他活活撕碎。

炸膛的原因很快就查出来。

无烟火药的能量密度是黑火药的至少三倍以上,所以爆燃时产生的膛压也是黑火药的至少三倍以上,所以对于黑火药来说很安全的枪管壁厚以及焊缝强度,对无烟火药来说就变得纸一般脆弱,嘭的一下就裂开。

并不是卷制铳管的钢板的强度不够,而是焊缝的强度不够。

热融焊接跟真正的焊接还是不一样,其结构强度差了许多。

再一个,无烟火药爆燃时产生的温度也要比黑火药高得多,铅丸根本承受不住。

铅丸可以换成铜丸,因为铜丸同样具备良好的延展性,可以做成底凹圆锥弹头,但是无烟火药膛压太高的问题就无解。

将单层铳管换成多层铳管,确实可以解决焊缝强度不足的难题。

但是这样一来铳管的重量就会剧增,不仅造价会剧增,实战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这就需要评估换装无烟火药是否值得?

兵器研究院的评估结果是,不值得。

因为换装无烟火药所能取得的优势,并不是十分明显,但是需要增加的成本以及对后勤保障压力的提升却是肉眼可见。

王臣紧接着又给大炮试了无烟火药,结果也是差不多。

浇铸炮管的生铁水虽然炒成了熟铁,含碳量降低许多,硫、磷等杂质也少很多,但是距离后世真正意义上的炮钢还是差得很远。

这样的炮管承受黑火药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承受无烟火药的膛压,就十分勉强。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大大增加炮管的壁厚。

可是这样一来就会使得大炮的重量剧增,机动性大大降低。

经过反复权衡之后,王臣决定采用折中办法,那就是现有的两寸山炮、四寸野炮以及六寸重炮仍旧采用黑火药,再开发一种一寸步兵炮,采用无烟火药做发射药。

这种一寸步兵炮将会装备给每一个步兵小队,成为标配的步兵小队炮。

兵器研究院很快就把这种一寸炮开发了出来,连车只有不到一百斤重,但是采用无烟火药做发射药,其穿透力竟然比两寸山炮还要强悍。